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开歧:大地丰碑(14)生态宜居美家园|纪实

邹开歧:大地丰碑(13)一个穷乡僻村的振兴之路|纪实

文/邹开歧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十四、生态宜居美家园

暖烘烘的秋阳,在铺绿叠翠的山坡上,切割出鲜明的层次,呈现出或黄、或红、或绿及暗褐的颜色。这些颜色,错杂在一起,同即将收割的稻谷相映衬,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我踏着水泥铺筑的村道,好似漫步在画廊之中,走进了一座绿荫覆盖、山花烂漫、硕果满枝的小山湾。
此行的目的,是想了解一下,这场以扶贫攻坚为基础,实现乡村振兴为目的,全社会关注的、在中国农村消灭贫困的人民战争将要结束时,给农村的人居环境,农民的精神面貌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我去的这个地方,是被称为“扶贫攻坚示范区”的“辐射区”之一的安居镇,同“扶贫攻坚”试点镇”景福、建中,正好组成一个金三角。
这个小山湾,就是安居镇大佛寺村的楼房湾。
走进楼房湾,最扯眼球的是,竹林深处,一幢幢小楼,在一片绿色掩映下,若隐若现的白壁粉墙。
走近一看,这些楼房算不上豪华,但干净、整洁,因有人气而彰显出一派生机与活力。
我看到,这些楼房不但没有围墙,还大门洞开。院坝里,阶沿上,不是晒着刚剥下的玉米,或者从地里刨出来的花生,就是刚从树上采摘的核桃。小楼的房前屋后,苹果、梨子挂满了枝头,随手可摘。
让人奇怪的是,走了好几户人家,除了好客的主人热情招呼,根本没听到一声“汪汪”的狗叫。
我还有个发现,只要阶沿上或堂屋里有人,绝不是单独一人,至少两三人,多则大大小小五六人。一个二个脸上写满了喜悦,在一起谈笑风生,不时响起脆生生的哈哈,像天上的散碎银两,稀里哗啦掉在了地上……
党支部书记黄述兵领着我走进一座小楼,老大娘坐在阶沿上,逗着个一岁多的孩子,玩得很开心。我以为这是婆孙俩,好一副天伦之乐的风采图。
一问才知,孩子是大娘帮邻居临时照看的。
一位中年汉子,骑着摩托车过来了,后面坐着一位老大爷,原以为是父子俩赶场归来。当车子停稳,让老大爷进了自己家门,中年汉子调转车头,向另一座小楼去了。
支部书记黄述兵告诉我,楼房湾里这两年不声不响的有个新传统,骑摩托车的年轻人,上街赶场,都要吆喝一声:“有人上街么?”如果有,就顺路搭上。从街上回来,若遇上本湾里的老人或孩子,就顺路搭乘回家。
还有一个现象,楼房湾30多户人,除了全家外出务工的大门上锁,只要有人留守,平时下地干活,上街赶场,都不用“铁将军”把门,也没有人家养看门狗。
如果哪家大人临时有事外出,上学读书的孩子,自然有人帮忙照看,像自己的儿女一样,绝不亏待。
逢年过节,外面打工或创业的回来了,都会捎带些当地的土特产,水果之类,让隔壁邻舍分享。
如果哪家有人生病了,只要晓得的都会拿的拿药,献的献方。若要上街请医生,自然是青壮年的事,摩托车油门一踩,风一般地去了。如果要去医院就诊,大家都会尽其所能帮忙。
这些事儿,都是村支书黄述兵告诉我的。
临近中午,见一小媳妇抱着个不满两岁的娃儿,来到正在阶沿上刹包谷的婆婆面前,说了声“幺儿,就在这儿跟祖祖一起耍哈!”
婆婆摊开双手,欢迎孩儿的到来,小媳妇转身就走了。
婆婆指着小媳妇的背影连夸带赞地告诉我,“她还真是个孝顺媳妇……”
小媳妇叫李艳,四川著名旅游风景区,蜀南竹海那一方的人。
前些年,李艳去广州打工,在一家工厂里认识了从楼房湾走出去的黄述健。
李艳喜欢上了黄述健的憨厚、质朴,黄述健爱上了李艳的端庄、秀丽。
上班下班在一起,低头不见抬头见。各人都把对方揣在心里,顺理成章就萌发了相爱之情。
李艳把黄述健带到蜀南竹海去见她父母时,几湾几沟的姑娘都夸李艳有眼力;黄述健把李艳带回楼房湾时,全湾人都夸李艳是“七仙女”下凡。在楼房湾的媳妇中间,算得上一碗“盖面菜”。
两个人结婚之后,恩恩爱爱、甜甜蜜蜜,真像那歌里唱的,“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很快有了爱的结晶,生下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宝宝。
