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花钱的人,都有一个有趣饱满的灵魂
饱满
你内在的价值观,
演绎着灵魂的丰满有趣。
宜
痛快
浪费
忌
今天是十一小长假的第2天,很多人外出旅行,难免又会陷入“买买买”的模式里,但是当你看着自己的信用卡账单不断拉长的时候,你有没有很认真地思考过一个问题:这钱,你是为了什么而花?
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面对这个问题,答案自然也是千姿百态。不过,从这千姿百态的答案中,你倒是可以窥见自己的灵魂,是不是那么有趣和饱满。
壹
把钱花在美好的小事儿上
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有本书,叫做《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我的朋友小A面对“你通常为了什么而花钱”这个问题,如法炮制地给了这样一个答案:把钱花在美好的小事儿上。
小A是圈子里出了名的“生活美学家”,每次去她家,总是能够看到她的茶台上摆放着新鲜的花,有时候是淡紫色的桔梗,有时候是浓烈的红玫瑰。
不仅如此,你总是能够在她家发现很多新鲜有趣的东西,比方说她家的牙膏。通常来说,我们用的牙膏都是管状的,但是她家的牙膏是一个椭圆形的蛋状物,外表是纯净的天蓝色,上面只有一小行我也看不懂是什么意思的某个国家的非英文字母,看上去很高级神秘的样子。类似这样的新奇物种,小A家还有很多。
作为一个生活美学家,书籍啊、香薰啊等等当然是少不了的。有些时候,我们会调侃小A,说她就是太矫情,才会花钱买各种各样的新奇物种,譬如那个将近200块的蛋状牙膏。
生活美学家小A当然不同意我这个看法,她振振有词地说道:“什么叫浪费?生活不就是一点一滴的小事儿构成的吗?把每一件小事儿都做好,把一件小的器物都用得精致,不就是从整体上打造了你美好精致的生活嘛!”
小A当然是对的。其实,这个世界没有花、没有酒、没有音乐、没有诗歌、没有书籍、甚至没有爱情,我们都是能够生存下去。但是,不恰恰是这些小事儿,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与众不同吗?
看似不起眼的每一件小事儿,其实都是我们的情绪入口,与我们的感受紧密相连。想想看,一个花香四溢的家,和一个冰冷空荡的家,哪一个会让你感受更快乐和愉悦呢?
贰
把钱花在人生体验的翻倍上
T先生面对“你为什么而花钱”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想了想,之后说道:我大多数的钱,都用在了人生经验的翻倍上。
T先生是一个体制内的公务员,但是与大多数人对公务员的想象不同,他的生活并没有那么死气沉沉,反而是相当的丰富多彩,他是一个摄影爱好者+音响爱好者+自行车爱好者。
说是“爱好者”是他的自谦,其实每一个爱好,他都做到了大师级别。
作为一个十多年的摄影爱好者,T先生家里藏有各种长短镜头,就在前些年,国内老百姓开始流行玩单反的时候,T先生又反其道而行之,拿起了莱卡胶片机,玩起了胶片,他对此号称“追寻摄影的质感”;
而作为个音响爱好者,T先生说自己曾经为了刻一张蔡琴的高质量原声碟,他特意跑去日本找一种已经停产了的蓝光碟,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如愿制作了一批高质量的原声碟;
而自行车是T先生近几年才有的爱好,他不仅爱骑车,还爱组装自行车,他从某宝买回来很多自行车零件,然后开始组装各种各样的自行车,英伦复古邮差范儿的、竞技的、休闲的……
T先生说他家的车库已经变成了自行车的仓库,这几年里,他组装过大大小小的自行车三十多辆。
很多人不明白,T先生这么多爱好,既不能带给他财富的积累,也不能给他增长名气,并且会花掉很多钱,他为何还在这些爱好中沉迷。
对此,T先生一脸神秘地说道:“因为每一个爱好,都带给我一种不同的人生,我在有限的几十年里,不仅仅体验了公务员的一生,还体验了作为一个摄影师、一个音响师、一个自行车运动员的人生,花点钱让自己的人生体验翻几倍,难道不是赚大了吗?”
