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答疑】陈占红教授:疫情下乳腺癌患者如何就诊?

疫情当下,乳腺癌患者可获得的医疗资源覆盖大大减少,患者有许多诊疗相关的问题需要专业的解答。为了让乳腺癌患者得到医疗帮助,同时保证科学性、专业性,百济神州联合觅健乳腺癌互助圈推出【爱心守护】系列公益视频。

本期我们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乳腺肿瘤内科主任医师陈占红教授为我们带来【疫情期间乳腺癌患者就诊问题】的精彩解答。

点击视频播放

疫情期间,不少医院变成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定点医院,这可能使乳腺癌患者无法到原就诊医院进行肿瘤治疗,再者外出交通受疫情影响,患者可能选择就近到当地医院治疗。

更换就诊医院是否影响治疗和疾病预后成为患者较为关注的问题。

陈占红教授解释道:

“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国的情况下,更多的医疗资源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全民战争中时,肿瘤患者的日常医疗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原就诊医院变成疫情就诊医院时,我们更推荐患者选择新型冠状病毒风险相对较低的当地医院就近治疗。

另外,现在全国乳腺癌专家都积极地践行互联网诊疗服务,乳腺癌患者可通过网络义诊活动得到最优的治疗方案,并且不同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是互认的,治疗是延续的,不必担心影响预后。”

点击视频播放

如今各个地区响应国家政策,出入口均设置测量体温点,此举就是为了尽早发现可疑患者尽早干预,但化疗期间的乳腺癌患者也会出现发热、乏力等不良反应。


如何区别化疗热和新冠肺炎的发热,让乳腺癌患者更有针对性地观察自身变化?

陈占红教授将二者的发热特点进行了解答:“发热是肿瘤患者的一个常见症状,主要原因包括因化疗造成的粒细胞减少性发热肿瘤本身导致的癌性发热以及感染性发热。化疗引起的发热一般发生在化疗后7~14天,由于骨髓抑制而引起发热或感染。

当出现化疗引起的发热时,血常规会表现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需要与主管医生联系并及时处理。我们可以在选择化疗方案时,选用对骨髓抑制较轻的化疗方案,同时及时地应用预防骨髓抑制的药物进行处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干咳、乏力,严重时可表现为呼吸困难。目前主要通过临床症状、胸部CT以及病原学的检查、流行病学的接触史进行筛查。

近期新发现发热症状的肿瘤患者,如何没有明确的疫区或确诊病人接触史的话,先不要慌张,建议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不少乳腺癌患者反馈,化疗的毒副作用太强烈,感觉生不如死甚至想放弃治疗。正如陈教授所言,我们可以选择毒副作用较轻的化疗方案,例如白蛋白紫杉醇。

白蛋白紫杉醇可靶向肿瘤,富集在肿瘤组织,在正常组织中的浓度较低,可达到疗效更佳副作用更轻的双重作用,尤其是骨髓抑制的副作用,白蛋白紫杉醇明显优于传统化疗药物。

此外,白蛋白紫杉醇无需任何预处理,直接静脉注射即可,耗时30分钟左右,这对于疫情期间必须化疗的乳腺癌患者而言,大大地缩短就医时间,有效避免就医造成的交叉感染,也是一个不错的药物选择。

最后

疫情仍未控制,我们仍需谨慎。在此我们感谢陈占红教授为我们带来的专业解答,最后陈教授提醒各位乳腺癌患者疫情期间要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合理的饮食、保持心情舒畅!

责任编辑:乳腺癌互助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