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能:阿谀·阿邑·阿大夫
《辞源》对“阿谀”的解释是:
奉承谄媚。《汉书》八一《匡衡传》:“於是司隶校尉王尊劾奏:衡……不以时白奏行罚,而阿谀曲从,附下罔上。”《后汉书》八三《严光传》与《侯霸书》:“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
而《汉典》对“谀”的基本字义则阐释为:
谄媚,奉承:~言。阿(ē)~奉承。~辞。~墓(阿谀死人)。
既然“谀”和“阿谀”的意思基本一致,那么,构成“阿谀”这个词的另一个词素“阿”是不是就没什么作用了呢?当然不是。
《尔雅·释地》:“大陵曰阿。”《说文》:“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说文》段注:“……传曰:曲陵曰阿。各随其宜解之也。大雅。有卷者阿。传曰:卷,曲也。然则此阿谓曲阜也。引申之,凡曲处皆得称阿。”《楚辞·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注:“曲隅也”)《释名》:“阿,荷也。如人担荷物,一边偏高也。”
可见阿的本义为大的山陵,也泛指“曲处”“曲隅”,还有偏向一边的意思。
曲,是不直;偏,是不正。这与古人对“谀”的解释也颇为相近。
《庄子·渔夫》:“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荀子·脩身》:“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刘向《说苑·臣术》:“从命病君谓之谀。”
无论是“不择是非而言”,还是“以不善和人”或“从命病君”,都是不正直的表现。故构成“阿谀”的“阿”与“谀”两个词素语义相同,属并列关系。要说二者的区分,那就是:阿,偏重于指不正直的行为;谀,偏重于指不正直的言语。
阿,还有一个解释是古地名。古代的阿邑即今山东省东阿县。“阿谀”这个词,或者竟与阿邑有关。因为阿邑除了是地名,还可直接当“阿谀”使用。例如:
《汉书·酷吏传赞》:“张汤以知阿邑人主,与俱上下,时辩当否,国家赖其便。”(颜师古注:此言阿谀,观人主颜色而上下也。)桓宽《盐铁论·论诽》:“夫公卿处其位不正其道,而以意阿邑顺风。”《新唐书·宦者传下·田令孜》:“宰相卢携素事令孜,每建白,必阿邑倡和。”
虽然《康熙字典》释邑谓:“《集韵》《正韵》遏合切,音姶。阿邑,与阿匼同,諂谀迎合貌。前汉《张汤传》以智阿邑人主,与俱上下。”释匼谓:“《韵会》《正韵》邬感切,音闇。奄媚,迎合也。《唐书·萧复传》卢杞谄谀阿匼。”但是《集韵》《韵会》《正韵》均成书于宋元及其以后,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那样,不仅有注音不准的毛病,而且解释也存在一定问题。况且“阿”一词是出现在《新唐书·萧瑀传》所附《萧复传》中。该传言萧复曾指出“卢杞妨命秽盛德”,又曰“杞对上或谄谀阿匼,复厉言:'杞词不正!”匼,被释为“奄媚,迎合”也只是在有了“阿匼”这个词之后。此前,匼只有如下三种解释:一是古代的一种头巾,也就是“帢”;二是一处地名,匝河,在今山西省芮城县境;三是匼匝连用,意为环绕,如鲍照《代白纻舞歌词四首》之二:“象床瑶席镇犀渠,雕屏匼组帷舒。”也就是说,“匼”是同“阿”组成“阿匼”一词后,才将“阿”的“奄媚,迎合”之义转借了过来。而“阿邑”被作为“阿谀”的同义语使用却要比它早得多,显然“阿邑”的语义不可能来自“阿匼”。要说“同”,也只能是“阿匼”同于“阿邑”。
既然与阿谀同义的“阿邑”不来自“阿匼”,那么它又来自哪里?《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的一段文字或可为我们作出合理解答:
(齐)威王初即位以来,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间,诸侯并伐,国人不治(笔者按:治,疑为洽,即融洽,和睦,相互协调一致)。于是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誉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曰:“自子之守阿,誉言日闻。然使使视阿,田野不辟,民贫苦。昔日赵攻鄄,子弗能救;卫取薛陵,子弗知。是子以币厚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皆并烹之。遂起兵西击赵、卫,败魏于浊泽而围惠王。惠王请献观以和解,赵人归我长城。于是齐国震惧,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齐国大治。诸侯闻之,莫敢兵于齐二十余年。
以上文字告诉我们,阿邑,乃是这场“不择是非而言”的故事发生地;作为阿邑长官的阿大夫,则是一个靠巴结奉承齐威王左右来饰非求誉的很不正直的人; 而齐威王身边那些替阿大夫大讲好话的家伙,正是“以不善和人者”。由此看来,或许阿谀一词竟与阿邑这个地方及阿大夫这个人很有些关系。故把“阿邑”作为阿谀的同义词来使用,也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