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解密之七、八、九、十 2024-04-19 12:45:59 太极拳解密之七:松腰松胯松腰:是方法,开跨:是目的。先举一个例子,南方有一种轿子,叫滑竿,下面左边一个轿夫,右边一个轿夫,肩上抬着竹杠子,竹杠子上坐着一个人(这里说成站着,就如同脊椎一样),走起来,轿子就会一上一下的起伏悠荡。先说“移跨”:有几个现象一是,当轿夫站的位置距中心的位置近,轿子中心往下悠荡的幅度就会小,当轿夫站的位置,距中心点远一些的时候,轿子往下悠荡的幅度就会大。结合太极拳,由于人的大腿肌肉非常的强壮,也最为有力,从感觉上说,大腿的支撑身体的位置在前后裤线内,就如同轿夫距中心点的位置近一样,造成裆部无法下沉。而人的腿,是由骨头和肌肉组成的,构成了支撑体,从人体的结构上看,骨头是支撑胯骨的边部的,也就是支撑在胯骨的外侧的尖端位置,但由于肌肉力巨大,造成肌肉支撑在前后裤线的内侧,掩盖了骨头的支撑,造成无法沉裆,也就阻挡了开跨。通过站桩,练拳等的练习,练的是大腿前部的肌肉,由于大腿前部练得肌肉力很强壮,就会慢慢造成大腿后部、胯部、屁股等的地方的大块肌肉慢慢放松,先是这些地方的肌肉放松了,大腿前部的肌肉力的面积加大了、也强壮了,这时,再慢慢放松大腿前部的肌肉的用力面积,这时就会造成前后裤线内的支撑点,慢慢的往大腿的骨头上转移,最终由骨头支撑住胯部,等于支撑的位置,由裤线的位置,转移到胯骨的外侧,而大腿前部用力的肌肉力,从而成为辅助的支撑。由于支撑点转移到胯骨的位置了,支撑点远离中间,从而使得裆部能够下沉了,这就是沉裆。结果就是,腿骨上顶着胯骨,胯骨下压在腿骨上。那么,把大腿肌肉力的支撑,转移到大腿骨的支撑胯部的形成,我在这里,说成是移跨。开跨:滑竿,是由两个轿夫抬着的,当一个轿夫不抬了,放下了,就会造成滑竿的倾斜,倾斜到一定程度,又由于上面坐着的人的重量下压,滑竿就会在抬着的轿夫的肩膀上往下滑动。结合太极拳,当身体后座时,一条腿承重,一条腿虚放着,由于腰以上也放松,越放松越沉重,脊椎带着整个上身就会下压在跨体的中间,由于腿骨上顶在跨的边部,脊椎与腿骨,形成下压与上顶位置的错位,在上下不是一条线的位置上,一个下压、一个上顶,时间长了,造成胯骨的倾斜变形,跨与腿骨之间,慢慢就如同裂开一样,在胯骨与腿骨之间的,微微的能够左右的移动。这是胯骨的左右移动开跨。那么裆部就会随着胯骨的倾斜变形而往下走。再说前后移动,从人体的侧面看,脊椎在胯骨的后面,由于不断地松腰,身体练出沉来,那么腰以上的重量,就会往下压在腰部,腰部放松,身体重量就会顺着腰,往下接着下压、沉坠,就会造成身体在胯部的后面往下压,时间长了,胯骨,就会随着身体的下压而变形,慢慢的,就会造成胯骨与腿骨,在前后的位置上移动,这就是胯骨前后的移动的开跨。再说裆,由于脊椎下压在腰部,腰部放松,身体重量就会顺着腰,往下压着尾椎,由于尾椎是往内收的,那么,就会造成尾椎,往裆部的前卷,这就是铲裆。总体上,胯骨前后、左右都能活动了,这就是开跨,在感觉上,胯骨突出的位置,有又酸又胀的感觉。活跨圆跨:胯骨,能够前后、左右活动了,还不算完,由于还有转换等动作,比如后座以后,再转换成转体等动作,等于是胯骨的前后的开,移动到极限后,再转换到左右的开,胯骨在腿骨上走了一个弧形,很有可能会造成咯咯愣愣的颠簸的感觉,也就是不润滑,这是因为,胯骨周围或附近,有许多肌肉、脆骨、大筋等等,这些东西虽然变得放松了,由于松是有程度的不同而不同,松的程度小的,会阻碍胯骨的转换,那么,还要不断地练,把这些阻碍转换的东西给磨掉,使得胯骨转换时,变得非常润滑,将来,还要练到胯骨在腿骨上的活动范围不断加大,胯骨能在腿骨上画圈,这时,就是活跨圆跨了。