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的帝国野心

从中国到东南亚再到欧洲,李书福正在完善吉利帝国的计划。

几天前,本刊记者收到吉利去马来西亚的活动邀约,但没有透露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行程,只说让去共同见证一个特殊的时刻。

在吉隆坡机场和机场高速的道路旁,华为和三星的巨幅广告竞相争艳,虽然航班的延误和数小时的航程,让每位记者脸上都挂满疲惫,但看到红色华为LOGO的亲切感,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用手机记录下中国品牌走出国门的一幕,这是一份来自祖国的骄傲。

一路上,挂着丰田、北鹿大Logo的汽车飞驰,几乎看不见来自中国的汽车品牌。但这一次,中国汽车不仅是像华为一样进入吉隆坡,更将从宏观的格局上,影响马来西亚汽车工业的进程,显然这比单纯把一个品牌销售到国外,意义要重大数倍。

吉利就是这个进程的推进者。毫无疑问,它是中国汽车工业走强的一个代表,也是一个从接受输入到主动向外输出的领军者。

6月23日,在吉隆坡标志性建筑双子塔旁的君悦酒店,吉利控股集团与马来西亚DRB-HICOM集团签署最终协议,正式收购DRB旗下宝腾汽车(PROTON)49.9%的股份以及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Lotus)51%的股份。签约现场,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浙江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李书福、DRB集团CEO Syed Faisal Albar等重要嘉宾均亲临现场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这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收购案,从2012年宝腾寻找合作伙伴,到2013年吉利与宝腾开始接洽,再到2016年正式开始招标,这场酝酿4年、历时1年的调查和谈判,随着今天的正式签约而告一段落,这让吉利参与收购的团队如释重负。会后,团队成员聚在一起,拍下这象征团队胜利的珍贵合影。

眼界决定境界,格局决定结局。如今的吉利今非昔比,从沃尔沃到伦敦出租车,从领克到宝腾&路特斯,从中国到东南亚再到欧洲,李书福的吉利帝国计划正在一步步拼凑完整,一家全球化的汽车大集团初步成型。

收购与合作

6月23日上午9时许,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乘坐一辆挂牌为“GP1”的宝腾商务轿车来到签约仪式现场。当他面带灿烂笑容走下车时,被在此等候多时的中国媒体团团围住,李书福还特意站在宝腾汽车前,让媒体用镜头记录下他与宝腾汽车同框这一特殊的时刻。

这场划时代意义的收购仿佛如昨日重现,犹如7年前吉利100%收购沃尔沃轿车业务的一幕,只不过那一年47岁的李书福,上演的是中国民营企业在海外的“蛇吞象”。当李书福与福特汽车公司首席财务官LewisBooth在哥德堡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时,质疑声此起彼伏,经济实力、文化差异、运营能力等系列因素都将成为这场跨国并购大案的阻碍。

最终,吉利做到了。7年后的2016年,沃尔沃汽车成功实现经营利润12亿5千万美金,这也是该瑞典汽车企业90年来交出的最佳成绩单。同时在吉利的协助下,沃尔沃还推出了SPA平台,基于该平台推出了XC90和S90系列车型,成为沃尔沃获得销量和利润的绝佳机会。

而这一次吉利选择东南亚,选择宝腾,更显示了一个强者的风范,李书福将这次收购定义为一场与宝腾汽车的合作,因为吉利将对宝腾进行车型的导入和技术的输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资产收购,而是通过吉利跟DRB的合作,率先实现宝腾和莲花扭亏为盈这样的目标,使得宝腾在东盟和全球市场有更好的发展,帮助宝腾莲花走出一条未来发展的道路。”李书福说。

实际上,宝腾目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个已经诞生了34年的国宝级汽车品牌,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保护政策逐渐被取消,其竞争力日益衰退。马来西亚是一个市场容量为60万辆乘用车的市场,而宝腾在2016年只卖出了7.2万辆车,仅占市场份额12%,低迷的销量已经严重拖累了宝腾的母公司,为此马来西亚政府也提供过资金援助,但效果并不明显。

从李书福向外界透露二者的合作关系的定义可以看出,吉利更多的是充当救星和接盘侠的身份,需要对马来西亚进行车型和技术输出,在此次签约仪式上亮相的博越,将成为首款引入马来西亚的吉利车型。

