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五台街道留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长安区政府所在地东南20公里的终南五台山下,为五台街办驻地,是终南山下有名的大村古堡之一。关中大环线从村北经过,西弥公路经村西南去,西毗子午大道,东临西太公路,村南亦是西柞公路与西康铁路穿越秦岭南去的地方,可谓四通八达。现有20个村民小组、1000余户,4100多人,有耕地2300多亩。
留村,亦名五台留村。五台山,隋唐佛教圣地,山顶有大台、文殊、清凉、灵应、舍身五台,山形峻峭,峰峦重叠,树木茂密,景色十分宜人。据《关中通志》载:“南山神秀之区,唯南五台为最。”由于留村位于五台山下,又为佛教圣地南五台的发端之地,所以村名称五台留村。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东邻汉武帝祭祀太乙神的太乙宫,南可通陕南巴蜀,民国时山口常年驻军。又西毗古子午栈道,是通往陕南、湖北的咽喉之地,从古到今为兵家必争之地。新中国成立前后,村西有国民党部队的西营房。1949年5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抵达渭河北岸,国民政府长安县县长杨志俭等就是选择留村之东的太乙宫、小峪及留村之西的子午企图溃逃。解放长安最大的一场战斗在留村之西近在咫尺的小五台打响,最终取得击毙、俘获国民党官兵2100多人的胜利。
据《长安县志》《唐代以前长安、万年两县村庄名录》所记,“留村”,村名是长安县五台乡十村中唯一出现的一个村庄。清嘉庆《咸宁县志》所载“南五台灵应院下有留村,狄寨”。还有人认为此村系十六国时未南迁留村之一。
终南五台山,因位于陕西耀县五台山之南,又称“南五台”。
南五台庙会是农历六月初一,此日期亦是沿山村庄夏日古会的发端。庙会之日,各府县民间古乐,聚集汤房山寺,鼓乐高奏,丝竹和鸣,声闻于天。庙会期间,仅卖小吃、麦秆儿编的工艺品、各种竹编、香蜡的摊点,从留村村口一直摆到台沟口。“五台留村,与爷平分”的民谣,形象地道出了这种盛况。
宋张礼《游城南记》曰:“五台之北有留村数寺,皆下院也。”至新中国成立初尚有:村中广惠庙、村东地藏殿、北门正中有无量庙、附近有药王楼、湘子楼、西北有北净池、村东南有阎王殿、村南有祖始庙,土地庙,村西南有舍功庙,觅南五台南去还有仓圣殿,黑虎庙,土地祠堂等。特别是西门外的西寺,寺院占地十多亩,殿宇琉璃生辉,殿壁所嵌琉璃巨型彩色浮雕巨龙,活灵活现,为城南罕见。此寺为南五台圆光寺下院。2009年4月28日下午因基建在西寺发现北宋与元代碑刻,更证实留村与南五台不可分离的关系。
南五台岱顶观音寺,至今依然为五台留村之汤房。初建于隋仁寿年间(601—604),初称观世音寺,唐代因避太宗李世民名讳,曰观音寺。一般史料称这儿佛事始于隋而盛于唐,然据《长安县志》记载,早在佛教传入中国不久,其山上下宝泉就有汉建宝泉寺,亦称元安寺。2009年4月18日留村西寺出土之宋元碑刻,称其为观音菩萨现迹处。宋太平兴国(978)夏,岱顶因前后六现圆光,故额为“五台山圆光寺”,时殿宇40余间,楼殿出半天,圣寿寺为其下院。清光绪五年(1879)乙二月,因香火遗寺,付之一烬,锐意修复,三年乃成。光绪七年(1881)印光法师于此寺内炼漆蜡砣不慎,寺又毁于火。时住持其寺的南院门疮医,因重修不堪负重,村子接手修复,重修大殿,仍覆铁瓦。其格局是,南为走廊,北为石桥棚洞。此间,康有为曾着风衣、风帽随员登岱顶游览。1953年,时住寺的常慧法师下山傍晚返回,望见大火冲天,山下人说已成灰烬。寺殿再废。1986年旅游兴起,该村又重建大殿,重塑观音菩萨像。1993年又于大殿北建起三间两层宫殿楼阁,并加护围栏,使其重见昔日风采。今之观音台有大殿、南殿、灶房、平房、库房、楼殿约20间,藏古碑一通,明代不同时期铁瓦130余页。
