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50年前的职业,有些发扬光大,有些80后见过,90后没见过
1874年3月,一队俄国考察团从圣彼得堡出发,前往中国。他们的目的,一是考察中国西部的运输,二是考察贸易环境,三是刺探情报。随队摄影师拍了两百多张照片,给我们如今了解近150年前中国人的日常,留下了鲜活的影像。中国最为常见的职业,在他们眼里,也很奇特。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当年的那些职业,如今哪些还有,哪些已消逝在历史长河里。
磨刀。他的工具是独轮车和磨刀石。其中又以磨刀石最为重要。小时候,常有人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喊着磨剪刀菜刀哟……磨剪刀菜刀哟……不过现在好像很少见了。现在的菜刀不怎么要磨,而且磨刀石也有得买。自己磨就行了。
弹琴。放在以前,是才子必备啊……琴棋书画……现在想学这玩意儿,得花不少钱,还未必能学精。大多是半吊子,自我安慰陶冶情操……
分捡茶叶的。没到过茶叶厂,不过大概现在都用机器了吧。
流动补锅匠。湖南有个花鼓戏《补锅》,八〇后小时候应该在露天电影里看过很多次。九〇年代,也还有过补锅的,挑着风箱和担子到村里来。他们把铁块融化,巴到锅子破损处。不过现在,没有补锅匠了。炒锅坏了,再买一个就是。也许八〇后生的娃娃们,再看《补锅》,根本听不懂什么意思。因为生活里都没见过。
这是当年北京的戏子。虽然他们会赚很多钱,也跟达官贵人们打得火热,但终究是没地位的。现在不一样了,演员们既有钱又有地位。我觉得这很正常,毕竟,他们给大家带来了欢乐与茶余饭后的话题,没有他们,生活该多无趣啊。
手举容器的仆人。现在没有这个词了。
篾匠。小时候常见,编箩筐、席子,都少不了他们。前几天还跟一个篾匠吃饭,他说,以前自己到外面做事,从来不沾酒,劝也不喝。因为怕误事。这应该就是他们的职业道德吧。不过现在,他在外面打工,偶尔回家,若是熟人请他做事,推不掉,他就做做。篾刀,都快生锈了。(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