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变清 千年难遇的吉兆 为何元朝皇帝反而很害怕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增广贤文》里这句话,是在劝那些认为自己运气不好的人,黄河都有变清的时候,你不会总是走霉运的——这鸡汤啊,古人熬得比现代人好,十四个字,抵得上千言万语。

然而,若按着黄河清才能运气好,那世上没有几个人会有好运气。

(黄河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黄河虽然很难清,但被元惠宗妥欢帖睦尔碰上了。

据元末明初有人记载,至正二十二年(1363),“黄河自河东清者千余里”。

清到什么程度呢?

河底的鱼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大小可辨。游来游去,好不欢乐。

这是奇事啊!州县层层上报,就报到了朝廷。

元朝被红巾军起义搞得焦头烂额,大臣们好不容易听到一件喜事,蹭蹭蹭就往皇宫冲,争着给皇帝报喜。

(红巾军剧照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孰料,与大臣们的乐观态度相反,知道了消息的妥欢帖睦尔竟然闷闷不乐好几天。

这就奇了怪了。

乐上眉梢的大臣们,也不敢嘻笑了。都猜度着,皇帝这是怎么啦?通道有什么大事发生?

朝堂上一顿沉默。

龙椅上的皇帝愁眉苦脸,下面的大臣哭笑不得……

终于有人打破了沉默。

皇上,黄河清,圣人出,这是吉兆啊,您怎么不高兴呢?

妥欢帖睦尔说,黄河清,圣人生,这是有人要取代我啊!

好有自知之明的皇帝啊!

尽管所有人都能猜到,外头农民闹得那么凶,只怕是撑不了几年啦。但就算事实摆在眼前,大臣们也不能顺着他的思路走啊。按他这样想,那就不要玩了。皇帝去上吊,大臣去投降,树倒猢狲散,大家都闪了吧……

有大臣上奏,“皇太子生子,是陛下圣孙,即其应也”。

(朱元璋剧照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脑筋转得可真够快。

不管是瞎扯还是睁着眼睛扯,反正,元顺帝,是接受了这种说法,破涕为笑,疑虑终于消逝了。

只是我们都知道,这事,还真不是应在他孙子身上,即将改变历史的那个圣人,是朱元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