春节:传承文化基因(第三波)
孩子们也有精彩的构思,或用富有表现力的细节表情达意;或通过家中老人讲述过去的春节,今昔对比,虚实结合……
孩子们也有宏大的视野,他们去赶年集,去逛庙会,去感受节日文化的丰富多彩……
孩子们也有博大的情怀,他们关注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他们关怀春节不能团聚的人们……
促进孩子作文与做人同步提升,这应该是作文教学应该追求的高境界。
厂甸庙会
李泽南
“厂甸庙会为文化庙会,不提供饮食、娱乐等项目……”什么?妈妈又坑我!她说春节要去逛庙会,我跟她说了要去有好吃的的庙会,结果却带我来了文化庙会。算了算了,既来之则安之,看看能有点啥好玩的也行啊。
在有如“星阑平野阔,月拥大江流”般的街道上,在摩肩接踵的人群的簇拥中,我们经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商铺。终于,人流不再拥挤了,我左顾右盼地环顾着四周的商店,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映入我的眼帘,我凑上前去,只见他手持一根饱蘸浓墨的毛笔,笔锋时而优雅婉转,时而刚毅锋利。这时,其他人也凑了上来,他见来了许多人,来了兴致,便即兴给我们讲了一些有关书法的讲究,比如:福字要写得又胖又圆滑,才显得有福气,寿字则要写得比较长,表示长寿……说着,他又写了一个行书的“福”字,只见这个“福”字饱满流畅,潇洒多姿,相比草书,多了一分严谨,少了一分狂放;相比隶书又多了一分圆润和潇洒。
离开后,我和妈妈在像被风吹散的船一样的人流中行走着,在这浓郁的节日气氛中,人们个个喜笑颜开,积极地参加着各种活动。
过了一会,妈妈想让我了解过去的风俗,把我带进了一家卖兔儿爷的店,平常不爱逛店的我却痛快地答应了。这是因为我在那个商店的橱窗里看见了一些很搞笑的假动物——毛猴。最令我喜欢的就是一个钓鱼的毛猴,它手持一根黄色的小钓竿,悠闲地坐在溪边一块长满青苔的石头上,而杆上挂着一条翘尾巴的大红鲤鱼,那条大红鲤鱼被雕刻得惟妙惟肖。毛猴的表情则十分得意,仿佛在炫耀,我见到后立马不肯走了,死活要妈妈给我买下来,买下来后又往前走了一小段,我又不肯走了——我又看见了更多的毛猴。
这里的毛猴有堆雪人的,有喝茶赏梅的,有读报纸的,有搓澡的……还有相谈甚欢的,兴高采烈的,趾高气扬的……更令我惊喜的是,这里还有一个做毛猴的手艺人!
只见她先取出一个全身覆满白绒毛辛夷(越冬的玉兰花骨朵),再把蝉蜕的两对腿染上颜色,小心翼翼地用白乳胶把它们粘在辛夷上,再把头和眼睛粘上去,又在它头上粘上两个冲天的细翎毛,手里粘上一个金箍棒,就成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孙悟空了呢。不用说,继续剁手吧。
这次庙会虽然我没有吃到特色小吃,但我了解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受益匪浅,谁又能说这不是一顿令人心满意足的精神大餐呢?