叁
把钱花在内在的增容扩充上
王新蕾给出的对于自己“为什么而花钱”这个问题,她给出的答案是:把钱花在内在的增容扩充上。
王新蕾是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后被一家外资化妆品企业雇佣了,因为形象和演讲水平都很好,所以她入职的岗位是培训讲师,起初的工资并不高,但她还是在那家企业坚持做了八年。八年后的她,已经是那家化妆品公司华东区的培训部总监了,年薪四十万,这在同龄人中实属不算低的收入了。
换成大多数人,人生走到这一步,应该就会考虑结婚生子,稳步迈入工作婚姻双丰收的“人生赢家”行列了,但是王新蕾却做了一个让我们都瞠目结舌的决定:她辞职了。并且是裸辞。
当很多人怀疑她是不是要嫁入豪门做全职太太的时候,却发现她重现捡起了英文书,专心备考雅思。一年后,她出现在了英国某知名学府的经济学研究生班的课堂上。
如今的王新蕾,依然还是单身,但是职业变了,她现在一家知名风投机构新零售行业的投资总监,年薪应该早就过百万了吧。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要“活成自己”的意愿,但是不同的是,有的人能够活成自己,有的人却“在三十岁的时候就死掉了”,而造成这二者的区别,就是你是否有一个足够丰厚的内里去支撑你一步一步靠近的你的梦想。
努力,是靠近梦想的一种方式,投资自己,也是必不可少另外的一种方式。
当你在犹豫,是用一万块钱买一个名牌包包,还是用来报一门喜欢的课程时,其实你的人生就已经被改写了。
肆
把钱花在自己认同的价值体系里
年近四十的表姐,目前在某个银行做城市分行的行长,按照这样的社会职位标签,很多人会猜想,表姐家里肯定至少是一台某德国系的豪华品牌车。然而,事实上,表姐家里的车,十年没有换过,一直都是一款中级轿车。
当面对“为什么不花钱去换台车”的问题时,表姐给出的答案是:“车不就是个代步工具吗?钱还可以花在更有意义的地方上”。
表姐口中“更有意义的地方”是指资助幼儿山区的贫困小孩儿,这些年,表姐陆陆续续资助了几十个山区的小孩儿读书,她说每当自己收到这些孩子来信的时候,她内心的幸福感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坐标系,但是常常,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迷失在别人的价值体系里。比方说,幼儿园家长聚会,别人都开宝马奔驰,你却只能开个Polo,你会觉得很羞耻,不好意思,想着要换一台好车。
Polo汽车明明经济实惠、节省空间方便停车,性价比很高,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种很聪明的选择,可是为什么我们不但为了“聪明的选择”而开心骄傲,反而觉得耻辱呢?
是因为我们内心认同了这些外显的物品约等于我们自身的价值,换句话说,你认为开奔驰宝马的人的价值,比开Polo的你的价值要高,所以,你觉得羞耻。
然而,这句话是错的。
错在哪里了呢?错在我们把单一维度的概念,偷换成多维度的概念。开奔驰宝马的人,和开Polo的你比起来,最多只能证明,他比你有钱,却未必代表他比你更有价值。
就好像一个小企业主,和一个乡村支教教师,如果从财富拥有程度来说,肯定是小企业主更胜一筹,但是乡村支教教师可能帮助了几百个大山里的孩子改变了命运,你能说,那个小企业主的价值就比乡村支教教师的价值更高吗?
当你对我自我的价值有一个清晰稳定的认知的时候,你的钱可能就不会花在认同别人的价值观里,譬如去换一台更好的车来证明自己有价值;而是会花在你认同的更有价值的事情里,比方说花在赞助更多的孩子身上。
如果说,挣钱是一门学问的话,那么花钱,更是一种艺术。你每花的一分钱,其实都隐藏了你内在的价值观,都在演绎着你是不是有一个丰满有趣的灵魂。
最后,祝小长假里“买买买”的你,买得有趣,花得优雅,活得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