村人只认同其村名来自“留侯广惠庙”。留侯广惠庙,俗称大庙。庙门面北直对正街,从北向南依次有山门、戏楼、卷棚、大殿、厢房。戏楼,亦称报赛楼,每年正月二十八张良生日,必唱大戏,省城秦腔名班名角竞相登台献艺,观者万街空巷,故有“城南第一”之美誉。正殿祀汉留侯张良塑像,三面殿壁有巨幅壁画。庙内有大铁钟一口,悬挂于刻工精致之木吊楼上。“终南山祠”与“留侯广惠庙”都真实地存在过。
对于广惠庙,今存二说。一说唐册封终南山的广惠公,命杜慥(音灶,忠厚诚恳)往祭,以其施云雨而惠及于民,所以祀供于此。宋代张礼在《游城南记》中曰:“唐文宗诏建终南山祠,册为广惠公。圭峰、紫阁,在祠之西,太乙在祠之东。”张礼在此处未点名具体地名。当张礼游至天子峪口的白塔寺时曰:“塔东为石鳖谷,广惠神祠在焉。”按此说,广惠公应是祀管慈云惠雨的神灵。为什么要册封终南山为广惠公呢,其原因在于,“终南山”即“太乙山”,关于太乙,《淮南子》中有二说,一说,太乙是天之尊神,就是天皇大帝,二曰是星神,是天地之臣,主使十六龙知风雨水旱兵革饥馑病疫。既然太乙神有如此尊位,能主使十六龙“知风雨水旱”,册封终南山(即太乙山)为广惠公来祠风雨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另外,坐落于今五台留村东北处的西甘村、东甘村,据史料记载,曾是古甘露寺所在地。很可能与其祈雨有关联,今村东有深沟,沟底有水,据传新中国成立前后村名曾曾来此取过雨。
关于终南山祠在五台留村的方位,《长安县地名志》曰:“祠在村西南角。”村中的留侯广惠庙历经沧桑,破败不堪,改革开放,春潮涌动,百废待兴。2006年春西安宏峰公司与留村携手,投入巨资,留侯广惠庙重新得以恢复,大殿卷棚、戏楼、山门、厢房辉煌庄严,气势若虹,广惠庙再现昔日庄严。
作为古老村庄的象征,五台留村有着让人骄傲的古城堡。村里老人都记得,至“文化大革命”前留村土夯城墙尚好,城楼城门俱存。城楼曾作防匪防盗之哨楼,后作村队仓库。城外东有深沟,与矮塬隔离,南北西三方均有护城河。北门外古道直通长安城,南门外土路可抵南汤房(今弥陀寺)。西门外有灵应院,北门正中有无量庙、药王楼与湘子楼五间。西北有北净池,东南有阎王殿,正南有尹令求雨之始祖庙及土地庙,村西南有舍功庙,迤南至山下亦有往生桥、仓圣殿、黑虎庙、土地祠堂等。
由于自然人为等诸多因素,留村古城墙古城堡消失于20世纪80年代。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繁荣,旅游发展,交通便利。慈恩园与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迁入,打破了传统庄稼人的致富模式。西安市政府计划在此打造中国最大的民族古镇,打通四条街道,由政府投资,先修建起800米仿古式商业街,然后再打造一条仿古式步行街,一个崭新的五台留村古镇将成为城南一道亮丽风景线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
投稿、闲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