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振伟 | 明清皇家旋子彩画形制分期研究(上)

摘要:旋子彩画是明清三大彩画体系之一,在官式建筑中被广泛使用。长期以来,明清旋子彩画是建筑考古领域的薄弱环节,彩画类型的断代标准皆是依据专家所传授的经验,其中难免加入个人的主观经验,与实际产生或多或少的偏差。此外,当今彩画界对明代旋子彩画的认识多局限于从永乐至嘉靖时期,而之后百年间的演变却鲜有人提及。

此文运用类型学研究方法,从明清皇家旋子彩画做法上,提炼出有助于分期研究的三组共12个形制类型,结合相关文献,系统整理了29处旋子彩画的实例。通过箍头、旋眼、方心头形制的演变关系,勾勒出旋子彩画在五百余年间所经历的六个演变历程,计为明早期稳定期明早期转变期明中期至清初稳定期清早期转变期清中期稳定期和清晚期定型期。最后,作者利用形制分期结论,并结合文献,对故宫慈宁宫及大佛堂、西顶娘娘庙旋子彩画的年代问题加以分析。

关键词:明清 、皇家、 旋子彩画、 旋眼

中国学界关于明代彩画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刘敦桢先生关于智化寺彩画的考察(1),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北京市文物管理处曾对包括智化寺彩画在内的北京市古建筑彩画进行临摹和研究(2),八九十年代,明代彩画的研究掀起了一个小高潮(3)。近十年来,彩画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4),各大院校、科研机构对明清彩画所作相关研究,多以单区域彩画为对象,鲜有对演变过程的整理,更未涉及分期的依据。

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十余年间考察故宫内外数百处遗迹,运用类型学的研究方法,以标尺形制作系统排比,结合实例剖析旋子彩画的演变规律,初步建立分期谱系,为明清彩画演变的研究构建可靠的时间框架,力求为皇家旋子彩画的分期断代提供参考。

形制排比与提炼

旋子彩画是明清皇家彩画中最常见的类型,最大的特点是在小找头内使用了卷涡纹的花瓣,即旋子。旋子彩画也称为“蜈蚣圈”、“学子”等。边精一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画》一书中认为“学子”即是“茓子”。茓子是人们用高粱秆、芦苇等材料编制的粗席子,一圈一圈往上绕,围起来囤粮食、杂物等。旋子彩画画面分为三段式,中间为方心,两端为找头。由柱子开始向内依次为副箍头、箍头、盒子、皮条线、小找头、岔口线、楞线、方心。

几百年间,旋子彩画的形制、工艺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在每一种纹饰上都有体现,如彩画找头与方心比例的变化(5),以及大线、盒子、旋眼、旋瓣及黑老、龙纹、凤纹、夔龙纹、花卉等的变化。它们的演变过程存在时代共性,为避免冗余,使形制排比简化,本文从实例中提炼出三组典型形制:箍头、旋眼和方心头来加以分析。

〔图一〕旋子彩画副箍头、箍头、旋眼、方心头位置示意图

1.箍头可见两种基本形制(图一:A1, A2)

A1 副箍头起始不用整箍头

A2 副箍头加(整)箍头起始,以下略称整箍头起始

2.旋眼形制

旋眼可见五种基本形制:写实花卉状、如意头状、花瓣状、凤翅瓣状、蝉状[表一]。写实花卉状旋眼的画题常见有石榴花头、花卉剖切面和花卉俯视效果。如意头状旋眼核心纹饰为如意云头,与莲座、凤翅瓣等组合运用。花瓣状旋眼似横向生长的莲花,花瓣层层叠压。凤翅瓣旋眼因其部分纹饰与凤凰羽翅相近,故得此名。凤翅可作为主体纹饰与莲花底座、半圆形底座组合运用,也可作为附属纹饰嵌于石榴花头两侧。蝉状旋眼造型似金蝉,底端为圆形或椭圆形底座,似蝉头,自底座起,正向对称出两个凤翅,犹如蝉翼,与凤翅瓣状旋眼背向对称出两个凤翅的做法相反。

[表一]旋眼形制

3.方心头形制

方心头可见四种基本形制:一波三折(或两折)、宝剑头状、花瓣状、海棠盒状[表二]。一波三折(或两折)由两段或三段内凹的弧线连接而成。宝剑头状的方心头尖端呈锐角,似古代宝剑的端头。花瓣状方心头似莲花瓣,又可分为两种亚型(C3.1、C3.2)。海棠盒状方心头为三段圆弧构成。