就在小两口儿畅想着美好未来的时候,一家人致富奔小康的幸福列车猛然间掉了“链子”,黄述健的母亲,因脑梗塞、脑血栓供血不足,得了一种怪病叫“烟雾病”。去成都华西医院治疗,因手术失败,造成全身瘫痪,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花掉了全家所有积蓄12万元,还欠下一大笔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还得清的债!
全家人的命运,发生了不可想像的逆转;曾经的幸福生活,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落差。瘫在床上,只能吃喝,不能有任何作为的母亲,成了这五口之家难以承受的负担。
原本是楼房湾里让人羡慕的富裕人家,一下子成了需要人帮扶的贫困户。
但是,养育之恩不能忘,小两口懂得起,“天下之大,以孝为大;百行之首,以孝为先。”只有讲孝心,才能家和万事兴。
李艳决定留在家里照顾婆婆,操持家务带孩子。黄述健本来在广州有份好工作,但离家太远,怕的是家里有什么突然事件不能尽快回家与妻子分忧,只好在成都找了一份临时工。公公黄仁忠,除了种好家里的责任田,还就近找零活干。
这可苦了李艳,既要照顾好婆婆的一日三餐,洗衣洗被,还要照管好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
李艳是幸运的!
因为,李艳生活在今天的楼房湾。
楼房湾本来没有贫困户了,因天灾人祸,又冒出来一家。
他们知道,为了消灭贫困,中央作决策,国家有政策,各级政府有对策,但群众不能束手无策当看客。
楼房湾的人懂得起,虽然一日三餐吃饱了肚子,一家人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如果没有好的行为和作派,这“好日子”就会过得有盐没味,不但楼房湾的人会被外人嘲笑,还会“上梁不周正,带坏子儿孙”。
乡亲邻里“能出手时且出手,一家有难大家帮”。
李艳要做家务,婆婆些就帮李艳照看孩子;李艳要给婆婆换衣换被洗身子,婶子些就去帮她搭把手。
为了让李艳取水方便,乡亲们就在她家屋侧离厨房最近的地方专门给他家掏口井。
楼房湾里的婆婆大娘嫂子些,不管是谁,只要有了空闲,就去李艳家帮忙做家务,陪她摆龙门阵,让李艳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不觉得寂寞。
还有人主动把低保让出来,帮助她家渡过难关。
楼房湾,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
正在逗着李艳孩子玩耍的婆婆告诉我,“一个远天远地的外乡姑娘嫁到我们楼房湾来,好日子才刚刚开头啊!这么大一场祸事,天底下有多少人承受得起?人家能留下来,像照顾自己的母亲一样照顾婆婆,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啊!我们楼房湾的人,有什么理由不帮她?帮她就是帮自己哩。”
我和支书同老太婆摆龙门阵的时候,一些从地里回来的大娘、嫂子,就端着花生、核桃凑了过来,请我们吃。我还不好意思动手,那些个捞脚挽袖从地里回来的男人们,还有在家做作业的学生,都围拢来,很随便地剥花生,砸核桃,听着龙门阵就吃起花儿开了。
我正在细细地品味老太婆“帮她就是帮自己”这句话,一位婶子砸着核桃,接过了老太婆的话头,“我们对李艳好,就是要让她娘家的人晓得,女娃子嫁到我们楼房湾来,再苦再难,都有乡亲邻里帮忙撑起,没有过不去的坎。我们楼房湾是个和和美美的大家庭,让外乡外村的人羡慕我们楼房湾,不但让楼房湾的姑娘成了俏货,还让我们楼房湾的小伙,提高了身价。”
楼房湾,真是山好、水好、人缘好。
大佛寺村的党支部书记告诉我,“楼房湾的人,在自己家里,知道自己是什么角色,该承担什么责任;走出自己的家,都不会忘记自己是哪家哪户的人,说话、行事,不能丢失了一家人的脸面;走出搂房湾,都记得自己是楼房湾的人,不能做出有损楼房湾声誉的事。”
黄述兵怕我不相信,指着通向楼房湾的水泥路告诉我,“楼房湾这条路,从毛毛小路到碎石土路,再到今天的水泥路,都是楼房湾人自己修的”。
我一下子想起来了,刚才来楼房湾时,看到有10多位爷们在清理路两边因暴雨带来的泥沙,而且是不计报酬,自觉自愿来干的。他们说,这是楼房湾人的“脸面”。
楼房湾的人,因留守在家的和睦相处,安然而居,在外面创业的,无牵无挂,快乐无忧,每年过年,一个二个都抱财而归!
楼房湾真是好山好水好人缘,地利人和财路宽!
湾里的30多户人家,吃不愁、穿不愁,住房、就医、孩子读书有保障,还有一个生态宜居的美家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