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界的“两栖类”—蕨类植物
(选自《大自然》1987年第一期。作者马洁、梁尧勋)
在庞大的植物王国中,有一类起源古老、姿态美丽的植物。由于它们的叶子具有羊齿一样的细裂,过去被称为羊齿植物,现称为蕨类植物。它们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大约有一万两千种。我国有两千六百种,以华南、西南地区最丰富。蕨类植物形形色色,有挂在树上如冠如巢的皇冠蕨、鸟巢蕨;有形如排骨的“水龙骨”;有满染水田、池塘的“满江红”等。
别具特色的用途
现存的蕨类植物种类虽然远远比不上种子植物多,但它们同样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些野生的蕨类植物嫩芽,自古以来就用做蔬菜和救荒食品,统称“蕨菜”。由于各种蕨菜都有特殊的清香味道,又很少受到污染,所以蕨菜就成了重要的出口商品,在国外享有“山珍之王”的美名。一吨蕨菜干的价格相当于40吨大豆。用蕨菜能做出不同风味的菜汤、炒菜、沙拉、冰淇淋等几十种食品,有些蕨类的根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还是制酒、制糖的重要原料。
明代医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了不少蕨类植物的药用价值,如:松叶蕨泡酒可治疗跌打损伤、内伤吐血、风湿痹症,金毛狗有补肾壮骨、利尿通淋、祛风湿等作用,而它金黄色的茸毛又是极好的创伤止血药。此外还有贯众、还魂草(卷柏)、半边旗、铁线蕨等,都是很有价值的草药。
蕨类植物还是一种可靠的土壤指示植物,凡有芒箕和狗脊生长的地方,土壤一定呈酸性。同时,蕨类植物也是温暖阴湿环境条件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有些还是园林花卉中必不可少的观赏植物,其中,水龙骨、耳蕨等可做盆景。农牧业方面,满江红是稻田优良的绿肥,也可做饲料。工业方面,石松的孢子可做铸造工业的优良分型剂及照明工业上的闪光剂。
蕨类植物的黄金时代
蕨类植物出现于4.2亿年前的奥陶纪,经过九千万年的发展,成了当时地球上最占优的植物类型,几乎整个陆地都是它们的地盘。那时候,地球上的气候温暖湿润,蕨类植物聚集形成高大茂密的沼泽森林。其中的芦木,样子很像现代的木贼,它生长在沼泽中,最高可达30米左右;它的茎中空有节,小枝的节上有轮生的分叉叶。鳞木的叶片狭长,长达几十厘米,叶子脱落后,树干上留下菱形的鳞片状印痕。喜欢潮湿环境的树蕨顶部披散着长达几米的羽状叶片;矮生在地面上的蕨类生有齿叶、三裂齿叶等,碧绿如茵,构成了一幅远古森林美丽的图画。随着自然条件的不断变化,蕨类植物兴旺了一亿年后,逐渐衰落,新兴的种子植物以更为进化的性状适应环境,很快蓬勃发展起来,取代了蕨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成为生存斗争的优胜者。
一些蕨类植物死亡以后,被埋在地下深处,经过千百万年的地质作用、碳化、变质,形成了今天的煤炭。
“离水不繁”的生活史
我们平常所见到的绿色蕨类植物是它的孢子体。夏秋季节,在它的叶子背面长有褐色或黄色众多的孢子。这些孢子有各种各样的排列方式,构成各种精巧的图案。成熟后脱离母体,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发育成原叶体(配子体),配子体寿命很短,它上面生有颈卵器和精子器,分别产生卵子和精子。精子必须在有水的条件下才能游到颈卵器中与卵子结合。这种现象,在进化的阶梯上,很像动物界的两栖类,即生命周期中有一个阶段不能离开水,表现出适应陆生环境的不彻底性。受精卵发育成幼胚,在配子体上继续发育,随着配子体逐渐消亡,慢慢形成独立生存的蕨类植物。
(作者授权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