[表二]方形头形制

标尺彩画的分布和形制排比

本文选取标尺彩画时尽量兼顾两点要素,即皇家特征和年代确切。皇家主要指皇家直接出资或派人兴修的宫殿、园囿、陵寝、救建坛庙以及王府等建筑。实例的选取,以带有旋涡状旋瓣纹饰的旋子彩画为主线,如意头彩画(6)与其有时代共性,暂不冗余列举。彩画遗迹年代的确切性对研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般情况下,铜刻、石刻彩画以及有明确题记的彩画确切性较高。另外,建筑本体在没有发生火灾或落架大修的情况下,硬天花以上的脊凛仿彩画为其始建时遗迹的可能性较高。大部分地方的寺庙壁画、卷轴画及墓室壁画中所绘的建筑彩画具有时代滞后性,一般不列入此研究之列。

笔者依据建筑的历史沿革清晰度和彩画的保存状况,从皇家建筑中选取了29处典型的旋子彩画[图二],在表格中列出箍头、旋眼、方心头做法的形制类型,根据这些类型作为排比分期的重要依据[表三]。因目前没有发现业内公认的明洪武、建文时期的彩画遗迹,故选取的实例从永乐朝开始。

[图二]标尺彩画分布地图

[表三]明清皇家建筑及旋子彩画标尺形制表(36)

(1)刘敦桢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在调查智化寺时特意研究了其彩画。刘敦桢:《北平智化寺如来殿调查记》,《刘敦桢论文集(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11月。

(2)北京市文物管理处:《中国古建筑彩画图案》,人民美术出版社,1955年;祁英涛:《明陵的琉璃砖刻彩画》,《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9期,但琉璃彩画形制与木结构彩画有较大区别,参考性有限。

(3)郑连章先生调查故宫钟粹宫时发现明代早、中期的彩画,郑连章:《紫禁城钟粹宫建筑年代考实》,《故宫博物院院刊》1984年第4期。马瑞田先生对明代彩画的形制进行了分类,马瑞田:《中国古建筑彩画》,文物出版社,1996年。这一时期,王仲杰先生逐步成长为彩画理论界的领军人物。

(4)蒋广全的《中国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主要介绍清代晚期彩画,对明代、清代早中期彩画篇幅有限。朱铃在《清代早中期北方皇家园林建筑彩画研究》(北方工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毕业论文,2012年)中按业内认可的分期将清代彩画早期定为顺康雍三朝,中期定为乾嘉两朝,道光之后为晚期,对各期彩画做了详细的纹饰分析。彭梅的《明代早期官式建筑彩画研究》(北方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毕业论文,2013年)关于清彩画分期相同。张秀芬在《元、明、清官式旋子彩画分析断代》中(《中国文物保护协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0年)也将清代彩画分成这三个时期。

(5) 明代早期方心尺寸远大于找头尺寸,明代中后期二者尺寸逐步变得相当,清代晚期成三等分。

(6) 元代墓室里现存诸多如意头状旋子彩画实例。明代早期沿袭了元代做法,或单独使用或与旋涡状纹饰组合使用,直至明代中期,如十三陵石牌坊(嘉靖朝)。之后几乎不再使用,或偶见于龛类窄小构件上。其脉络较为清晰,在明代其发展与漩涡状纹饰有时代共性。

(36) 本表格内容皆经过本人实地调查得出。

(7) 鲍丽蓓、玄峰:《武当山明成祖救建道宫建筑平面布局及主要建筑初探》,《华中建筑》2011年第12期。文中认为金殿建于永乐十四年。

(8) 吴葱、王其亨:《瞿昙寺的建筑彩画一兼谈明清彩画的几个问题》,参见《瞿昙寺》,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2000年8月。书中判断彩画为宣德二年的原迹。

(9) 前揭《瞿昙寺的建筑彩画一一兼谈明清彩画的几个问题》。

(10) 刘敦桢:《北平智化寺如来殿调查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3卷第3期。文中《敕赐智化禅寺之记》载落成于正统九年。又王仲杰:《元明清建筑彩画》演讲,认为智化寺内檐彩画为明代早期原迹,资料来自“非常设计师网。

(11) 脊仿有题记:“大明弘治乙丑年孟冬辛未日吉时前总镇□广司设监太监王敬盖造”。

(12) 前揭《元、明、清官式旋子彩画分析断代》,文中认为,承恩寺彩画为明代(中)晚期遗迹,经彩画专家王仲杰先生认可,承恩寺建于正德八年。

(13) 蒋厂全:《历代帝王庙保护修缮工程的油饰彩画设计》,《古建园林技术》2004年第3期,文中判断景德崇圣殿脊檩、脊枋为嘉靖十年的原迹。

(14) 十三陵石牌坊建于嘉靖十九年

(15) 上架大木题记“嘉靖十九年六月吉日有御用监太监修建□工伍墨锦衣舍人华礼”脊檩、脊枋彩画应为原迹。

(16) 闫凯:《北京太庙建筑研究》,天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论文,2004年。文中认为,前殿脊檩、脊枋彩画为嘉靖二十四年所绘。

