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睡眠时间多长合适,睡得长和短有区别吗?

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有什么区别

据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早前发布的《全球睡眠状况及睡眠认知最新调查数据和睡眠医学最新成果》显示:我国31.1%的人习惯“晚睡晚起”,30.9%的人属于“晚睡早起”,能保持早睡早起型作息的只占17.5%。尽管知道熬夜伤身,不少人还是用“回头补一觉就好了”安慰自己。

长期晚睡,你的生物钟不同意。生物钟,也叫生物节律或生物韵律,就像一双看不见的手,调整人体生理状态。人们在早晨想排便,快到饭点的时候就会饿,晚上该睡觉了就会犯困……这些都是生物钟在掌控。违背生物节律的表现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就是晚睡或熬夜。同样睡8小时,早睡早起更符合人体的生物节律;而晚睡晚起可能造成生物节律紊乱,给健康带来不可预估的影响。

睡眠障碍,生物节律紊乱最典型的表现,晚上该睡觉的时候工作或游戏,白天应该清醒的时候犯困。

影响精神状态,长期的睡眠剥夺,不仅造成自身生物节律的紊乱,还会影响工作和学习,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差、饮食障碍等问题。

增加疾病风险,长期晚睡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或加重原有病情。孩子熬夜,影响生长发育,老人缺觉会增加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

造成基因突变,从遗传角度看,生物节律机制是由体内基因决定的,因此很可能遗传给下一代。

近年来,各国都发现了一些“睡不着觉的家族”,这些家族的人三四十年都没好好睡过觉。科学家发现,这些罕见病人脑内某些区域的节律基因就存在突变或紊乱的现象。

那么对于老年人来说,每天睡眠时间多少比较合适呢?

人体在随着年纪的增长对于睡眠的需求也在减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刚出生的小孩,一整天都是处于睡眠的状态,而对于老年人来说一般睡眠时间就会比较少。

老年人睡眠时间过长或者过短都会引发一些健康问题,睡眠时间不足,很可能会导致老年人寿命缩短,而睡眠时间过长又会导致老年人的血液速度减慢,从而很可能会导致老年人血管内形成血栓,因此会增加老年人患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专家建议,对于年龄超过60岁,每天睡眠时间保持七个小时到八个小时比较合适。对于老年人来说,一方面是因为身体各种激素分泌水平的失衡,从而导致生理性对于睡眠需求的减少。

另一方面,是由于老年人从事社会劳动比较少,这时候就会对于睡眠的需求减少,从而对于老年人来说非常容易发生早醒,以及不容易入睡等情况。而长时间老年人睡眠时间不足七个小时很可能会导致老年人发生各种心脑血管疾病,而长时间睡眠时间超过八个小时也会导致人体大脑衰老加速。

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每天睡眠时间保持在七个小时到八个小时比较合适。

对于老年人来说,每天睡前保持散步三十分钟,可以提高睡眠质量。许多老年人经常会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而在睡着之后又会非常容易醒来。

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部分人白天从事的体力劳动比较少,从而在晚上很难入睡。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每天在睡前散步可以提高人体血液循环的速度,从而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有利于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及时排出体外,从而有利于老年人的睡眠。

对于超过六十岁的人来说,可以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比如可以在早晨打太极以及散步,这样做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睡眠质量。

睡觉前洗热水澡或者用热水泡脚也会提高人的睡眠质量。人体在睡觉前洗热水澡,可以扩张全身的血管,从而达到全身放松,有利于改善晚上入睡困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