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兔2:从逃离到回归

彼得兔2:从逃离到回归

——观《彼得兔2:逃跑计划》电影有感

今天上午,一家四口人难得有个空闲日,一起去看了一场电影。

两个不惑之年的大人,一个年少的初中生,一个是年幼的小班学生,得找一个大家都能看的电影。于是,打开了支付宝搜了影城上的电影。

看来,只有这部《彼得兔2:逃跑计划》才是我们一家的首选。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彼得兔在家里,不受男主人的喜欢,经常被他指责是个坏孩子。它感到非常委屈,一次遇到了一个真正的“坏孩子”巴拿巴,彻底让它重新审视自己。

在女主人和男主人一起去出版社的火车上,别的兔子都在惊喜地玩耍,而彼得兔却独自一人面对窗户若有所思。它一定在想,在这个家里我总是不被待见,还不如去和巴拿巴一起,反正你们都认为我是个坏孩子。

于是,彼得兔就跟随了巴拿巴一起偷东西,干坏事。最后,巴拿巴还让彼得兔带上身边的朋友一起参与了一次抢劫水果干的案件。可是,当抢劫成功之后,巴拿巴却把彼得兔的朋友扔在了现场。这时,彼得兔才意识到自己误入歧途了。

果断地从巴拿巴一伙人的车上跳下来,去抢救它的伙伴。

这是故事的一条主线。另一条主线是女主人,也就是《彼得兔》的作者如何经历出版社邀请,为了作品的销售量不断地改变自己写作的初衷,与爱人发生了争吵,忽视了宠物彼得兔等一群宠物的生活状态。最后,因为宠物们在巴拿巴设计的案件现场被人捕捉而流离失所,突然间醒悟这样的创作不是她真正需要的。从而毅然撕毁了与出版社的签约协议,依然过上普通的生活,但却是幸福的生活。

一部电影,两条主线,关乎的都是一种成长。彼得兔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两位主人的孩子,两位主人其实就是他们的家长。

男主人从小在孤儿院长大,根本不知道父亲的温暖,也没有体会过父亲的角色是怎样的。他非常想和女主人有一个自己的孩子,但是面对彼得兔这群孩子,他又不知道如何当父亲。所以,他在养育孩子就只会是指责。最后,他与彼得兔一起去拯救其他宠物时,他承认了自己之前的过错。从这开始,他才有了真正当父亲的资格。

女主人刚开始的创作只是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写的和画的都是彼得兔真实生活的样子。可是,当出版商一次又一次的诱惑,甚至给了她一辆跑车,甚至会给她一整个大草坪。慢慢地,她就开始被这样的生活所吸引。女主人的心思,还没有回到家里来,所以男主人那么想要一个孩子,可是她却以事业为重为由。生活中,这样的人是很多的。

其实,我不难发现当我们真正追求物质的时候,人已经成为物质的奴隶。刚开始,她的创作是自由的,生活的。后来,就变成了被人所要求了,完全脱离了她的生活。

而彼得兔呢。

它就是一个孩子,孩子是需要被理解和接纳的。当我们不接纳、不理解孩子时,它是会逃跑的。当我们看到彼得兔一次次被冤枉时,作为家长的我们就应该要好好反思,我们是不是在倾听孩子的声音?我们有没有给过孩子解释表达的机会?

大人们往往只看见事情的某一部分就开始做出判断,而没有学会等待和询问。久而久之,离家出走(包含了精神上的离家出走)成为孩子的一条“出路”。有的孩子可能就此走向了另一条路;有的孩子可能需要走得很远,才能意识到自己走错了。

幸运的是,彼得兔在最后关头,认清了对方面的真面目,意识到了这样的生活方式不是自己需要的。当机立断推开门,跳下车,走上了一条回家的路。

这部电影是老少皆宜的,自然也就照顾到了家庭里的每一个角色的需要,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中看出点什么。对于孩子来讲,犯错和逃跑就是一种成长方式;对于成人而言,过程中的迷失方向也是一种成长方式。不管怎么样,每一个人都应该在犯错和迷失方向中,学会内省自己,调整自己,经常询问自己,我为什么这么做?

我想只有学会这样的内省,我们才会从迷途中找到自己。否则,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也都会走上巴拿巴团伙一样的道路,而且越走越远,以至于完全相信自己是对的。

回想自己的从教经历,也曾经有过这样的逃离。那些年在乡下,工资低、地位低、福利低,想要调动一下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的简单。每天重复着上课、批改作业、批评学生等一系列动作。没有人看见你,没有教研、没有引领。当然,自己也看不见自己的未来。

因此,也开始准备逃离。只是苦于没有逃离的能力和同伙,最后选择回到路上。然后,遇见阅读、遇见行走,我才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老师。

没有逃离的逃离也是一种逃离,因为在精神上已经逃离了。

啰里啰唆,从电影到自己,也不知道表达清楚了没有。最后,用几个关键词总结一下:接纳、尊重、反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