由于开跨后,裆部沉下去了,由于肚子是软软的肉体,那么裆部的下沉,就会带动小腹的下沉,也会带动肚子下沉,就会往下落到沉下去的跨上,这时等于胯骨在托着肚子,又由于活跨,在做动作时,由于两跨之间的转换,肚子就会随着跨的转换而转动。太极拳说,内动大于外动,其实,从根本上说就是胯骨在腿骨上的活动范围的的加大,当四肢动作定型后,以后就会保持不变了,但胯骨,由于不断地练,开的程度越来越大,从感觉上觉得大于四肢的动作幅度。从感觉上说说开跨的过程断裂:当跨刚开时,没开时感觉跨与腿是长在一起的,开了后,感觉是一块冰,突然断裂开了,上面的冰,慢慢的感觉能够在果冻一样的肉体里移动。(这一点因人而异,我本人也是左跨有这种感觉)挖坑:开跨后,比如左腿后座,感觉如同一个人站在身体左侧,在往右,用铁锹往地下挖坑。比如右腿后座,感觉如同一个人站在身体右侧,在往左,用铁锹往地下挖坑。比如马步状态,感觉如同一个人站在身体后侧,在往前,用铁锹往地下挖坑。这个坑,越挖越深,肚子,随着这个坑的深度而往下落。当肚子落到这个坑里,做动作,肚子就会随着动作转。练到这一步,就算把肚子的气练出来了,平时不太显,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能体现出来。这里说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来说明一下肚子的气功:有一次单位开会,开完会,大家一起下楼,我跟前面的一位同事闹着玩,一边下楼,一边拍了同事肩膀一下,由于同事比我矮一个台阶,他回身就照着我的肚子就是一拳,由于等于是前后左右都是人,也没地方躲,并且手还在同事身体的上方,也来不及用手去挡,主要是来得突然,余光看着同事的拳头就要打到肚子了,心里一急,嘴里不自觉的轻声啊了一声,在同事拳头挨到肚子的一刹那,就觉得肚子像汽车的安全气囊一样,瞬间膨胀起来,同事的拳头打上肚子以后,自己感觉肚子就像一个膨胀的皮球,往外有弹劲,也不疼,后来同事见到我,就说我肚子硬。以前并不知道,肚子的练出来气是怎么回事,通过这件事,一下子就明白了,以后在故意的找这种感觉,却又无法找到了。铲劲:加上腿以后,感觉地下这个坑,如同一口大锅,被两根柱子给支起来了,而脊椎和这口锅,就如同一把铁锹似的铲子,脊椎就是铲子的木耙,两跨到裆,形成铁锹前部的铲子,竖在这口锅的里面后延处,当后坐到位时,由于前腿的不承重,这口锅被后腿的一根柱子支撑着,就会造成这口锅往前的倾斜,等于是后边高、前面低,当往前弓步时,感觉这个铲子,从后边的高出,往前边的低处在锅里铲,这就是铲劲。总体上,胯部一直都有往外又酸又胀的的感觉。 太极拳解密之八:太极气功我赞成这样一句话:气为血之师,血为气之母。气赖血养,血靠气行。这句话,说出了气与血的关系,也说明了气是存在于血液当中的。说到气之前,先说几个概念。一是:沉降。当人在拿大顶、站倒立的时候,一会就会把脸憋得通红、变紫,这说明血液在人体内,是向下沉降的。二是:膨胀。人在运动中,人体内部温度会增高,血液的温度也会增高,就会造成血液的膨胀,同时,血液就会造成压力的增高。三是:压力往弱的地方释放。当人在运动时,比如跑步,会变得脸色通红。由于运动,造成血液温度、压力增高,又由于人的肌肉力很巨大,增高的血液的压力,无法往肌肉里释放,就会反而往上,就是脸部这个肌肉力小、压力小的地方释放,所以,才造成的脸红。