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这3个陷阱,看“内行”怎么买茶?第1个可坑了不少茶友呢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前些天,和一位茶龄大约有20年的茶友交流。

从绿茶到铁观音,从岩茶到普洱,这位茶友几乎涉猎了所有茶类,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也不是一直围绕着茶,只不过茶叶仿佛已经融入了他的生活,谈论起来就如同在聊家长里短,特别的随和从容。

听他说,这么多年来自己也是从什么都不懂,再开始慢慢摸索出了门路,到了现在每日无茶不欢。

那时候,网络不像现在这般发达,身边懂茶的人也不算太多,大家都是且喝且珍惜。

摸着石头过河,一路走来,被坑无数,却也乐在其中。

偶然的一次机会,进了一家茶叶店,那里主营红茶,茶掌柜很随和,什么茶都拿来交流,买不买没关系。

一来二去,志同道合,就成为了朋友。

茶掌柜教了他很多关于茶的东西,之后习惯从那里买茶,渐渐踩的坑也就少了。

听完这位茶友的故事以后,感受颇深。

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但碰到一个良师益友,才能有所收获。

但按照现在的形势,市场上的茶叶品类众多,茶掌柜形形色色,就更需要茶友们依靠自己的分辨能力来避免踩坑。

在此,总结了关于买茶的3大禁忌,不管是白茶,红茶,岩茶或是普洱,都很适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

禁忌一:买茶只听概念

在六大茶类中,每个品类都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概念。

比如,喜欢喝普洱的茶友,追求“古树”。

在茶圈里,我们能够频繁地看到“古树茶”的招牌,尤其是打着“纯料古树茶”的茶掌柜比比皆是。

如果你问他,“古树茶真的有这么多吗?”他可能会回答你,“我们家的古树是200年的,料好,其他人就不好说了。”

当人人都顶着古树茶的概念,你可能会犯迷糊,到底谁说的是真的,谁说的是假的?

从这个现象中就可以看出,许多人认为古树茶就一定是好茶,那么踩坑的往往就是这部分人。

古树的年龄可以是掌柜随意评说,并且“古树”只是代表了这棵茶树的树龄,却无法代表这棵茶树的品质。

好工艺才能彰显古树的品质,粗制滥造也只能让古树茶内质受损,浪得虚名罢了。

再比如,岩茶讲究山场。

以肉桂为例,正岩肉桂分为岩上肉桂和坑涧肉桂,大多数品质好的肉桂,都种在坑、涧、窠里,比如牛栏坑肉桂、留香涧肉桂、竹窠肉桂等。

得益于正岩的山场气候,造就了一款款风味独特,但品质极佳的岩茶。

现如今,很多茶掌柜把正岩二字挂在嘴边,似乎不提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卖的是岩茶。

但正岩茶的产量真有这么高,随处可见吗?当然不是。

那么对于追求“正岩”二字的茶友来说,即便是买回去可能也喝不懂,难以彻底感受到那股山场气息。

若是遇到了缺德的茶掌柜,将半岩或是外山茶以正岩茶的价格卖给你,才算是亏大了。

所以,多多积累喝茶经验方为明确之举。

再比如,白茶的年份。

很多人认识白茶,是从“老白茶”三个字而来。

听闻了“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名号以后,纷纷在市场上寻找着老白茶,年份越高越好。

但也正是因为有一批人在盲目的追求老白茶,因此也催生出了做旧茶。

到了现在,“老白茶”也成为了一种随处可见的存在,动辄就是10年起,不管是在茶叶店还是在网络购物,都能寻觅到。

事实上,品质好的老白茶非常有限,年份超过10年的更是少之又少,一般都在收藏家手里,不可能在市场上轻易贩卖。

因此,大家也可以好好想一想,这些所谓的10年陈老白茶,到底是什么来头。

对于一些买茶只听所谓的概念,而没有自我分辨能力的人来说,往往容易踩坑。

《3》

禁忌二:买茶只看包装

曾经遇到一位茶友,他自己偶尔也喝茶,但此次的目的是为了送礼。

他问,“你们家有没有那种包特别华丽,一看上去就是高档茶的包装?”

额,“看上去就是高档茶”,这句话太刺眼了,您到底是买茶还是买包装呢?

自己家的茶叶也是费了很多心思,尽量达到简约精致而不过度包装的地步,但明显还达不到这位茶友心中所想。

在很多人眼里,包装精美的茶=贵的茶=好茶,但这三者完全是不能对等的关系。

若是去外头定制一批“高档”的包装,再往里头装入一些劣质茶,那么依然可以卖出一个高价。

因为许多人买茶,并不是想买到品质高的茶,而是买个好包装,买个心理安慰。

但事实上,真正的好茶并不在意什么华丽的外包装,因为它们本身就足够优秀,何须其它东西衬托?懂的人自然会懂。

就比如,每次到了岩茶大上市的时候,都会收到武夷山胡歌寄来的茶样。

用的是最简易的拉链袋装茶,在上面写上这款茶的名字,产区,等等内容,清晰直观。

你很难想象,在这其中装的是一泡几百甚至上千元的茶,果然有茶就是任性。

一是因为人家注重的是品质,二是因为茶农家是批发,按整箱整批运走,哪需要什么包装?

只有做零售的,才会将茶叶按盒卖,并且那些品质一般的茶,才会着重在包装上下功夫,浓墨重彩地突出一款茶叶的高档包装。

怎么好看怎么来,怎么贵气怎么来,怎么让茶看上去好怎么来,而不在意是不是真的好。

《4》

禁忌三:买茶只看价格

这里所说的价格,也分为高价和低价。

喜欢喝茶的朋友,应该也都或多或少听说过这几年的“天价茶”事件吧。

一斤几十万元的茶,甚至能够抵得上一辆豪车了,上面冠以大师制作,核心山场等等标签。

但这些茶真的是好茶吗?它的品质一定高吗?这里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虽说物以稀为贵,优秀的山场,精湛的工艺做出来的品质一流的茶,成本高,售价也相对高一些。

但即便如此,也一定是维持在一个合适的价格区间,而不会让茶掌柜的漫天要价,脱离正常的轨道。

若是一味的追求高价,反而是助涨了不良风气,违背了喝茶的初心,还会让自己与好茶远离越远。

还有一种现象,是买茶太贪便宜。

某宝9.9一饼的老白茶,29元半斤的金骏眉,月销纷纷破万。

同样也可以用“好货不便宜”来解释,真正的好茶,在产区、工艺、储存都优秀的情况下,还要加上后期的仓储费用、运输费用等等。

区区几十元就想买到好茶,可谓天方夜谭。

而一直在低价茶中徘徊的人,也不要再反复抱怨自己为何买不到好茶了,应该好好反思。

《5》

在识茶的过程中,你可能会交很多学费,也可能遇见到一个良心的茶掌柜。

回头看看那些苦与乐同行的日子,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懂茶,踩的坑越来越少,慢慢脱离了怪圈。

人是在进步的,不管是亲身经历,或是听取他人经验,都会让人成长。

但若是一意孤行,充耳不闻,那么这条路的终点,将会渐行渐远……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