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读

主讲人:何夏寿

一、单元语文能力定位

1.单元语文要素分析

阅读要素指向让学生学会阅读说明文,重在了解说明方法。而恰当运用说明方法,正是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只有当学生掌握了熟练的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方可达成“介绍一种事物”的任务,因而阅读是输入。

表达要素指向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选定介绍的事物,第二层次是搜集与该事物相关的资料,最后一层,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选定的事物介绍清楚。这三个层级是有序推进的,在推进的过程中还涉及到搜集信息、选择信息这一学习要素。如果说阅读是输入,那么表达则是输出。表达要素是建立在阅读要素基础之上。

2.单元要素逐层渗透。

(1)导语

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2)精读课文

《太阳》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的大、热、离我们远、和我们关系密切等方面的内容;《松鼠》在说明松鼠的外形特点和习性的同时,能将平实性的说明方法融在形象化、趣味化语言描写之中,将科普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打开说明文的另一扇窗。

(3)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用归类的形式,对两篇精读课文中蕴含的习作要素进行了总结,清晰表达为:一是说明文的作用,二是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三是说明文的语言风格,使学生比较明确地感受习作表达的能力要领。同时,这种示例也为学生书写说明文提供了参考和标准。

(4)初试身手

在进入“初试身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前三项内容:导语、精读课文和交流平台。此时,需要来一次小检阅。编者安排了一次片段式小练笔活动,为此,教材给出了两个写作内容,一是介绍一座电视塔,二是将课文《白鹭》第2-5自然段改写成说明文,体会它们的不同。

(5)习作例文

《鲸》和《风向袋的制作》两篇习作例文直接指向了本单元的核心学习目标:思考练习题要求学生动笔前再次关注“对照批注和课文内容,说说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来介绍鲸的特点”“说说课文是如何把制作风向袋的过程介绍清楚的”。

(6)习作

要求学生用文字向他人介绍一种事物。为了打开学生写作视野,课文还提供了一张写作菜单,让学生根据喜好任选其一。内容涉及与动物、植物、物品、美食等等让学生熟悉可能会感兴趣的事物。同时,还提出了明确的写作要求:一是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二是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三是可以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

习作单元的六个组成部分彼此咬合,相互衔接,构成一个以习作能力培养为中心的传动链。从单元导语到习作练习,实际上就是学生练习并形成说明文写作能力的学习过程。

3.单元教学能力锚定。

4.单元教学理念革新。

着眼于习作能力培养的目标就是习作单元的向心力,它使得习作单元的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习作六个部分凝聚起来,成为一张环环相扣的网,互为依存,互为关联,我们必须引起高度的关注,切不可将习作单元教成一般的阅读单元,而要教出习作单元特殊的习作味来。

比如精读课文,习惯的阅读教学是锱铢必较、旁枝逸出式的分析。而在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的教学功能明确为“从阅读中学习表达方法”,精读课文就是要让学生学习如何从说明文中学说明方法。因此,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聚焦在“表达方法”上,且用这个表达方法进行语言实践,即写出一篇说明文。这就要求我们对它的教学处理要聚焦、要集中,以教让学生掌握“表达方法”为重,其他诸如朗读、感悟、体会等可以“略读”。

又如习作例文,由于不需要在文章整体理解上做要求,使得它更像是“用件”。即用它来“例”习作练习,有给学生放样的意味。《鲸》《风向袋的制作》两篇习作例文,一例动物一例状物,内容贴近五年级孩子的生活,表达上《鲸》突出说明方法,《风向袋的制作》突出说明的步骤,侧重点不同,是学生写作很好的模仿范例。

二、单元学习策略选择

明确了单元的编排体例和学习目标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设计学习活动。通过活动话的设计,将学习目标转化成一个个具有探究性、实践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达成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完成一篇习作“介绍一件事物。”

既然单元作为一个整体,设计学习活动时就应该从整体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推进教学。

策略一:目标先行,确定核心学习任务

策略二:整体联动,精准推进学习活动

就这个单元的教学而言,设计应整体联动、读写结合,分步有序推进学习活动。

语文老师一枚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