四是:通透性(通畅性)。上学时都做过实验,就是在一个玻璃杯里,放进去许多黄土,然后在倒上水,就会发现,水往土里渗透的很慢。当改成沙土时,水渗透的很快,那么,把黄土与沙土的渗透能力进行比较,就会发现,沙土的渗透能力很大,这里就叫通透性强。下面就结合我自己在练拳当中,练出来的感觉和现象对太极气功进行分析和说明。练太极拳,几乎练出什么东西,都是有感觉的,最有意思的地方,也是感觉。练太极拳,是由上而下练出沉来,同时气也随着沉慢慢练出来的。先说手臂:当手臂的肩关节松开了,手臂就慢慢地有沉感了,那么手臂就逐渐的感觉沉重、膨胀,越练感觉越强烈,练到一定程度,手掌就开始变红,手掌感觉有针从肉里往外扎,嗖嗖的非常疼,手掌由红、变紫、变青,后又回到红色。这个过程说明,运动造成血液的压力增高,又由于肉体松,变得通透性增加,加上血液的沉降的作用,以及手掌的肌肉力比手臂的肌肉力弱,那么血液,就会往手掌的方向运动、释放,所以,手掌就变得通红(如同跑步脸红的原理一样),那么,手掌有针扎的感觉,是气在打通毛细血管,说明通透性增加,使得气遇到的阻力减小,使得气的传输容易,速度也快,那么,气才能顺利的达到手掌,才能有针扎的感觉。练出手臂沉来以后,到一定程度,手腕做勾手时,会感觉小臂里有一个小球,随着脉搏冲撞手腕的脉搏处,非常难受,所以就改为直着手腕做勾手了,过了这一段时期,这种现象就慢慢消失了,身体其他地方没有这种感觉。说明做勾手,给了气血的通畅一个阻力,所以,气血走到这里才形成冲撞。再说身体:手臂练出气来以后,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练出身体的气,说明身体的气很不好练。练到身体时,开始觉得在胸部的中间,与心脏平的位置,往里有5公分的地方,感觉里面长了一个如同枣大小一般的瘤子,越练长的越大,最后如同一个小苹果一般大小,当时给吓坏了,赶紧问师傅,师傅说没事接着练,我虽然接着练,但心里很不踏实,而且越练,这个瘤子就慢慢地往下走,走到心口窝,也就是“人”字的地方,也就是胸骨与肚子的肉体结合处时,这个小苹果,如同一个灌满了水的气球,突然爆裂,把里面的水,给洒在下面的肉体上了,这时一下子感觉肚子的肉体很硬,因为上面感觉是水,由于有比较,所以感觉肚子的肉体像冰一样硬。慢慢的,肚子的肉体的冰,慢慢的从上面融化,融化的冰,变成水,等于冰在托着水,在慢慢地往下融化。当融化到小腹时,我还想,这可能就是太极拳所说的气沉丹田吧。练到这里,在做动作时,肚子就会随着动作的转动而转动。练到小腹以后,我当时还想,小腹下面是双腿,不知道这个冰还能不能往下融化,即使往下融化,下面是两条腿,那么怎么进行分叉融化。结果,跟本就不用管,冰化到小腹下,会自动进行分叉,接着往下融化,融化到大腿部的中间时,师傅说,你已经松到腿上了,我很奇怪,师傅能看出来,也是为了考验师傅一下,就问,您说我松到哪了,师傅在腿部一笔划,你松到这里了,我当时就说,您看出来了,我确实感觉松化到这里了。以后,会练到脚底下为止。后来,回想起身体练出气来的过程,明白了,胸口里面感觉长瘤子,是由于这个地方距离心口最近,心脏给出的血液的压力最大,而且胸部中间里面开始最先松,使得气血能够往这个地方释放、膨胀、并且汇集到这里,由于瘤子涨到一定程度,沉降作用,又由于瘤子下面的松化,又使得这个瘤子慢慢的往下降。通过这个练出气来的过程可以看出,肉体松,给血液膨胀的压力往肉体里的释放创造了条件,同时,血液的沉降作用,又使得膨胀后的气血下面僵硬的肉体慢慢的融化。