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玫瑰”
班主任的“玫瑰”
文/徐语浛
写给大人的童话《小王子》里有一个词叫“驯养”。玫瑰对小王子说,世界上的玫瑰千朵万朵,为何你只爱眼前这一朵? 因为你“驯养”了我。小王子对他的玫瑰细心呵护,他们之间不仅仅有了一种责任和义务,更建立了情感的链接。 当狐狸向小王子描述他的心声时说:“如果你驯养我,那我的生命就会充满阳光,你的脚步声会变得跟其他人不一样。其他人的脚步声会让我迅速躲到地底下,你的脚步声则会像音乐一样,把我召唤出洞穴……”
再次回味,感觉驯养一词实在妙哉。
班主任常常亲切地称呼自己的学生为“我班的娃”,听起来就特别亲昵。是呢,学校里有这么多班级这么多学生,班主任可能更牵挂自己班的孩子。这些孩子可不是班主任的“玫瑰”吗?她每天用心血浇灌、细心呵护,静静期待玫瑰绽放,师生之间形成了令人羡慕的默契。
有一次和慧玲在食堂就餐,听到一阵吵闹声,慧玲放下筷子就跑出去,外面安静了下来。慧玲笑了笑说:“就知道是我们班的孩子。”瞧,这就是默契,这是班主任与孩子日复一日地相处所培养的熟悉度。
办公室的君也极爱“玫瑰”。自己做的卤味,结婚时的喜糖,都会时不时地拿来犒劳学生,甚至烧烤聚餐时都想着给孩子们带点什么。君是体育老师,却具备语文老师的细腻风格。管理班级屡出新招,针对学生不按时写作业的情况,她每周给全班同学统计交作业的次数,达标者奖励并以公告的形式在班级公布,试行两周已取得初步效果。君还有更远大的目标,她希望好好培养班干部,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可是君除了体育课没有其它时间跟学生接触,即使体育课也是合并课,这意味着哪怕她要和学生们聊聊班级里的事务,也得占用课间或放学后的时间。于是,君常感慨:“要是有一节班会课就好了!”
有心“驯养”却没时间,这真是个难题。
我听说杭州、上海的一些小学,班主任是不用担任学科教学的,他们没有办公室,教室就是办公室。班主任整天坐在教室里一个特定的角落里,无论孩子们上什么课,她都默默观察孩子们的课堂表现,每个孩子都给予高度关注,记录他们的成长足迹。对于这种现象,各人说法不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师生之间的情感账户一定异常充盈。
我最佩服的“驯养”高手是五(2)班的王老师。我也曾用罚抄的形式惩罚不完成作业的孩子,可是不奏效,他们压根不怕罚抄。一旦学生失去敬畏之心,就很难管教。然而,王老师却可以让学生做到敬畏。我清楚地记得,几乎全班同学都能按时完成作业的今天,仍然有两三个孩子逃避作业,但是——重点来了!他们从来不拖欠数学作业,也就是唯有数学作业他们会心甘情愿完成。这次他们班的数学期中考平均分也出奇得好,在四门功课中异军突起。
王老师是怎么做到的?我很好奇。其实,细究之下,是王老师“驯养”得好。
王老师肯花时间,他把大量的时间泡在教室里,讲课、讲习题、分析错题、二次批改一个步骤都不少,对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自然不敢怠慢。除此之外,他也重视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曾有学生在我的课堂上突然冒出一句话:“好想再听一次王老师讲的那个做人的故事”原来,王老师用了整整一节数学课,给孩子们观看了一段教育视频,孩子们深受触动。
某天,教室的讲台上出现了一筐新采摘的柿子,一打听原来是王老师自己亲手种的柿子熟了,送给孩子们尝尝鲜。更令人咋舌的是,王老师直接砍下半棵柿子树搬到教室来。充满大自然丰收的气息,俨然丰盛的柿子盛宴,令人马上想大快朵颐。
事实上,王老师不止一次地在教室里融入大自然的元素。桂花飘香时节,他会折几枝插到花瓶里;蒲公英中队怎么能少了蒲公英?又是王老师漫山遍野采了大把大把的蒲公英装饰教室。我真心觉得王老师把教室当成自己的家,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并形成“恩威并施”的风格,让学生又敬又怕。
“驯养”的结果,是架起一座心与心沟通的桥梁,学生愿意听你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