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人的故事7--臭名昭著的皇帝》│ 每周一书 No.065

每周一书

No. 065

做人不易,做皇帝更不易

——《罗马人的故事7 -- 臭名昭著的皇帝》

推荐程度:*****

(了解罗马史必看之普及读物)

盐野女士一直以旁听者自居,其实旁听也一种态度,似乎暗示着其隐藏了对于很多“主流”观点的不一样的意见。在许多地方都会流露出自己另一角度的思考。其实历史无法做到真正客观,连我们定义的“历史”本身就不是一件客观的事。

就这第七本书来说,主要是公元14年奥古斯都去世以后到公元68年尼禄自杀这54年的历史。四个皇帝的故事虽然用了“臭名昭著的皇帝”这个副标题,然而似乎是要佐证一些正向的观点,或者说皇帝不光是被后人这么简单评价的。就像盐野女士说的,“正是罗马人对罗马历代帝王谩骂指责的年代,但同时也是罗马人自身觉得幸福的时代。”

其实“暴君与明主的界限问题,或许这正是如何在公职人员与私人两种身份之间保持平衡的共同之处。”虽然每个皇帝上台都会先遇到军事问题,再处理财政问题和社会事业等问题,然而归根结底都是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角色。“政治家应该去挑战的是,在保持政治专业人士应有的气概与能力的同时,还要保证政治门外汉们对自己的支持等等之类的高超技能。”做人都不容易,也许做皇帝更不容易。

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这“尤里乌斯--克劳狄乌斯王朝”最后四位皇帝。

提比略·尤利乌斯·恺撒·奥古斯都

TIBERIVS CAESAR AVGVSTVS

很有意思的是用卡普里岛两座别墅的差异来反应奥古斯都和提比略的性格差异。不过作为尤利乌斯家族的成员又流淌着克劳狄乌斯家族的血液,而且又因为父亲被怀疑同谋刺杀恺撒而在童年流亡过一阵的他,提比略的沉稳乃至有些孤僻的性格也许是注定的。

不过看了7本《罗马人的故事》以后都会发现每个领导人身边都会有几个亲信,而提比略还好有一个儿子杜鲁苏斯和侄子日耳曼尼库斯,这是他执政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说这里必须扯扯罗马人的名字,乃至于经常重名或者用称号代替名字的体系是让我有些崩溃的。看了尤利乌斯--克劳狄斯王朝族谱后,我更加的抓狂,这块内容真不太适合我。

总体而言感觉盐野女士还是很欣赏提比略的,也在极力为其辩护。“对于我们这些两千年之后活在当世的人而言,想必很难对提比略的想法产生共鸣。”然而每一个行为都是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当盐野女士用她的理解去解释很多提比略的行为之后,似乎看到了这个“第一公民”的尽职尽守的一面,就比如对于莱茵河防御体制的运筹帷幄之中的解释。

相信这部分史料很多部分是来自于塔西陀的《历史》和《编年史》。其中也借用了其对于提比略的总结,“把自己看做是一个终归会死的凡人的提比略,他竭尽所有来完成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的帝国统治顺利进行,对于这一点,连一直对他持批评态度的塔西陀都给予了赞许。”

其实对于提比略的这段历史给我印象更深的还是日耳曼尼库斯。盐野女士也是在用很多历史引用来极力反对现代研究者的一些看法,“日耳曼尼库斯之死,根本谈不上是罗马帝国的损失。”通过这段盐野女士叙述的历史来看,不难看出这位几乎可以与亚历山大大帝媲美的被民众深受爱戴的日耳曼尼库斯更适合做罗马的皇帝。当然历史是没有假设的,然而历史也是很微妙的。其实无论日耳曼尼库斯能不能继承皇帝,到最后还是他儿子卡利古拉成为皇帝。

就盐野女士对于提比略的评价和“传统”的分歧还是蛮大的,所以历史只是某个人的历史,当然历史学家眼里的历史会受到更多的信任乃至肯定。比起纯粹的编年史来说,我更喜欢看这些有观点的历史,当然绝对不能只是一家之言的观点。

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日耳曼库斯(卡利古拉)

Gaius Jul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

当然比起19世纪德国历史学家蒙森眼里的“罗马最优秀的帝王之一”提比略来说,卡利古拉就有些不那么靠谱了。执政只有短短的四年就把家底拜的差不多了。而且还神格化自己,我在想会不会和他是皇四代有关。三代出贵族,作为奥古斯都的曾外孙已经骨子里面就有优越感了。“想要彰显自己没有王冠却凌驾于头戴王冠的诸王之上,希望自己永远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殊不知他没有仔细的思考过,奥古斯都创造这个“无冕之王”的真正意图,或者说古罗马帝国之所以能够昌盛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因为神、或者皇帝,更不是因为想成为神的他。然而似乎每个地区的历史上都会有这些类似的故事发生,又似乎这就是人性,局限在自己眼前能看到的东西,或者说坚持着自己的相信,以至于忽视或者忘记了初心,也可以说是无视这个世界运作背后的规律。

