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李白也想起了母亲

走过的路,读过的书,苟且过的生活,

都记在这里。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1/

25岁离家远游之后,李白再也没回过家乡。

漂泊在外,李白写过很多思念故乡的诗歌,而他留存至今的诗歌里却没有一首是写给自己母亲的。

或许是他曾经写给母亲的诗歌都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随着岁月一起烟消云散了。

这种遗憾,会让人在读到这首诗歌的那一刻,突然陷入沉默。

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已经61岁。年过花甲,时光流转,人生又能几度轮回?

回想自己漂泊在外36年,故乡到底怎样了,母亲到底怎样了,思念之情自然就融进了这些诗句的每一个汉字里。

2/

五松山下的秋天,原本应该是丰收之后快乐开心的场景,可是李白借宿的荀媪家中所见,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喜庆,满眼所见只是邻里之间共有的辛苦和愁苦。

当时,叛乱还没有平定,就连五松山下这么偏远的地方都受到了严重影响,想来兵役和徭役都异常沉重。或许,这也是李白这首诗歌中重点落笔荀媪与邻女的原因。

按说,男人才是家中的核心劳力,可是在夜里舂米的是女人,招待借宿过客的主人是女人。男人都哪里去了?李白没有直说,我们可以想象五松山下的男人很可能都被政府征去前线,参与平定叛乱的战争了。

想到自己漂泊动荡整个后半生,内心抱负至今没有实现,李白的心里必定是五味杂陈。看到五松山下农家凄凉的秋天,李白忍不住悲从中来。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寂寥,苦,寒,这既是对农家秋收场景凄凉冷寂的描摹,又何尝不是李白自己内心情感的流露。

一生辗转,时间无情流逝,想想自己年轻时候的理想与抱负,至今依然落空,可自己已经韶华不在,且又生活窘迫病痛缠身,这境况与农家秋作苦的境况多么相像。

哪里还能高兴得起来呢!

图片来源:网络

3/

可是荀媪并不理解李白的心事。

得知借宿自家的人,竟然是诗名满天下的李白,荀媪尽自家所有,尽自己所能,给李白做了“雕胡饭”,并把盛饭的盘子洗刷得干干净净,月光照在盘子上,让盘子显得更加明亮。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荀媪并没有因为借宿者是李白而拘谨慌乱,她做好饭,盛好饭,以最尊贵的礼节端上来请李白吃。

那一刻,也许刚好月光照射在盘子上,也许仅仅是盘子因为洁净而散射出月光一般的光泽。感受着荀媪的热情,看着盘中餐,李白一定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离家时候还是青年,如今已年过花甲。故乡可好?母亲可好?这一切李白都没有诉说。

有一种思念,永远无法说出来。

李白面对荀媪这一刻,他想起故乡,他想起母亲,他想起他一生抱负落空,颠沛流离他乡,却还得到这陌生人家女主人的敬重与款待。

他的心温暖又悲凉。

假如自己的抱负实现,这五松山下的秋天会是另外的一种场景吧?李白心想,那样的话,自己此刻也绝不再是寂寥无所欢的心情了吧?

遗憾的是,这一切也只能是想一想而已。

4/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信既贵,酬以千金。——《史记·淮阴侯列传》

想起自己壮志未酬,李白心中充满了深深的遗憾。

看着荀媪,看着盘中的雕胡饭,李白想起了曾经救助韩信的漂母。

与韩信相比,李白内心是失落的。正是这种失落感,让李白面对荀媪和雕胡饭难以下咽。

想我抱负落空壮志未酬,有何颜面承受荀媪的盛情!

李白终归是一个善良而又自尊心极强的人。面对五松山下穷苦农家凄凉的秋天,面对盛情款待他的农家女主人,他那一刻内心除了遗憾,除了无奈,还有一种不可名状的自责。

也许,他之所以离家36年从未回故乡,就是因为他内心的抱负没有实现,一直没有让他拥有荣归故里的机会。

我想,面对荀媪,李白自然想起了他的母亲,他有愧于母亲,他无颜面对母亲。可是,时光已逝,再也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

那一刻,李白内心或多或少都有一丝绝望。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李白的心情,杜甫一定会懂得。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惭愧啊。李白内心长叹,他再三感谢荀媪的盛情,却无论如何吃不下这一餐无比珍贵的雕胡饭。

他知道,他再也没有机会来回报这些善待和帮助他的人。

5/

太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诗末云:“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夫荀媪一雕胡饭之进,素盘之供,而太白感之如是,且诗以传之,寿于其集。当世之贤媛淑女多矣,而独传荀媪,荀媪亦贤矣。——《石园诗话》