逛庙会
刘家祺
大年初二,我来到了北京地坛公园逛庙会。
在公园西门外,挂起了六个大红灯笼,上面写着“地坛春节庙会”六个字,大门周围也添上了许多小灯笼,瞬间给人一种红红火火的感觉。
进入了大门,还要走一段路进入庙会入口。道路两旁的枯树上挂满了红灯笼,两边的柱子上也有着十二生肖的红牌子,这满目的红色,让我清晰的嗅到了年味。
终于通过了安检,来到了庙会中。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娱乐区。这几十个摊位中,有套圈、投篮、扔飞镖等经典的小游戏,洋溢着大人和孩子们天真的笑声。
随着人流往前走,就是手工艺展示区。这里展示的有老北京兔儿爷,有武将头上带的雉鸡翎,有一扇就哔哔作响的风车┈┈看得我眼花缭乱,不知该买哪一个。
突然,感觉眼前一亮,原本是走到了一个小广场,这里是美食区,各种各样的小吃招牌分布在周围,空气中也弥漫着食物的香气,这时,我听到一阵奇怪的哨声,仰头一看,一群鸽子整齐地在天上飞着,那哨声便是它们身上的鸽哨。
最后,我们来到了演艺区,观看了舞狮子和祭祀。在舞狮的节目里,共有六头狮子,四大两小,两两一对,分为三对。在表演时,这三对狮子和着鼓点,蹦蹦跳跳,身子前后起伏,阳光照在鳞片上,闪闪发光。鼓点渐渐快了起来,表演也进入了高潮。于是,后面的人把前面的高高举起,那头狮子也从爬着变成了站着。两只小狮子也跑了过来,这四只狮子便并着排一起转圈,而且越转越快,知道快要转晕才停了下来。
比起喜庆、热闹的舞狮子,仿清的祭祀活动则更为庄重、严肃。近百名的表演队伍穿着史书记载的服装,表演汇集了歌、舞、乐三各方面,其中舞蹈分成了文、武两个部分,文舞生持古笛,武舞生手持干与戚,表演十分优美、壮观。
这是我第一次来逛庙会。虽然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庙会上的活动已经很难吸引我,但我以为这种文化的传承还是有必要的。这次逛庙会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逛红楼庙会
田京润
春节是欢乐、团圆的日子,各家各户张灯结彩,欢天喜地;春节也是我们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
春节的习俗有许多,“贴年画、贴对联、团圆饭、逛庙会”等,令我比较有兴趣的是逛庙会,今年大年初二,我们全家一同参加了“大观园红楼庙会。”
一大早我乘车到了大观园红楼庙会,来到公园门口,“北京大观园红楼庙会”的红色横幅映入眼帘,门口的石狮子也披上了大红花,公园门口还特意摆放了两个福字大鼓,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每个人都幸福快乐,好运连连,真是福上加福。一进庙会,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首先,我们去了贾府三小姐探春的住所,“秋爽斋”后院有一棵大梧桐,故匾额为“桐剪秋风”,院内“晓翠堂”是贾母初宴大观园的地方,也是宝玉和姐妹们互起诗翁别号,结社吟诗之所。
继续向里走可以看到怡红院,是《红楼梦》主人公贾宝玉的住所,也是大观园中最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院落,住所上悬“怡红快绿”匾额,这四个字正是院内翠绿芭蕉和红艳海棠的写照,忽闻院内传出爽朗的笑声,吟诗、作画的声音,原来宝哥哥正与黛玉众姐妹聚会。后院,沁芳溪从此流出大观园,对岸,也是金陵十三钗常常汇聚嬉戏的场所。
怡红院不远处是潇湘馆,这是黛玉的住所,一走进院落,我就被那翠绿的竹林所吸引,住所建筑均为斑竹所作。“斑竹一枝千滴泪”正符合林黛玉以泪洗面,多愁善感的性格,潇湘院的外观与其它院落不同,也体现出了林黛玉与众不同孤傲的性格。
走进来来往往逛庙会的人群,看着那些香气四溢的各地小吃,让人们赞不绝口的杂技表演,让人们的脚步渐渐慢下来,一一品尝,一一观看,同时人们也赞叹不已。
最后,我们来到了顾恩思义殿是元妃省亲活动的主要场所,玉石牌坊高八米,宽十一米,宏伟壮丽。正殿后为大观楼及东西配楼,整个院落充满了皇家宅院的豪华富贵的气派。这里正进行着春节曲艺演出,许多人都驻足观看,我们也加入到观看的队伍。
庙会不仅保留了老北京特有的风俗习惯,也继承了老北京悠久的文化传统,让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够欣赏到许多年前老北京的风貌。
