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教化】中华经礼中华经礼——吉礼篇Ⅰ(祀天之礼)
“经礼”指为了较隆重的目的而实行的一整套礼仪,亦即《仪礼》所载的“冠婚丧祭燕射朝聘”等各礼,到魏晋时期又总括为国家政府层面的“吉、凶、军、宾、嘉”五礼。
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在古人看来,神鬼无处不有、无物不在,而神鬼的态度对于人间的治乱、国家的安危,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对于神鬼的各类祭祀活动也是牵涉到国家治乱安危的头等重要大事。正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吉礼的内容非常繁多,小雯仅从历代吉礼中,拣选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分类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小雯向大家介绍的第一类吉礼是祀天之礼。古人认为天帝是古代神鬼体系中最为尊贵、最具权威的主宰神,人间帝王也是上天的儿子,因此祀天之礼是古代最为隆重和庄严的典礼。
(一)圜(huán)丘祀天
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所以把祭天的处所做成圆形,以象征天的形象。周礼中规定,圜丘建于国都南郊,于每年冬至之日在此举行祀天大典。在冬至日的大清早,周天子就得早早起身,率百官来到南郊,他身穿大裘,内着衮(gǔn)服,头戴旒冕,腰插大圭,手持镇圭,面西而立。然后鼓乐齐鸣,通知天帝临坛受祭。接着,天子牵着献给天帝享用的牺牲牛、猪、羊,称为“太牢”,将之宰杀,和其他祭品,如玉璧、玉圭、缯(zēng)帛等一齐堆放在柴垛上,天子亲自点燃柴垛,让烟气升腾于天,使天帝闻嗅其味,这称为“燔(fán)燎”,也称为“禋祀”。之后,由活人装扮成天帝化身的“尸”登上圜丘,代表天帝接受祭享:先向尸敬献牺牲的鲜血,再依次进献五种酒,称为“五齐”。献酒过程中穿插献上全牲、大羹(肉汁)、硎羹(加盐的菜汁)、黍稷等,尸也用三种酒答谢祭献者,称为“酢(zuò)”。这些程序完成后,天子与舞队同舞“云门之舞”,以答谢天帝。最后,与祭者分享祭祀用的酒醴,并由尸赐福于天子,称为“嘏(gǔ)”,后世也叫做“饮福”。祭祀用过的牲肉,因为沾有天帝的恩泽,也由周天子将之赐给宗室臣下,称为“赐胙”。
周礼的这套祭天程式基本为后世所继承,变化较大的是在仪式中用“神主”取代活人装扮的“尸”。
明代圜丘祀天的礼制有所变化。朱元璋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在南郊建大祀殿,以圆形大屋覆盖于祭坛之上,于此合祀天地,祭祀的时间定于每年的孟春正月。嘉靖皇帝即位后,认为合祭天地不合古礼,便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在大祀殿之南另建圜丘,单独祀天。圜丘后改称天坛,坛分上下三层,每层栏板望柱和台阶的数目均为天数,即九或九的倍数。祭祀的时间仍恢复为冬至。清代沿袭明制。
我们今天在北京见到的天坛古建筑群,就是乾隆皇帝时在明制基础上改修而成的,它包括四组建筑:祭天的圜丘、祈求丰收的祈年殿、皇帝斋宿的斋宫、为祭祀服务的神乐署、牺牲所等。这些建筑以圜丘、祈年殿为主体,前者在南,后者在北,中以大道相连,道宽约三十米,长三百六十米,构成了天坛的主轴线。
(二)封禅
封为祭天,禅是祭地,“封禅”专指在泰山进行祭祀天地的活动。古人认为,泰山是五岳中的东岳,东方主生,是万物之始,是阴阳交替的地方,所以这里成了新王朝、新帝王向天神地祗报成功以取得合法统治地位的最佳场所。同时,泰山是五岳之冠,称为岱宗,泰山顶上距离天最近,所以要在泰山顶上行封,泰山脚下行禅。在封与禅中,古人又认为天为阳、地位阴,天高于地,所以封的仪式也重于禅。行禅的地方历代都不完全一致,虽然都在泰山附近,但有的在云云山,有的在肃然山等,最主要的是在梁父山,故有“封泰山,禅梁父”的说法。
只有帝王才有资格进行封禅。由于泰山距离帝都有一定距离,封禅仪式又很神秘和复杂,封禅一次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故而封禅不是每一个帝王都必须且有能力举办的。历史上记载举行过封禅大典的帝王仅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聊聊数人。
封禅的仪式各代不一。夏商周三代,虽有封禅之说,但无具体仪制记载,所以秦始皇东巡至泰山准备封禅时,特征召儒生商讨封禅礼仪,儒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秦始皇乃自定封禅仪式,他乘车从泰山南坡上到山顶,立石颂德,然后从北坡下山,禅于梁父。就在他下山途中,遇上了暴风雨,只好在一颗大松树下躲避,直到雨停才继续下山。因此松护驾有功,秦始皇封之为“五大夫”,如今泰山上的“五大夫松”是明人重植的。
汉武帝封禅时,也曾召集儒生商讨礼仪,儒生们同样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汉武帝也只得自定封禅礼仪。他先到梁父山祭地,接着在泰山东边山脚下设坛祭天,坛高九尺,广一丈二尺,呈下圆上方形,再至山顶祭天。次日从北坡下山,到肃然山再次祭地。封禅时用产于江淮的一茅三脊草及各地珍贵的飞禽走兽诸物祭祀,并用五色土封于祭坛,如此二封二禅之后,汉武帝下诏改元,并下令在泰山下“治邸”,封禅大典即告完成。此后历代封禅,基本与汉制类同。
南宋以后,封禅不再到泰山单独进行,而是与在京都近郊祭祀天地的仪式合二为一,封与禅也一并同时进行。
武则天、宋真宗封禅
(三)祀日月星辰
古人称太阳为“大明之神”,称月亮为“夜明之神”,它们是古人祭祀的重要神祗。春分之朝,祭日于东郊,秋分之夕,祭月于西郊,除了这两天的日月正祭之外,举行其他祭祀典礼(如祀天地、祈年等),也多以日月从祀。
“朝日”、“夕月”之礼,渊源很古老。汉武帝时于太一坛合祭日月,天刚破晓,汉武帝即步出用竹子建成的祠宫,向东方拜揖行礼。但这种早起晚睡的工作实在太过辛苦,后来就改成了在宫中简单行礼,草草了事。
魏晋南北朝时,正式确定了春分朝日、秋分夕月的礼仪,将合祭日月改为日月分祭。明初在南京专门营建了日月祭坛,迁都北京后,仍沿南京旧制,在北京朝阳门外建日坛,在阜成门外建月坛,日坛西向,月坛东向,皆为一层方台。从明代开始,规定每逢天干为甲、丙、戊、庚、壬之年,皇帝应亲自到日坛祭日,其余年份则由文臣代祭。每逢地支为丑、辰、未、戌之年,皇帝要亲自到月坛祭月,其余年份由武臣代祀,这个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朝。
星辰之祭主要是祭五星和二十八宿。五星指东方岁星、南方荧惑、西方太白、北方辰星、中央镇(填)星。二十八宿指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并、鬼、柳、星、张、翼、轸。除此之外,其他与祀的星辰还有不少,如司命、司中、司民、司禄、寿星、灵星、风伯、雨师、云神、雷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