不过说到卡利古拉,必须要提到他的死。如果说刺杀恺撒是谋朝但没有篡位成功,那卡西乌斯·卡瑞亚和科尔涅利乌斯·萨比努斯应该算罗马史上第一个谋朝篡位成功的案例吧,虽然最后坦然的束手就死,但他们完成了自己的意愿,杀了实在无法忍受的卡利古拉,推崇了克劳狄乌斯登位。

这部分还有许多关于犹太的历史介绍,这是一直想去了解的神奇民族。不过对于宗教来说,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排他性,只是个人觉得也应该有些包容性。当然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不能下此判断,因此也许那本《耶路撒冷三千年》可以往前插队排一排了。或者去看看《塔木德》,满足下好奇的心。

提比略·克劳狄乌斯·恺撒·奥古斯都·日耳曼尼库斯

Tiberius Claud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

这位第四任皇帝“是提比略的侄子,也是日耳曼尼库斯的弟弟,卡利古拉的叔父”,而且还是安东尼的外孙,奥古斯都姐姐的外甥。这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会让人有些抓狂,我还曾想了半天会不会有乱伦的情况。不过也许都算是“尤利乌斯--克劳狄乌斯王朝”的血脉吧,都是在这张复杂的家谱中的一支。盐野女士的总结尤其到位“罗马的君主专制正是凭借这些错综复杂的联系的正当性,才能保证罗马帝国政权的延续。”

其实说到乱伦,或者说近亲通婚,也许这就是保持血脉的方式,就比如叔侄通婚的克劳狄乌斯和小阿格里皮娜。盐野女士这里用了不少的笔墨来叙述小阿格里皮娜的历史,堪称是罗马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女性。一个女人如果有野心而且非常聪明的话,那势必做成大事,乃至于男人都无法比肩之事。

另一方面,无论克劳狄乌斯是否是被小阿格里皮娜毒死的,他在位的这13年兢兢业业,功绩也是可圈可点的。虽没有成就什么伟业,然而做为一个皇帝的职业打分的话,我觉得还是能够给出70分的。

不过克劳狄乌斯给我留下最大的印象还是他是科班出身。如果硬要给皇帝这个职业定一个学习框架的话,历史一定是其中一个重要科目。而作为历史学家的克劳狄乌斯从背景上更有胜任的条件吧。从那段著名的“罗马文明留给人类的宝贵教训之一”的精彩讲话中也不难看出以史为鉴的重要性。

当然每个皇帝都会有在不同领域的不同建树,所以盐野女士在讲述的过程中也相应的会有些侧重,以至于很多前任皇帝没有讲述到的事迹会在后来反应出,可以看出些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意味来。

尼禄·克劳狄乌斯·恺撒·杜鲁苏斯·日耳曼库斯

Nero Claud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

“人不会因为不存在困难就会满足于现在的生活,人性现实的一面往往是在细枝末节中挑剔万分,并把这些瑕疵当做不满的借口。”进而有些人,比如皇帝,就算你自己满足了,你也会被推向改变的路。这不仅仅是个体的欲望,更是集体欲望的体现。

或者说太太平平是做不了皇帝的。

任何一个皇帝都有可卷可点的业绩,当然也有劣迹。不过尼禄和克劳狄乌斯的那段历史中都不会少了小阿格里皮娜的那一部分,就像中国的慈禧一样,一个对权力痴迷的女人。也许在旁人看来,弑母的那段历史是尼禄最会被津津乐道的一部分。

不过尼禄被记住的更应该是他的臭名昭著。“高支持率经常与陷阱相伴相生,为了避免掉入陷阱就需要很强的自我克制能力,可是尼禄对此实在没有天分。”也许这是罗马共和制之所以能够成功,乃至恺撒和奥古斯都能够称帝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领导者(执行官或者第一公民)必须要有很强的自制力,或者说不能为一己私利去统治一个国家。也许这就是尼禄臭名昭著的原因吧。所谓臭名,主要是来自于弑母、杀妻、迫害基督教、乃至于黄金宫殿等等,以至于左膀右臂都来反对甚至策划谋杀。

不过随着尼禄的自杀,“象征着奥古斯都都一手创立的’精致的虚构’的帝国政权终结。”不过似乎已经回不到共和制了。“作为一个并非意识形态类型的民族,罗马人仍然是一个善于与现实抗争的务实主义群体。”因为元首制更符合罗马帝国现实。或者说做为一个“西起不列颠,东至幼发拉底河,北抵莱茵河口,南接撒哈拉沙漠,统治了600多个民族。”的一个大帝国,适当的集权更易于统治吧。

如果贯穿这一本书来看,对于“尤里乌斯--克劳狄乌斯王朝”这段历史盐野女士主要是参照了塔西佗的著作,不过也经常流露出对于塔西佗的不认同,以至于最后以对于塔西佗的抱怨来结尾。“笔者从心底十分尊敬塔西佗,他让我们了解了当时的历史。然而,有时候我还是忍不住想抗议几句:’塔西佗,你怎么能这样讲呢?’”

这就是盐野的罗马史,一本有态度的历史书。

2017-6-2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