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浩:一介书生的书卷气 ——读《静悟斋翰墨缘》
2020年第060期||总第491期
一介书生的书卷气
——读《静悟斋翰墨缘》
张兆浩
一年前,魏碧贞女史说,有一书相赠,但久久不闻讯息,心也就慢慢淡了。想不到在这阳春三月,果然得到一本她馈赠的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静悟斋翰墨缘》。大气而厚重,阳光似乎不期然得照进了心棂。
对于翰墨,近来被狭义化了,好像只有跟画家书家,有份,作家诗人被轻轻地排挤出去。我觉得可笑。当然,作画、写字离不开翰墨,清代袁赋诚《睢阳尚书袁氏家谱》说:“九世枢(袁可立子),复工书画,精鉴赏,遇古翰墨器物,极力求取,必得乃已。”《宋史·米芾传》有言:“特妙于翰墨,沈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但君不见,早在三国时代曹丕《典论·论文》就说:“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看看,翰墨早指文章诗歌了。
我跟魏女史结缘也就在于翰墨。
罗源凤山诗社是一个跨县份的组织,碧贞人在连江,但也经常到罗源来参加诗会雅集。选在这个集子里边的诗歌,就有两首写罗源风物的,一首是《重游梅岭有感》,一首是《罗源梅岭采风》:“一派芬芳梅岭开,踏青骚客又重来。临风击钵幽篁里,舒卷云层任意裁。”按照诗意推断,她光光写梅岭的诗歌至少有三首,看来她对罗源是有深深情缘的,有如她的隔代老乡陈元登,陈在康熙年间跟罗源结下深厚的情谊,碧贞也十分推崇陈,魏女史不亦当代之陈元登乎?
在罗期间,我们颇多交谈,尤其是去年踏青竹里之行。我觉得碧贞,人很豪爽,气宇轩昂,大不类于巾帼,难怪她能一气登顶故乡第一高峰缺鼻山,写下意气洋洋的壮句:“敢道吾侪胆气豪。”当然我对她的更多认识只能来自此卷翰墨。
她以联表志,曰:“碧竹难移节,贞松不改心。”冠顶碧贞两字,其人足以当之。她确实有许多传统中国文人的癖好,这本书自然不是她的诗词联的全集,可已足见其对松、竹、梅、兰、莲等等高标之物的雅爱。这样的诗歌联语,俯拾皆是,且每每淸奇可诵,《咏竹》则“君子清名寄一身,常青四季巧偷春。谁言嚣世难超俗,翠影梳风不染尘。”写莲则“风荷亭立自瑶台,摇曳青姿入眼来。水秀境幽人惬意,心潮起伏咏诗才。”此外,颂松、描梅、颂兰均有灵动之句。
写诗不是在写说明文,所以在她的笔下,皆出以托物言志,象征见意,呈“有我之境”。我很喜欢她写的《墨》:“黟然长脸似包公,亲水柔情渲染中。一世独钟书画世,留香岁月意无穷。”此君,不就是她特有个性的写照吗?
其人雅洁,其居也必如之,她写了两首的《吾爱吾庐》,其一:“ 林带烟岚好结庐,门前风物足幽居。赏心夜半无穷感,唯有孤灯伴读书。”其二:“远结青林傍翠湖,风烟乍暖好安居。养心不意千山外,且得闲情检旧书。”环境造人,环境亦见人。陶渊明因有五柳而成隐者,魏碧贞也因有烟岚、青林、翠湖、书卷而成遗世独立的书生。读其翰墨,唯有书卷气,而无喧嚣感。
这不是说她要脱离时代,要脱离现实,清高自诩而不食人间烟火。所有的诗歌当然我没有读过,但在付诸光与电而诞生的篇章,也每每可以窥见一斑。从教25周年感怀,是“ 矢志耕耘三尺台,春风桃李匠心裁。今看蜡炬催双鬓,但有青衿入座来。”写女儿录取大学有感,是“寒窗十载读书艰,今迈人生第一关。不问何时酬壮志,前程漫道只须攀。”她既重亲情,也重友情。86级1班入学卅载同学会她填一阕《扬州慢》,结篇如大海之水注于尾闾,“此情仍依旧,时时都为君牵。”除夕微信拜年最有趣,也最有当代特有风味,“贺年金樽任酒倾,压岁红包难限诚”。
碧贞此卷标为编著,编者,是编辑他人之墨宝和丹青;著者,则为女史个人的作品,我不通书画,且他人也多涉及之,所以就不去管它们了,而把目光专注于其著。通览全书,见有词2阕,五律3篇,五绝5篇,七律15篇,联122副,七绝127篇,洋洋乎,亦蔚为大观也。
卒篇之时,我喟然而叹,吾人生于世界,确如恒河一沙,但有著作在,此沙便不泯没,正如萍踪于人海也,诗曰——
人海茫茫不计程,聊将诗画慰平生
青摇修竹窗前月,脆啭幽禽院后声。
自是渊明轻利禄,何妨和靖淡功名。
烟云过眼寻常事,不尽沧桑纸上耕。
赤忱之语,可窥其人全貌吧。
张兆浩,福建省罗源县人。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特级教师,罗源凤山诗社名誉社长。有散文《丹橘集》《史翰集》行世,编著有《我教儿子会作文》《好诗妙文》,主编《罗源历史文化丛书》。有诗歌、散文、小说发表于《光明日报》《福建文学》等报刊。
题 签:魏新河
执行编辑:程 遥 微信号:gslxcys
编 委:静悟斋 微信号:wbz201611
投稿邮箱:11cys@163.com
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内容,均系作者原创,且经作者授权,其它任何媒体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依法追责。特此声明。
征稿启事
本微信平台长期征集文学、书法、绘画、摄影原创作品,欢迎惠赐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