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月船二号发射升空,首次落月任务亮点多多
呼风唤雨◇让消费者看见品质更好的产品
作者 | 张雪松
印度月船二号探测器在人类无人深空探测中首创“绕落巡”一体设计,还在我国的火星探测器之前。人类最初的深空探测器是飞掠而过的飞掠器,即使现在也有新视野号探测器这样的飞掠器,随后发展出环绕行星和卫星的轨道器,然后又出现了软着陆的着陆器,再进一步发展出地外天体表面行走的巡视器,也就是各种月球车和火星车。工程师们还将各种方式结合使用,比如月球车或火星车肯定需要搭配一个着陆器负责下降着陆,也就是“落巡”合一,美国水手系列探测器则是轨道器加着陆器的设计,也就是“绕落”合一,但“绕落巡”合一的深空探测器,在人类深空探测史上还是第一次。
“绕落巡”探测器在设计上比较复杂,但这并不意味着探测器技术水平很高,而只是前人没有做过。如果要类比的话,类似于我国嫦娥四号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月球背面着陆并非美苏技术上力所不及,美国当年就曾有月球L2轨道放置中继星支持载人登陆月球背面的计划,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行。印度月船二号开创“绕落巡”探测模式的含金量更要等而下之,美国阿波罗15、16和17号载人登月任务中都携带了月球车,加上登月舱和月球轨道上的阿波罗飞船,也是“绕落巡”任务,但无论是美国、苏联/俄罗斯还是欧空局或是日本航天,都没有发射过“绕落巡”的无人探测器。
即使如此,无人探测器首创“绕落巡”还是值得印度人开心一下的。另外它在2019年7月发射升空,发射时间抢在我国更晚立项,但同样是“绕落巡”方案的火星探测器之前,避免印度航天“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尴尬。
印度月船二号探测器包括一个轨道器,一个名为Vikram(印度科学家,印度航天之父)的着陆器和一个名为Pragyan(意为智慧)的月球车,其中轨道器重2379千克,着陆器重1471千克并带有一个27千克的月球车,探测器总质量高达3850千克,比我国嫦娥三号着陆器约3780千克的体重还要略重。嫦娥三号使用了我国当时高轨道运力最大的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而印度火箭的运载能力一向是个短板,那么印度的月船二号探测器怎么办呢?大型通信卫星可以交给阿里安5火箭发射,但作为国家脸面的月船二号探测器还是要自己来。
印度决定使用新研制的大火箭GSLV MK III发射,这种火箭别看还叫GSLV,但和原来的GSLV MK II完全是两种火箭,作为印度运载能力最强的大型运载火箭,它的起飞重量提高到640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约4吨。即使如此,它的运载能力发射月船二号探测器也比较勉强,它只能把月船二号送入近地点170公里、远地点38000多公里的大椭圆轨道,随后月船二号探测器的轨道器启动发动机,不断变轨提升远地点,最后抵达月球轨道被月球引力捕获。这种地月转移模式和月船一号如出一辙,是印度运载火箭能力仍有不足的表现,也是原计划7月15日发射但9月6日才着陆月球的根本原因。(当年阿波罗11号从发射到登月用了约四天时间)
话虽如此,印度大火箭GSLV MK III的发射记录还算不错。2014年12月18日印度大火箭实现首飞,但火箭第二级只是配重,火箭自然没有进入轨道,也就是进行了俗称的半箭试飞;2017年6月5日大火箭将GSAT-19通信卫星送入同步转移轨道,2018年11月14日的发射任务中,又成功将GSAT-29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火箭试飞和发射任务连续成功。虽然GSLV MK III火箭技术水平和运载能力平平,但印度人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大火箭的试飞表现还真是稳得很,让欧洲阿里安5火箭相形见绌。
