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不能丢掉的几大原则
—、整体运动
太极拳必讲整劲。有了整劲,方能以慢制快、以小打大、以弱御壮、以柔克刚。什么是太极拳的整劲呢?说具象了就是,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举手投足,都必须来自于腰胯和足跟的通联。手足漂浮、全身散乱,是常见的练拳病象。还有的,看似全身沉稳,但过分强调走梢节——走手,躯干被放在主从关系中“从”的位置不说,甚至“从”意都丢掉了,这肯定也是不符合整劲原则的。
人体梢节的运动,如手足,必须有根,根来自松开后的腰胯和重心入地的支撑脚。手动非仅仅手动,手必须与脚跟接通(通联),必须以后腰胯带动;脚腿之动,亦必生根于后腰胯和另一只脚,全身重心松沉至支撑腿的脚跟之下。
如是形成全身之整劲。有整劲,方能言太极拳的功力。
拳论上有一句话,叫:“一动无有不动。”所指则不光是行拳的整劲和整体运动了,还包括了神意内气等更多的东西,这样练拳当然就气象万千了。
二、阴阳相济
太极拳是受中国传统文化之道家思想影响所创,因而太极拳的“阴阳”概念不可不明。所谓太极拳之阴阳,简单点说,可以理解为人体的虚实。“虚实”(阴阳)也可以说是太极拳的核心原则,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把虚实(阴阳)的重要性强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虚实最基本的作用是:以实为根,以虚为应。实者,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为摧毁敌手之本钱。虚者,潜藏自身要害,令对方如捕风捉影,自身则电光石火、灵以应变。太极拳人,练拳也好,面敌也好,动即分虚实。这个虚实,包含全身的前后、左右及上下。试想,当你全身六个方向都含有从心所欲转换的虚实后,你和敌人的冲顶抗必然大大减少,漂亮地制敌方成为可能。拳论把协调把握虚实的较高层次,叫“阴阳相济”。能够协调把握好虚实关系,全身会觉得处处顺遂,觉得得劲。拳论把这种体验感觉叫:“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王宗岳《太极拳论》有曰:“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这个讲的是虚实互生和阴阳相济的效果,通常我们狭隘地把它理解为人体左右的重心分配。
练拳动分虚实、讲偏沉,切莫犯双重。虚实受控,阴阳在我。也正因如此,大师们微微一个慢速的小劲,就溃掉了别人的重心和支撑。
三、松柔和顺
太极拳是尊崇松柔和顺原则的。我们见过有些人练太极拳,为了拉开全身大关节、拉长韧带和软组织部分,长期用拙力、出僵劲,而且破坏了全身八面支撑的平衡,这肯定是不可取的。如果数十年如一日这样“练”,却梦想有朝一日“出功夫”、“出大功夫”,这绝对是南辕北辙的笑话。打太极拳,如果违背了以上两个的原则来行功走架,这哪里还是在修炼太极拳呢?不如直接去练瑜伽或杂技基本功算了。
杨式太极拳,在松柔和顺上为我们树起了榜样。李雅轩指出,太极拳必须在“大松大柔”、“大松大软”上下功夫,求进步。有人可能担心,松软地练怎么能拉长骨缝、韧带、软组织呢?我们观杨式太极拳真传弟子练拳:松沉后,没有阻滞,开的幅度走得很大,效果必然比用拙力拉的更好,而且更容易获得上乘的听劲。“大松大软”,走的是“极柔软,然后极坚刚”的路子。原则不丢、正确的大松大软,可以获得超人的听劲和内劲。
当然,任何真理往前去多了都会变为谬误,追求大松大柔的,要注意克服纯阴无阳之弊。“阴不离阳,阳不离阴”,“五阴五阳,方为妙手”,这可是上了书的。
四、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虚领顶劲”本为王宗岳《太极拳论》上的原话,后世一些练拳的老师,因为太极拳形如捕鼠之灵猫,于是将之修改为“虚灵顶劲”,这是忽略了王宗岳“领”字的含义。
“虚领”,是强调头部的状态。头为全身主宰,精神不可过懈,头部应在精神的作用下,稍稍上领,神意不丢,用拳论上的话叫“精神能提得起”、“神灌顶”、“顶头悬”。以上讲究是为了避免“迟重之虞”,得“圆活之趣”。
太极拳用的是内劲,是不尚拙力的拳。四肢百骸须得圆转灵通,如何做到这一点?拳论告诉我们要“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气为君,骨肉为臣,骨肉从属于意气的支配;如此,方为名副其实的内家拳。
关于“气沉丹田”。这个“气”,亦可简单理解为呼吸之气。它的吐纳必然影响人体的重心。君不见,鱼类的沉浮,就是通过鱼鳔对空气的纳入和排除来实现的。丹田,指人体脐下三分处。“气沉丹田”,主要强调我们应该将呼吸之气往腹部引,以起降低重心的作用。当然呼吸之气不一定有通道立竿见影地被引至腹下,但是通过对气息的调整,通过意念的作用,人体内脏整体下移是可能的,这对我们降低重心就是实在的了。
重心可以调低到哪里?修炼太极拳有素的大家,可以将重心调到自己的脚跟及深入地下。那确实是一种真切而美妙的感受,不是故弄玄虚的骗人。
我们普通人怎么解决虚领顶劲以及气沉丹田而重心入地的问题呢?这得循序渐进、厚积待发。这里提出这样一个标准:脑静心空,精神虚虚领起,骨肉松而下沉。这样练拳,无单调乏味、劳力费心之感,练完后,精神愉悦,遍体轻松。这就是正确地处理了意气和骨肉的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