通过这次参观让我更加了解了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大观园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住过的地方,也是电视剧的拍摄地点,这次参观大观园让我更加了解《红楼梦》这本书,希望下次再来参观,了解更多的知识。
赶年集
田宇彤
年关将近,处处都透着浓浓的年味。
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赶大集购年货,集市上货多人也多,熙熙攘攘,每个摊子前都有人围着,指指点点、挑挑拣拣、讨价还价……好一个热闹的集市。
远远望去,那耀眼的红色如火焰一般,温暖了人们被冷风吹的已经冰凉的心,人们的脸上渐渐露出笑容。正在挑选和购买年货的人们摩肩接踵,小孩儿们在人群中穿来穿去,嘻嘻哈哈地玩耍,真是好不热闹!那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更是不绝于耳。集市上有卖花卉的,有卖鞭炮的,有卖土特产的,还有卖古玩的……琳琅满目的商品从南到北排满了街道两边。我最感兴趣的是年画春联专区。市场就像一片红色的海洋,到处都是年的味道。商户们卖的春联各种各样,有红底黑字的,有红底金字的,有家庭住户贴的,有商户们贴的,还有汽车上贴的,真是应有尽有呀!在选对联的时候,我也背下了几幅对联,妈妈告诉我对联讲究对仗工整,押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们选了一幅对联,是这样写的:“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意思是祝福我们全家在2018年幸福安康,平平安安!除了春联以外,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福字,窗花也吸引了我的眼球,我也为我的房间选了一对精美的窗花。
再看路边的小摊,糖人师傅的手像在变魔术,一会儿变出个葫芦,一会儿变出条龙,一会儿是一头鹿,一会儿又是条小狗……你们一定觉得那是位老爷爷吧?NO!NO!NO!他身穿黑色夹克,头戴一副眼镜,约摸三十来岁,俨然一副斯文的样子,却没想到会有如此精湛的手艺。只见他取一点热糖稀,拿在手上反复揉搓,边和顾客聊天,顾客问道:“原本糖人是黄的吧,这些为什么都是白的?难道那是红糖做的,这是白糖做的?”师傅笑着回答:“糖人本就没有用红糖做的,那些黄色的糖人是因为糖中加了些柠檬黄。”说完,师傅就拿住糖稀的两端拉长,拉出长长的一条线,再用手轻轻一弹,“线”断成了两截。他吹着吹着就突然断了一截糖管,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师傅手里的动作,左手一抻,右手一拉,两条小腿出现了,如此反复,不一会儿就出现了一只小动物,“是小狗吗?”我惊喜地问,他点点头继续吹着。最后,再用木签子一头沾点糖稀贴在糖人上,就大功告成了。看完这熟练的制作手法,我被这民间艺人的精湛的技术深深的折服了。
集市上各种各样的糖人,各式各样的烟花爆竹,以及红艳喜庆的对联福字,都让我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让我沉浸在这浓浓的年味当中。
春节的花
王熙维
春节的花,最能够烘托出节日气氛。
平日里家中不会摆什么鲜花,但每逢过节,我们都会去附近的花卉市场买上一些精心搭配过的花篮,有些会是用来装上水果送亲戚的,但更多是摆在家中为了好看。一般节日家里会摆上绿萝,大概家里大人是为了拿它净化空气,但我并不是很喜欢它……
终于到了新年,一般在新的一年2月份,家里会去比较好评的花店,挑几支水仙。淡黄色的小花,碧绿的叶子,说它是凌波仙子一点不假。不同于往日,春节的水仙开的格外灿烂,好像专门为了春节而绽放似的。我喜欢水仙,它不同别的花,它的花瓣润如玉,白如绢,轻如纱,细长的花蕾,像是上天的鬼斧神工。尤其是在春节,它如同出淤泥而不染的仙子,为新年大红大紫的春联、灯笼、红包衣裳染上了素色一笔,妙极了!
有时亲戚串门还会带来些温室养的蝴蝶兰,五颜六色的,我总是喜欢拿它来装扮我的书桌。一盆盆美丽可爱的蝴蝶兰放在书桌上,仿佛成群的蝴蝶栖息在书的海洋。走近细看,那每一片扇形的花瓣像牛奶般润滑,薄薄的花瓣上有细小的纹路。今年我的干妈来家里时带来了白色和粉红色的蝴蝶兰,好看极了!粉红的花瓣虽不像新年的大红的那样热情奔放,但它却像害羞的少女脸上泛起的红晕,妩媚而自然。
最记忆犹新的花儿就数今年了。今年我们去的是朝阳麦子店的莱太花卉,那里真可谓是花儿琳琅满目,让我应接不暇啊!
