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身正,不令而行 2024-08-03 00:53:47 文 / 严勇、音 / 张佳译文执政者)品行端正,不要发号命令,而(百姓)跟随;(执政者)品行不端,即使发布号令,(百姓)也不听从。赏析论语》不仅是一本修身、齐家的书,也是一本治国、平天下的书。对于执政者治理国家具有“范导作用”。孔子认为,执政者要具备“身正”这一要素,才能使百姓听从,使国家风清气正。“跟我上”,和“你先上”,是有本质区别的。下属喜欢跟着领导后面模仿,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盛焉”。有一则故事,说晋文公喜欢穿朴素的衣服,于是臣下都穿朴素的衣服,头戴熟绢作的帽子,这样才能见到君主,才能取得君主开心。一代明君,如此垂范,尚未酿成大祸。然而,乱世之中,诸如唐末起义领袖黄巢,带头嗜杀,他的部下秦宗权、孙儒等将领有过之而不及,百姓称“杀人魔王”。从没见过这样的起义领袖,能够最终取得天下。倒是文人们不太喜欢的大老粗,刘邦、朱元璋,依靠“身正”,笼络民心,最后夺了江山。而对手项羽、陈友谅,则因残暴嗜杀,最终失去民心,丢了天下。有人说,大老粗成吉思汗不是杀人如麻吗?确实,成吉思汗行军打仗,嗜杀成性。但后来道士丘处机进言:“如果陛下想得天下,就不要再杀人。治国之道,以敬天爱民为要。”成吉思汗一听有理,制止滥杀。丘处机,也因此留下“一言止杀”的美谈。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行军打仗途中,曹操坐骑受到惊吓,踩坏麦子,他削发代刑,以正军纪,就是很好的“身正”例子。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下属做到呢,又怎么能管理好一个团队呢。“身正”,小到个人、家庭,大到军队、国家,都会起到生死存亡的关键作用。故,不得不慎重对待“身正”这一经典语录。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赞 (0) 相关推荐 三千道士为保国两次下山,幸存者回来后,却发现道观被改成了寺庙 在武侠中我们所熟知的王重阳.丘处机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在宋朝,王重阳身为道士也确实修建过活死人墓.当年大金蚕食大宋王朝,王重阳十分爱国,他很担心大宋的安危,可是凭借他的力量也无力回天.悲伤之余,他感觉自 ... 徐强:历史的碎片(二) 封面图片为彭之尚油画作品<祈祷>. 1 王曾:"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归谁?"(<宋史>卷310) 我对这句话是这么理解的:执政者不能只忙于总结自己的政绩 ... 论语:其身正不令而行(13-6~7)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自古就有"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的俗语.所以,为政者自身的表率作用相当重要.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 论语连载(323)《子路篇》第6章,“其身正,不令而行”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原文朗读] [白话翻译] 孔子说:"在上的为政者如果自身端正,即使不发号施令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19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主体性.创造性.间接 1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D) A.主体性 B.创造性C.间接性D.示范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空,每空 ... 管理之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有的管理者职位高一点,随之便产生了自我拔高心理,处处觉得高人一头.其实,管理者最需要提高的是自己的能力和修养,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你身居高处却"脚"在低处,又如何能够服众呢?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 p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发布时间:2021-09-15 中华文化 润泽心田 原文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译文 当政者本身言行端正,不用发号施令,大家自然起身效法,政令将会畅行无阻:当 ... “行其身正,不令也行”想成就孩子的人生,请尊重他的成长规律 记得曾经有位校长在家长会上语重心长的对家长们说:学习不好的孩子,都是来报恩的. 是的,听到这句话相信所有的父母都愕然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在这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当下,所有的父母都生怕孩子输 ... 【第281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6章》怎样理解“其身正”与“其身不正”? 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6章>怎样理解"其身正"与"其身不正"? 13·6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