毫无疑问这将为中国品牌树立“榜样”吉利表示,他们将积极推动宝腾及莲花汽车的伟大复兴,为马来西亚汽车工业的发展,为东南亚本土汽车品牌的崛起贡献智慧,为世界跑车技术进步,为莲花汽车品牌魅力在全球更好的绽放贡献力量。

为此,吉利将向宝腾注入资金1.703亿林吉特,并导入作价2.9亿林吉特的博越平台,合计收购价格为4.603亿林吉特,约合7.3459亿元。算上花费5100万英镑(约合4.4亿元人民币)收购的51%的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Lotus),吉利此次并购共计花费11.7亿元人民币。

李书福承诺,吉利将为宝腾输出产品、技术、管理等,来让宝腾赶上智能化、电动化的发展趋势,实现后来居上。吉利也会保持宝腾和莲花品牌的相对独立性,但在运营上会以吉利为主导,业界传闻甚至包括CEO和CFO的任命。

李书福表示,眼前宝腾主要是在东南亚市场,而吉利品牌不会进入东南亚市场,不构成品牌上的冲突和定位上的混淆,以后会根据情况再研究如何更好的发展。宝腾相当于斯柯达,吉利相当于大众品牌,看起来有冲突,但其实是协同发展。

大众式多品牌矩阵

继收购沃尔沃汽车和伦敦出租车之后,吉利再一次伸出了全球扩张的“触手”。

“走出去比引进来更重要,只有积极的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才能不断的提高中国自己的汽车工业的竞争力。”在造车之初,李书福就有这样的目标和意识,并不断为之奋斗。很早之前李书福就喊出口号,“我们规划到2020年要进入全球汽车的前十强!”在这背后,李书福致力走出国门、在海外市场开拓新天地的决心显露无疑。

于是吉利一方面通过收购沃尔沃和英伦,实现了海外市场的初步布局,后又与沃尔沃联合开发平台,推出LYNK & CO,通过欧洲设计、欧洲研发,期待用一个全新的全球化品牌打入全球市场。

吉利连续以来在全球市场上的动作,与其说是吉利控股的“走出去”,不如说是吉利汽车的“引进来”,是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来”。但现在与宝腾和莲花的结缘,正是“走出去”到“引进来”再到“走出去”的蜕变,吉利完成了由输入到输出的进化。

这些海外收购,其实都是李书福“让世界充满吉利”的野心之下的战略布局。对吉利而言,要继续扩张自己的全球化版图,就得采取激进或多元的方式,显然从收购宝腾&莲花,李书福准备抓住东南亚市场这个机会。

不难发现,这正是一个从长远的发展目标来看,正如李书福说的那样,“吉利得到的是商业机遇,运用得好就是经济效益,抓住了机遇,就是抓住了走向成功的通行证。”这个通行证就是进军东南亚市场以及全球市场的跳板。

这是一个拥有6.23亿人、一个年销售300多万辆的市场。再放大来看,则是更广阔的东南亚、南亚和澳大利亚市场销售,这将开启吉利在右舵车市场每年800万辆级的份额,借助马来西亚和东南亚,吉利将撬动更大的市场蛋糕。

另一方面,国家一路一带政策的促使,让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友好合作关系更进一步,让吉利收购宝腾速度加快不少,毕竟李书福去年才公开辟谣收购宝腾一事,如今却突然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也相当于举国家之力,让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发扬光大,这不仅是吉利的商业计划,更关乎民族汽车工业和中国工业和制造业的强大。

如今,吉利拥有从小车的知豆、全球鹰,到普通品牌的吉利、宝腾、领克,到沃尔沃豪华品牌,再到莲花跑车品牌,当然也包括英伦、远程商用车品牌,9个品牌的吉利帝国矩阵逐步成型,其战线也将从横跨中国、欧洲及东盟各国。

显然这离大众集团的12个品牌越来越靠近。之前有行业人士分析,同时运营9个品牌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这已经是中国汽车乃至全球汽车大集团的代表和象征,李书福是大众教父“皮耶希”的翻版,如今看来,李书福与中国“皮耶希”并无差别。

从造车的市场冲动到山寨模仿,从技术引进到技术改进,从零部件企业的并购整合到全球范围内车企的大规模收购,从局部车型的市场突破到全线车型的市场布局,从单一品牌的运作到多品牌的全球化运营……吉利,这家具有极强性格色彩的中国民营车企的野心,正在图穷匕见。【END】

速度 深度 态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