我赞同这个观点。

君即颍水荀,何惭许郡宾。

相逢太史奏,应是聚宝人。

玉隐且在石,兰枯还见春。

俄成万里别,立德贵清真。

——《南陵五松山别荀七》

这是李白同期的另一首诗,有人提出诗中的荀七,应该是荀媪的儿子。

从李白写给荀七的送别诗中,我们看到荀七是一个有修养、有品德、有才华、有情义的人。

母亲贤惠,子女也一定错不到哪里去。荀媪对李白的敬重与盛情,足以证明荀媪是一个贤惠的母亲,这与《石园诗话》对荀媪的评价相符。

五松山下,一个小小的荀家,能够让李白两度重笔记录,这其中必有渊源。

只是历史久远,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也许永远无法得知了。

<END>

最近文章:

李白的这些诗句,我全都读错了

纪念四月,一些梦话和自言自语

偷香蕉的,曾经可能都是熊孩子

李白读书会,为什么不用忽悠?

李白,才是一个真正的广告人

(0)

相关推荐

  • 唐|李白在望江的日子的后半节

    这庚子正月雪后的阳光 无法照耀李太白在横山的那场雪 古雷池的绿蚁黄酒又能否温暖李青莲 那片破碎的心 --张松生 20200217,周一.中国@生 公元755年,看似四海升平的唐王朝忽然爆发了一场震骇朝 ...

  • 看图识唐诗(547)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五松下,我寄宿在五松山下荀媪家, 寂寥无所欢.心中感到异常空虚而寡欢. 田家秋作苦,农家秋日的劳作本已十分辛苦, 邻女夜舂寒.邻女夜间舂米声不断更觉心寒. ...

  • 金忠 | 我从五松山旁走过 (散文 )

    我从五松山旁走过 文  /  摄影  / 金忠 (安徽铜陵) 2021.07.27 话题是复旦大学文学院一位教授两次在铜陵讲学引出来的.他讲学的内容是"李白与铜陵","李 ...

  • 过年,想起了母亲搓的汤圆

    过年,想起了母亲搓的汤圆 作者 ▏张浩明 从少年青年到中年,甚至到了花甲岁月,凡初一早晨吃汤圆,都是母亲一早起来搓.为啥呢?因为母亲搓的汤圆,柔软绵糯,大小适度,圆圆规整,皮薄馅多,外形很美.特别是汤 ...

  • 散文||疫情的日子里,我想起了母亲

    疫情的日子里,我想起了母亲 王宝华||山东 这场跨了两年的疫情,以席卷的模式吞噬了整个社会.我们做为平平凡凡的百姓,所能做的就是安安静静的在家里--不外出. 从1月24号开始到现在,已经有近一个月不出 ...

  • ​它让‘巴铁’想起了母亲,这冷门香料在特殊用法下可为卤水赋清香

     冰雪冬鸣88 2020-12-14美食达人 木犀科攀援灌木的花朵,它外面外表洁白,看似柔弱的表面底下,却蕴含着充裕而淡雅的香气,这种特性在巴基斯坦的男人们眼中,像是自己的母亲,看似柔弱却无比的坚强 ...

  • 李文锋 || 想起了母亲纳的千层底布鞋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

  • 【忽然就想起了母亲】/ 孙泰林

    忽然就想起了母亲 作者 / 孙泰林 北方还算温暖的入冬季节, 一场雪勉强覆盖了燕山脚下. 这时的天空已经向晚, 一座炉火未熄的茅屋窗前, 娘努力睁大混浊的双眼 在夜的屏幕上寻找, 正在南方路上行走的游 ...

  • 子木青青 || 在谷雨,我想起了母亲(外二首)

    子木青青  在谷雨,我想起了母亲(外二首) 文/子木 在谷雨,我想起了母亲 文/子木 布谷鸟叫了 水面上飘着点点浮萍 戴胜鸟站在桑枝顶端高声歌唱 一场希望的雨水开启了谷类的梦想 柳絮飞落 杜鹃夜啼 牡 ...

  • 母亲节想起了母亲——昨日的飘落

    这是一个有思想有情趣的公号,如果喜欢,请点上边蓝字陶冶视野加关注.别忘了在点文章下面的好看,深谢帮助转发的朋友 昨日的飘落 作者 陶冶 又是一个阴雨寒凉的日子,春花绚烂已是前几日的事情,寒潮两日的威逼 ...

  • 突然想起母亲的一个事儿,到现在还觉得好笑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1 作者:芳菲华年 这个标题会让人误解我是标题党,可我要辩解,真不是,只是真的不知道怎么拟标题了,就这么原生态的陈述出来了. 至少是七八年前了,我忘了具体的时间了,那是母亲第 ...

  • 梁晓声:每每想起母亲,便觉温馨

    "妈妈" 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称谓 无论何时 都能唤起我们心底最温柔的回忆 但丁说: "世上有一部永远都写不完的书, 那便是母亲." 母爱 是困境中灯塔 是漂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