印度大火箭的成功也有一些运气的成分,本次发射原定于7月15日进行,但当天火箭发射倒计时1小时时,印度工程师发现上面级推进剂泄露等问题紧急中止发射。虽然最终推迟了一个星期,但确保了发射任务的成功。值得一提的是,GSLV MK III火箭这次发射表现超过预期,火箭将探测器送入近地点151公里、远地点45124公里的轨道,远地点比原计划高了约6000公里,相当于火箭运力提高了15%,这个意外之喜可以节省探测器部分推进剂,为变轨机动留出更多余量。当然,即使火箭运力提高15%,月船二号探测器仍然要多次“绕圈”变轨,这虽然导致探测器从发射到着陆月球的时间漫长,也带来一个意外的惊喜,那就是任务冗余时间充分,原定7月15日发射改到22日,但着陆时间并没有变化,不会影响到月船二号尤其是月球车的巡视探测任务。
月船二号探测器使用了复杂的“绕落巡”方案,对印度可谓旗舰级探测任务了,你要是觉得这个月球探测器还很贵,那就大错特错了。印度空间研究机构(ISRO)发布消息,月船二号项目总共花了97.8亿卢比,汇率换算大约相当于1.43亿美元或9.38亿人民币,这也实在太便宜啦。要知道我们中国十多年前的嫦娥一号只是环月轨道器,并且使用成熟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整个项目都花了14亿人民币。
印度航天项目成本更低,不过我们也不用去找什么体制问题,印度花钱少主要是人力成本低。航天器尤其是深空探测器项目,硬件生产所需的物料成本并不多,研发投入很大程度上是人力支出。由于印度人均GDP只是我们中国的五分之一,不要说用美国人的标准,就是我们中国人看来,也觉得印度工程师的工资低,难怪花小钱办了大事做出了月船二号探测器。
月船二号探测器价廉是一方面,但印度仍尽力为探测器配备了各种科学载荷,综合下来可以说是物美价廉。印度发展深空探测充分利用了国际合作的有利条件,月船一号探测器过半载荷(11个中的6个)是外国货,月船二号探测器上也搭载了不少外国载荷,比如轨道器携带11个载荷,其中6个印度研制的,3个来自欧洲,还有2个来自美国,不过关键的着陆器和巡视器上,科研载荷就主要是印度载荷了。印度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这个大国集中力量办大事,月船二号探测器的载荷配置还是很有特色的。
月船二号的轨道器上有印度太空应用中心(SAC)研制的地形测绘相机(TMC-2),用于生成高精度的全月三维影像,太空应用中心还研制了合成孔径雷达(SAR)以及红外成像光谱仪(IIRS),SAR可以更好的探测和证明月球永久阴影区水冰的存在,而IIRS可以探测月球表面的矿物、水以及羟基;ISRO的卫星中心(ISAC)研制了大面积软X射线光谱仪(LASS),而印度物理研究实验室(PRL)提供了软X射线监视器(XSM),两者结合通过X射线荧光分析月球表面物质的主要成分;轨道器上还有印度太空物理实验室(SPL)研制的钱德拉中性原子质谱仪,对月球稀薄的大气层进行探测,它还顺路搭载了双频无线电科学实验载荷,用研究月球的电离层;最后轨道器还携带了高分辨率相机,可拍摄月球表面的高分辨率照片,以后印度人说不定也要学美国LRO拍摄阿波罗以及其他着陆器的着陆痕迹,进行月球考古。
月船二号的着陆器上装有月震仪,用于探测着陆场附近的月震。它还带有钱德拉热物理载荷,探测月球表面的导热系数和温度梯度,另外就是朗缪尔探针,用于研究月球表面的电离层。总的说来相比轨道器载荷的丰富多彩,着陆器的科学载荷大为逊色。
我们再来看仅有27千克的Pragyan号月球车,它是人类目前最小的月球车,不过携带的阿尔法粒子X-射线分光仪(APXS)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LIBS),却尽显印度航天和行星科学的雄心。我国玉兔号月球车就携带了APXS,我们对这种分析物质成份的利器想来并不陌生,印度期待使用APXS对月壤的成份进行实地考察,而印度月球车上的LIBS更不简单,它是太空中的第二台LIBS仪器,让Pragyan成为仅次于美国好奇号火星车携带LIBS的巡视器。LIBS用于研究元素丰度,简单地说APXS确认各种元素有没有,而LIBS分析识别有多少,它们结合是研究月球表面物质成份和组成的大杀器。