一进门一阵清香把我吸引了,我拉拉身旁的妈妈,本想问她香味从哪里来。但此时我已顾不上身后的母亲,撒开脚步向着香味小步跑去。一看,不禁感慨,“这桃花真美啊!”我凑到桃花前使劲吸气,像怎么也闻不够似的。它的香气没有桂花那么浓烈,没有水仙那样淡雅,它的香气朴素而清淡,纯洁而美好,让人留恋。放眼望去,这家小店铺就犹如人间仙境。小铺全是桃花,它们全开了。它好像是知道春节来了,特意为了那些要为新年布置装饰花儿的人们展开了笑脸。桃叶发出嫩芽,桃花一朵挨着一朵,挤满了整个小铺。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竞相开放。花瓣中间浅一些,外边深一些,由浅到深的层次感,再加上红色花蕊顶着的黄色小脑袋,就像偷偷地露出头的小娃娃。
店里的姐姐告诉我,这些都是珍贵的花,被她们叫做“春节的花”其实我也明白,这些花儿都是“春节的花”,她们专门为了春节而绽放!人们将她们买走,在这美好的节日里,无论是送人还是自己装饰家里,春节的花都是一种美好的祝福,在新春和它们一起成长,这才是春节的花的意义啊!
春节的花总是让我感慨万分,“她们真美啊!”。这么多的花千姿百态,争奇斗艳都为了迎接春节、新年的春天而绽放!
五环花
闫禾
今年的春节,花很美很美。
小时候,依稀记得春节时,天被大红灯笼的光染成了红色。在老家一开门,各户贴着对联,香味四溢。吃了晚饭,隔壁张叔叔就定会吆呼一帮小朋友去放鞭炮。那时候星星很多,楼不是很高,我差不多三岁。放炮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根烟花棒,挥在天空上,挥来挥去,天都要被我们画花,就一直笑,手舞足蹈的。那时候姥姥总和我说:“诶呦呦,别笑了,风都灌肚子里啦!”我就是不听,要再来两根烟花棒,挥的周围都亮灿灿的,喜庆。
今年,我依旧和往年一样贴对联,包饺子。可总觉得不放炮没了那份嚷闹空落落的。家里只有我和妈妈,那,去五环外看烟花吧。说走就走,吃完年夜饭裹上衣服就往外跑,车直接开去五环外。风不太凉,没有雪花。
五环外人并不至于清淡,妈妈的朋友就在给我们准备烟花放。和小时候一样,一放炮我还是躲在远远的,捂住耳朵眼睛一直瞟,期待烟花在飞上天后“砰”的一声。仿佛又在老家已经被拆了的小街坊里。火光炸开的时候,光映在每个人的脸上,每个人都笑着,一脸幸福的看向那几秒钟的美丽,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丽在明亮的眼睛里闪烁。
我在烟火中思量五环。五环,可能有一面隐形的墙。五环外的人们,在首都边缘上疯狂打拼。他们想用自己的力量走进北京的圆心。他们想生活于五环内,那样衣食不愁,幸福安稳。他们想用自己仅有的梦想打破现实,冲进繁华的都市,用人生演绎先苦后甜的美好情节。每天,挤进人潮熙攘的地铁,再从末班车回家,倒头就睡,也冲不进五环的那面墙。而五环内的人呢,他们会在压力之下想要逃避这个繁忙的圆心。去五环之外买私人别墅,去五环之外寻求放松,慢下来。他们每天不听跟随圆心转动,他们同样努力求一个解脱。在忙碌中,五环之外是最放松的地方。
五环外的人想进到这五环中,五环中的人想去到五环外。就像小时候我们想要祖国进步变得更好,而现在真的日渐昌盛时,我们又想留住小时候的一些回忆。我们无法后退不容停下,却在前进的时候怀念那个起点,留恋原来。原来的炮声,原来吃肉的开兴,原来玩玩烟花棒就有的满足。妈妈上时候希望每天都能吃上肉,现在每天都吃上肉了,就没有了那份年夜饭等到一碗肉的幸福。
就是这样,像五环一样,很多时候人会是矛盾的。我们要学会追求自己想要的,将原来好的东西沉淀。在向前的同时传承,体会。在进退两难时追求初心,同时懂得珍惜。
烟花还像原来一样那么美。在绽放的同时落下光芒,虽然只有几秒的花开,但在开的一刹可以拥有自己的本色。用于追求,懂得珍惜……
今年春节,一瓣一瓣花开在了天上,它告诉了我许多。
贴福字
党一
“歪了,歪了,再往左一点”爸爸大声地说道。我揉了揉眼睛,睡眼惺惺地从卧室走了出来。我隐隐约约地看到爸爸和爷爷在门上贴福字,可是——这个福字怎么是倒着的呢?我又揉了揉眼睛,“确实是倒着的”我嘟囔道。我环顾四周,发现各个门上的福字都不一样,并且其它门上的福字都是正的,唯独那个门上的福字却是倒着的,我百思不得其解,便走到爸爸身边,对爸爸说:“爸爸,这个福字贴倒了吧!”说话间,爸爸和爷爷已将这个倒着的福字贴在了门的正中央偏上的位置。