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做三件事管理潮州,讲狠话,练精兵,第三件,很多官员做不到

清朝官员,若被派到潮州等地做官,心里那叫一个七上八下啊。

不去吧,是抗旨;去吧,又怕搞不定。因为此处民风彪悍,据当时人记载,杀人不抵命,抗税不纳捐,乃是洒洒水的事。甚至惹毛了他们,官员的小命,都会丢掉。

霉运轮到吴均了。

道光十五年起,他就到了广东做知县。在粤十几年,对于潮州的情况,多有了解。既然圣旨落到了自己头上,升为潮州知府,管它是前程远大还是前路茫茫,也只有去啊。

(图取其义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他争取了主动。

到任第二天,就在府衙大门左右挂了一副对联——

不要钱,不要官

不要命,不要后

刀山火海下油锅,我来都来了,怕个乒乓球!

当然,狠话要说,还得有实力。

他招了五百精壮汉子,勤加训练,数月之后,成了一支战斗力极高的准军事力量。

小试牛刀的机会,来了。

一富户,杀了两人,越过知县,给吴均进献一万两,让他把这事搞定,就像以前的知府一样。

吴均怒斥荒唐,放出话出,让富户前来投案,否则,这事没完。

折了面子的富户也很不爽,你吴均很牛吗?来过多少牛官都被我们治服了,我就不信治不服你!买不服你,我打服你。

他纠集千余人闹事施压,以为吴均会怕他,结果,被吴均的五百亲兵打得大败,富户被抓偿命。

一战立威,吴均声名大振。

据《清史稿》记载,“福建、湖南大吏闻均名,先后奏调往襄剿匪,广东方倚为保障,坚留之。”

(清朝刑罚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湖南、福建巡抚等人听得吴均大名,商请调去剿匪,广东坚决不放。

继续在潮州做官的吴均,时不时要到民间查访。

可不像什么康熙乾隆搞微服私访,吴均很高调,每次下乡,前呼后拥。《清史稿》里有写,打头两人,各举长旗,上书——

但愿百姓回心

免试一番辣手

意思是,你们最好乖乖的,免得我辣手摧花!

看到此处,列位以为吴均以暴制暴,压服潮人吧?

这些都只是表面功夫。

他之所以能在潮州立足,“化莠为良,保全弥众”,不是靠着几百把刀子就能做到的。

吴均知道,还是得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才能让民众和和睦睦。

他在潮州做了很多好事。

比如,开渠引溪水,又在海边筑堤六千余丈,使得盐地变良田。当民众不必为争水而置气的时候,械斗起得来吗?

又比如,他对下属要求极严,“从役有取民间丝粟者,立斩马前”。拿了群众一针一线,马上掉脑袋。

(清朝官员剧照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老百姓能不服他吗?

兼之他自己“性清介”,行得正,坐得直。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在文武双全的吴均身上得到完美结合,潮州能不太平吗?

由是可知,潮州虽然民风比其它地方显得强悍,但没事谁愿打打杀杀?谁天生就是刁民?若有个能力强道德高的官员,谁不愿过好好过自己的小日子?

讲狠话,练精兵,爱百姓,到了光绪年间,潮州建起了吴均的专祠,可见他在当地的影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