月船二号探测器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闪光点,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月球南极着陆探测器。人类探测月球那么多年,发射了那么多着陆器和月球车,但都在赤道附近及中纬度地区着陆探测,我国嫦娥三号在北纬45度着陆已经就是高纬度了,月球极区自然就成了探测的空白区。与此同时,月球轨道探测器发现极区可能存在水,这可是月球开发的关键资源,但截止目前各国的轨道器探测结果各有不同,还是要实地探测一番才行,而月船二号现在就成了人类月球极区探测的开路先锋。
印度在月球极区探测上的第一,倒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十多年前中日印竞相发射了月球轨道器,然后都开始着陆器的研制,都号称2013年前后登月,结果只有我们中国的嫦娥三号如期落下去,不过印度和日本的项目也有亮点,那就是定位于极区探测。日本的辉夜姬2项目后来取消,印度的月船二号也就成了极区探测的独苗,不过要说意外抢下的这个世界第一,我们还不得不提到俄罗斯人这个猪队友。
1976年苏联月球24号取样返回成功,随后苏联和俄罗斯就再没有探月,进入21世纪俄罗斯看着西边的美欧探月,东边的中日探月,南边的印度都探月了,心里也很着急,于是月球系列探测器也续上了,俄罗斯自己的月球探测器就叫月球25号。月球25号又名月球-水珠(Luna-Glob),原计划2012年发射和中日印相争,月球25号包括一个轨道器、一个着陆器和一个月球车,它才是月球探测“绕落巡”的源头,它的着陆器和月球车将在月球南极着陆探测挥发物找水。俄罗斯后续的月球26号探测器叫月球-土壤,它其实是俄印合作项目,印度研制轨道器和月球车,俄罗斯负责着陆器,其实月球25和26号的着陆器就是完全相同的东西。说白了,印度人想争热点去南极找水,但月球南极山高谷深地形崎岖不平,降落的难度大危险性高,印度人对自行着陆南极缺乏自信,而苏联在冷战时代多次实施月球软着陆,经验丰富,俄罗斯人自己的月球25号还要先着陆试一试。于是印度喊着老司机带带我,印俄合作结硕果了。
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俄罗斯把福布斯-土壤探测器打飞了,连带我国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也烧成了灰,不仅对中国航天是个噩耗,也严重打击了印度人的信心。接下来月球25号还反复推迟,印度人只好痛下决心扔了拐杖,自行研制月球着陆器,这就是月船二号的Vikram着陆器。Vikram是印度航天之父,单从这个名字就能看出印度的决心和对它的期待。Vikram着陆器使用5台800牛发动机,并且发动机具有节流能力,用于实现月球软着陆,它还独具一格的使用了内置月球车的设计,月球车在着陆器的腹部,通过一个展开的金属板驶上月球表面。祸兮福之所倚,抛开了俄罗斯的着陆器,也脱离了俄罗斯航天的拖沓,现在俄罗斯月球25号发射时间又从2019年延期到2021年了,要是当年继续和他们合作,印度月船二号探测器哪能现在就上天呢。
月球极区降落大为不易,印度最早试图在南纬85度左右着陆,但权衡了风险后着陆点还是改为南纬70.9度/东经22.78度,也就是在Manzinus C和Simpelius N两个撞击坑中间。相比南极点附近极为陡峭的地形,南纬70度虽然仍在极区范围内,但地形相对平缓多了,有利于印度这个新手着陆成功。如今,印度的月船二号已经发射升空,一个半月后将挑战月球极区降落,它能否成功成为人类第一个月球极区探测器,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