爸爸转身对我说:“党一,这贴福字可是很有讲究的,这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爸爸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开始讲述这个故事:“据说,“福”字倒贴的习俗来自清代恭亲王府,一年春节前夕,大管家为讨主子的欢心,写了许多的福字令家人贴在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个家人不识字,误将王府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恭亲王看后非常恼火,准备狠狠斥责这个人,多亏大管家能言善辩,对恭亲王说:”奴才听说,您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是真的福“到”了”。恭亲王听了觉得非常有道理,便重重的奖赏了管家和那个家丁。事后,各家百姓也都愿意将福字倒贴,路过的行人和孩童便念到:“福“倒”了,福“倒”了。”我恍然大悟,拍手直喊,“妙”,“妙”。爸爸看见我对这一习俗非常感兴趣,便鼓励我查找一些贴福字的习俗与讲究,并将最后一个福字交给我,让我将这个福字正确地贴到大门口。
上网查阅资料后,我又得知了许多贴福字的习俗,也被各式各样的规矩,讲究所震撼。我拿起福字,嘴里念叨着从网上学来的“贴福口诀”,走到大门前,左看看,右看看,左想想,右想想。我缓缓蹲下,用手比了门的宽度,将福字缓缓的粘在大门的中央,又往后退了几步,确认无误后才将福字牢牢地正贴在大门的正中央。我非常自豪,此时福字闪闪发光,而我的眼神始终离不开我完成的杰作,似乎那个福字有魔力般紧紧地栓住了我的心。
而那福字背后,所真正吸引我的,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的魅力,也是人们所遗忘,真正隐藏在习俗表面背后的底蕴,而这些经过历史沉淀的中华瑰宝,所等待的是——一颗勇于探索的真心。
春节的变迁
袁一帆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春节是我们炎黄子孙的传统佳节。今天,我就来讲一讲春节的变迁。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句家喻户晓的诗词,道出了古代春节的形式与乐趣,中国人过春节已超过4000年的历史。而古人过春节,寓意十分重要。在除夕晚上,一家老小一起熬夜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夜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谐音是交子,有更岁交子之意。同时,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字便是合,饺的谐音是交,合和交有相聚之意。中国南方自古就有吃年糕的习惯,甜甜软软的年糕寓意着新的一年甜甜美美,步步高升。古时候也有春节联欢晚会,只不过并不是电视直播。人们到了除夕,各家各户放起鞭炮,一起在大街上游行,有的舞龙舞狮,有的在两边搭戏台唱戏。可以想象,为了养家糊口的人们辛辛苦苦的工作了一年之后,与妻儿老小一起走在街上看这盛大的“春晚”,心中一定幸福无比。
父辈常给我们讲在他们那时过年的习俗。如果家长有远在他乡的亲人,要提前几十天给他们寄信,问候春节快乐。年前要杀猪杀鸡,除夕夜全家欢聚一堂,做上一桌美味佳肴,大家一起聊天谈心,静静的等待十二点的到来。当新年的脚步到来之时,全村的鞭炮一起放响,好不热闹。到了初一早上才是最开心的时刻,孩子们一起去老一辈那里拜年,拿红包。最开心的应该就数拿到红包后数钱的过程了吧!
现在的春节,便是在除夕晚上,吃完年夜饭,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晚。手中拿着手机,开心的在微信中抢红包,为抢到一个手气最佳而欢天喜地。有人说,这已经不叫年了,一点儿年味儿都没有了,过年没有感觉到丝毫乐趣可言。
我认为,这么说一定是错误的,纵观过年这一习俗的变迁,我们已经从之前的吃饱穿暖到了吃好喝好,从之前的物质追求到了精神追求。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并不是现在的年味淡了,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过年的方式而已。这种方式正说明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发达,我们国家的越来越富强,人民物质与精神生活越来越富足。我为生在这个时代而自豪,我为能过上这样“没有年味”的年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