(17) 高明和:《塔院寺建筑与塑像概述》,《五台山研究》1996年第4期。文中认为,万历十四年重修塔院寺竣工,此后仅康熙二十八年有重修各殿的记载,但其所用银仅为八百两,不足以进行大规模修缮,因此内檐彩画应为万历时期的原迹。

(18) 徐怡涛:《明清北京官式建筑角科斗栱形制分期研究—兼论故宫午门及奉先殿角科斗栱形制年代》,《故宫博物院院刊》2013年第1期。文中认为西华门大木为明代万历二十四年的遗迹,脊檩、脊枋彩画无后期修缮的记载。

(19) 根据首都图书馆藏老照片可知脊枋底面有明确纪年的题记“……大明天启七年三月十七日……”

(20)(清)于敏中等编纂:《日下旧闻考》,第一册,卷一三《国朝宫室》,文中记述:“……乾清宫……东西丹陛至下有石台二,上安设江山社稷金殿……乾清宫顺治十二年建……”据描述,金殿年代下限不晚于顺治十二年。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

(21) 徐广源:《清孝陵营建和完工日期新探》,《故宫博物院院刊》1996年第1期。文中判断清孝陵碑亭为康熙七年的建筑,脊枋彩画应为原迹。

(22) 前揭《明清北京官式建筑角科斗栱形制分期研究—兼论故宫午门及奉先殿角科斗栱形制年代》。文中分析李自成焚烧故宫时,后殿已毁而前殿独存,彩画为清制。内檐彩画无后期修缮的记录。

(23) 徐广源:《清代的第一座皇后陵——孝东陵》,《紫禁城》1991年第4期。文中认为孝东陵兴建日期不晚于康熙三十二年,应在康熙二十七、八年左右。脊枋彩画应为原迹。

(24) 前揭《历代帝王庙保护修缮工程的油饰彩画设计》,文中判断内檐彩画为雍正七年的遗迹。

(25) 王成民:《简论清泰陵几处彩画的历史价值》,《满族研究》2000年第2期。文中判断内檐彩画为始建时期的原迹。见清西陵官方网站,《清西陵大事记》,泰陵于1737年完工。

(26) 杨新:《清东陵裕陵彩画补绘修复设计思考》,《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3年第4期。文中提到裕陵竣工于乾隆十七年,脊檩、脊枋彩画应为原迹。

(27) 《内务府大臣英廉等奏为热河园外添建殊像寺工程续估银两事折》,《奏销档》329-07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记载殊像寺建于乾隆三十九年。脊檩、脊枋彩画应为原迹。

(28) 常欣:《毓庆宫沿革略考》,《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七辑),2010年。文中记述毓庆宫(前殿)为乾隆六十年添建,嘉庆、咸丰、同治、光绪朝皆有改造与修缮。嘉庆朝改造但未涉及彩画。咸丰朝在毓庆宫内添加内部炕罩,做吊顶顶棚之后将原有彩画封存于顶棚之上。之后的室内修缮未涉及彩画,判断现有顶棚之上的彩画为乾隆六十年的遗迹。

(29) 清西陵官方网站,《清西陵大事记》,昌妃园寝1803年完工。脊檩、脊枋彩画应为原迹。

(30) 杨红:《故宫寿康宫区建筑彩画的修复与保护》,《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五次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科学出版社,2008年。文中判断寿康宫东西配殿彩画为嘉庆二十五年的遗迹。

(31) 徐广源:《经历不凡的慕东陵》,《紫禁城》1992年第3期。文中记述慕东陵建于道光十五年,脊枋彩画应为原迹。

(32) 曾辉:《清代定陵建筑工程全案》,天津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2005年。文中判断定陵完工于同治四年。内檐彩画无后期修缮的记录。

(33) 李寅:《清同治帝惠陵最初设计考》,《多维视野下的清宫史研究——第十届清宫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年4月。文中判断惠陵完工于光绪四年。内檐彩画无后期修缮的记录。

(34) 前揭《清同治帝惠陵最初设计考》。

(35) 李鹏年:《重修太和门工程始末》,《故宫博物院院刊》1986年第3期。文中认为太和门于光绪二十年完工。脊檩彩画应为原迹。

文章摘自:《故宫博物院院刊》,2017年第4期,总第192期,第79-90页。

采稿:查昶胜;一校:万小方;二校:崔晓培;编辑:石川;审核:安瑞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