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心累的你:教你一招,赶快停止“精神内耗”
当代有个概念叫“精神内耗”,通俗来讲就是内心戏太多,现实问题还没有怎样,自己的内心就先把自己干掉了。
比如有人曾总结过一些比较典型的例子:
- 总觉得凡事都会往坏的方向发展。
- 过度在意别人的眼光,总是自我怀疑。
- 对于过去自己的过失无法释怀。
- 拖延症,计划列了一大堆,就是执行不了。
针对这些“精神内耗”的问题,西方人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比如自我暗示,把内心中的“我能行吗?”改成“我该怎么去做?”;
再如用记录成功的方式增强自信,比如将自己每一次成功,受到的夸赞和荣誉记录在本上;
还有针对性化解焦虑的方式,要找到使自己焦虑的领域,然后积极去拓展。
比如我害怕演讲,那么我就针对性去练习,多在公开场合讲话。
人的害怕往往源于不熟悉,当我们对某个领域彻底熟悉之后自然也就不再害怕了。
这些都是西方人根据心理研究提出的一些方法,这些方法虽然不乏有一些效果,但却比较片面,属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其实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的祖先早有过论述,只是我们没有留意,更没有深刻去领会。
比如孔子说过: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也就是说君子无论什么时候,内心都是坦坦荡荡的,心胸开阔,气定神闲。
而小人则不同,内心负担很重,心思杂念太多,内心中总是充满着算计、忧愁,患得患失。
其实仔细想来所谓“精神内耗”不正是“小人长戚戚”的表现吗?
所以,怎么去避免精神内耗,老祖宗早就给出了答案,做个君子就好了。
老祖宗的智慧就是这么简单、朴实,但却极其通透,远比西方那些说法有价值得多。
那么怎么才能当君子呢?
其实整本《论语》都是在论述君子之道,我们随便节选两句出来,好好研读明白,便足以应对我们日常的精神内耗了。
就比如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三句话耳熟能详,可绝大多数人都是草草看一眼白话文翻译便跳过去了,根本没有好好去参悟。
要知道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了四十六岁,孔子评价他“曾也鲁”,也就是说他资质鲁钝。
但孔门七十二贤人,孔子最终却唯独将“一以贯之”的道统传给了他,而且作为儒家“四书”之首的《大学》也是他编著的,足见他学问修养之高。
他修身的方法非常简单,就如他所说就是每天用三件事来考察自己。
第一件“为人谋而不忠乎”,“忠”者“中心”也,心时刻保持中正,不偏不倚就是“忠”。
也就是要反思自己答应为别人做事情,能否做到绝对的尽心尽力,不去计较得失。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往是否能够做到言而有信?
“传不习乎”,学到的道理,有没有切实去做到。
这三件事,看起来似乎很平常,但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我们自己能做到吗?
我们平日里工作,或是帮朋友、家人办事,会绝对尽心尽力吗?
恐怕未必,正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涉及自己利益还好,但凡需要自己有所付出内心必定要开始算计,这就叫“不忠”。
答应朋友的事情我们是否都能兑现?是否有过承诺忘记或是没办成,还要找些借口来自我开脱的经历?
这就叫“不信”。
我们每个人内心明明知道做人不应当“不忠”、“不信”,可事到关头还经常做不到。
这就叫“传不习”。
所以,若真用曾子这三件事来考察人品,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合格。
我们没有达到君子的标准,内心没有做到绝对坦荡,自然“长戚戚”,内心充满小心思、愧疚、焦虑,这就是“精神内耗”的根源。
诚然我们也可以选择西方人那种自我暗示或是记录成功的方式转移注意力来松解内心,但这些方式在老祖宗看来就是自欺欺人,甚至颇似鲁迅先生所说的“阿Q精神”。
这些方法本身就不是坦荡豁达的思路,它们虽然能够暂时缓解我们内心的情绪,但同时亦会滋生其他形式的精神问题。
所以,想要真正解决精神问题,就要在精神层面归本溯源,切实去践行老祖宗的君子之道。
正如俗语所讲“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认真在日常生活的细节处向自我的内心下功夫,多一些真诚,少一些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