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章明:城市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它的过去
图源: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因水而生,逐水而居,傍水而兴。
自大河文明,直至近代工业革命,江河湖泊就为城市的农业、制造业、运输业等提供了无可睥睨的优势。
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城市滨水空间,诸如码头、港口及周边工业属性建筑,都逐渐丧失了其原本的价值和功能,尽管滨水区蕴含着每座城市丰富的历史发展信息、记录了其制造业和运输业从辉煌转向衰败的过程。
欧洲的伦敦码头区、大洋洲的悉尼达令港、美洲的巴尔的摩内港,乃至亚洲的横滨未来港口和非洲的苏伊士港……
随着港口贸易的衰退,这些曾经的全球贸易枢纽都开始着眼于改造革新的课题。
而在坐拥七大水系的中国,越来越多的滨水城市,也开始思考如何通过城市设计和地域规划将滨水老区,转变为适应城市发展的全新公共区域。
上海的杨浦滨江,作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已经成为了机械塔吊轰鸣、船只装卸繁忙的大型国企聚集地。
曾经的杨浦滨江
但由于工厂的聚集,沿江形成了宽窄不一的、条带状的独立用地与特殊城市肌理,同时也在黄浦江同城市生活空间之间建起了一道隔离墙,形成“临江不见江”的状态。
随着城市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上海杨浦滨江也开始面临着如何传承历史文脉、延续历史格局、保留工业遗存等问题。
在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总设计师章明看来,那个曾属于大工业时代的杨浦有着丰沛的滨江景观资源。
改造它对于提升上海整个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至关重要。
现在的杨浦滨江
在他看来,在改造实践中,新介入的元素既保持对既有环境的尊重、有限度地介入现存空间之中,同时又以一种清晰可辨的方式避免和既有环境的附着与粘连、和老的部分形成比对性的并置关系。
设计流露的传统情感看起来那么熟悉,但又有点陌生;这些设计的细部既是对过去的眷顾,也是现在与未来的投射。
以下为章明在设计之都十周年活动的演讲内容:
章明
同济大学教授
同济设计集团原作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上海从2002年开始启动黄浦江两岸的综合规划和开发,到了世博会期间,把大量企业转移出黄浦江边,释放出整个滨江空间;
再到2014年,我们制定了15、16,17三年行动计划,最终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两岸全线45公里贯通。
黄浦江、苏州河被称为上海的母亲河,所以这两条水系的整体打造与贯通,实际上改变了上海的城市公共空间格局。
要实现“开放、美丽、人文、绿色、活力和舒适”这六大目标,我们主要做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公共空间的营造、历史文脉的延续、基础设施的复合使用、生态环境的修复、滨水景观的重塑、公共艺术的植入。
杨浦滨江改造
曾经闲人免入的状态被彻底的改变
上图中曾经是下沉的高端码头,我们不是简单地把它填平,而是利用它做出一些生态生物的空间,让老百姓自由徜徉。
把原来的防汛墙后退,让上部的空间跟高塔、码头在视觉上形成联动。因此,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景观铺路种树问题,而是一个城市设计的问题。
杨树浦水厂
九子公园位于南北高架与苏州河交界处,我们把它从一个封闭的公园变成一个开放的公园,让整个公园融入滨河的公共空间中,与繁华都市和谐相处。
比如公园的驿站,我们利用原来的定位码头,做了一些精髓的空间。
我们把原来的服务用房、大班房拆除,让它变成樱花谷,形成立体化的滨水空间。
九子公园
第二个方面就是历史文脉的延续。
城市的建造,核心理念不是照片式叠加,而是底片叠加,一片一片有一定的透明度,让这个城市越来越有时间的厚度,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魅力。
因此我们特别强调寻脉潜行。
我们所有的公共空间打造都是基于场地的脉络、物质的留存和诗意的呈现。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个概念——向史而生,也就是说我们要眷顾过去,但是又不沉溺于过去,更重要的是对当下和未来的映射。
比如杨树浦电厂的遗迹公园,我们保留了原来场地里的一些脉络、机理,比如塔吊、塔车,包括苏梅栈桥。
曾经有的老工人回到现场还能够回想,自己曾经在这个车间中工作了20年、30年。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把它改造成一个艺术空间。
杨树浦电厂
我们必须要提升基础设施的建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
比如杨浦水厂栈桥的改造,我们提出能不能把装顶空间释放给老百姓,这个建议得到了市规土局、市资配局、规制局和税务局的支持。
因此我们得以在顶上架设了535米长的独一无二的水上栈道。
水上栈道
这个水上栈道完全脱离于原来的文物建筑而存在。站在这段栈桥上,我们可以远眺陆家嘴的空间。
刚开始有人说,栈桥有点偏暗,要不要放一些高杆灯。对此我坚决反对,因为高杆灯会变成光污染,我们适度地压暗自己,为的是让陆家嘴更加璀璨。
绿之丘现在已然变成了杨浦滨江的一个网红打卡点。
改造之前,这儿是烟草公司的一个机修仓库,我们是怎么把一个仓库变成了一个开放的共享立体公园呢?
绿之丘
这个项目中,我们改、减、建,也就是做了50%的削减,让一栋封闭式建筑变成了一个立体花园。
原本沿江面高30米、宽40米、长100米,是一个非常逼仄的空间,通过削切之后,它会变得更加疏朗。
我们做了一个观景的环廊,并把生态中庭打通,在保留很多现场痕迹的前提下,实现一座桥屋,让老百姓可以自由徜徉。
当然,内部也有很多文创空间。很多人会在双螺旋的中庭空间拍照,也因此慢慢变成了一个网红打卡点。
很多网友在绿之丘的双螺旋中庭拍照打卡
再比如在南苏州路和四川路桥为什么会设计一个加油站?而且是带有中石化明显特点的加油站?
当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最核心的是希望加油站能够跟苏州河边公共开放空间的复合功能相结合。
这个加油站原本存在,是昔日的上海第一国营加油站,我们通过设计复合了滨河的小驿站和咖啡馆,呈现了现在的状态。目前被大众称为是上海的最美加油站。
我们要做的是通过设计,让城市环境更好地融合,在功能上也能够形成互动和互补。
第四方面就是生态环境的修复。
杨浦滨江的雨水花园曾经就是一个低洼地,我们在低洼地中结合了刚栈桥。
这跟这个地方的工业传承有关,同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的感觉。
当然也有很多细节的考虑,包括人体工程学、在底部加上隔栅可以更好地看水,种了很多水生植物,维护原生态等。
广场上用栓船桩布置形成的矩阵及沿途保留的遗存
(本文未经造就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