练到脚下以后,肉松以后,使得肉体的通畅性增加,使得气血能够在肉体里顺畅的通行,就是拳论所说的气遍全身了。那么,这个融化的过程,就会感觉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一般人谈论太极的气,就会拿出拳论,照本宣科,人与亦云,断章取义,凑出一篇大论,其实这只是自欺欺人而已。太极拳的气是练出来的,必须经过练出来的过程,才能体验出太极的气。太极拳是一种放松运动,该用力的地方就用力,但尽量用最小的力,不该用力的地方就放松,那么,不用力的地方的放松,就给气血通畅性创造条件,当气血没有阻力了,就能达到气遍全身。说完气,我再说一下呼吸。所谓腹式呼吸,是身体练出沉来以后,肚子会下沉,就给肺部的纵向扩张创造了条件,由于肺部的四周是胸腔,肺部被胸骨所包围,在放松情况下,无法横向扩张,那么,由于腹部下沉,就给肺部的往下的纵向扩张呼吸腾出了空间,所以,才是所说的腹式呼吸。呼吸,是根据身体的需要,会自动进行配合的,而绝不能人为的进行控制。以后,再有人说:动作要配合呼吸,或呼吸配合动作。你就哈哈一笑,换台、断网、走人。 太极拳解密之九:传统杨氏太极拳。有位网友跟我说了这样一件事,说有一个人,通过网上播放的视频,找到一位所谓的杨氏大师学太极拳,一见面,就跟大师说:我一看您打拳的视频,就觉得您有真功夫,这位大师夸赞的说道:你很有眼光。我在这里提醒初学者,你要是通过拳架的视频,就看出一个人有没有太极功夫,你就不是初学者了,你至少达到宗师级的水准了。现在许多人明白简化太极练不出东西来,开始学习传统太极,就杨式太极拳来说,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杨澄浦传下来的传统杨式太极拳,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初学者,下面我就讲一下什么是真正的、杨澄浦传授下来的传统杨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俗称正路子,或称大架子(到南方以后的称呼就不说了)传统杨式太极拳,虽然是一套拳,但表现形式又分为母体架和拳架两种。一是,母体架:是核心架、原体架、基础架、或者说功力架。这套拳架,是传统杨氏太极拳的核心,其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了球、圈、园、弧等等,构成了传统杨式太极拳的母体架。真正的杨澄浦的弟子,必须由杨澄浦手把手传授这套母体架,这样,才学到了杨式太极拳最核心的东西,非真正的弟子,根本就不教。如果教的话,等于教两边,先教母体架,然后不断地校正,再教拳架,又不断地校正,很累很麻烦。学杨式太极拳,必须先学这套拳架,这套拳架是母体,更规范,也更容易练出内在的东西,当练到一定程度,才能由师傅指引着练后期的拳架。二是,拳架:是由母体架,演化出来的拳架,是母体架的扩展、放大,变化。练到拳架,就偏重于发力了,必须把母体架练出一定的功力,才能学拳架,动作是由母体架演化到拳架的,但绝不能脱离母体架的范畴,也就是说,母体架的动作是原本的点,也就是出发点,从出发点出发的手脚动作等,才是正确的动作。比如,搂膝傲步,搂膝是怎么来的,是由母体动作演化出来了,这样才是真正的搂膝。母体架注重练出劲道,拳架注重发出劲道。假如,没学母体架,而直接学后期的拳架,第一,不是真传,第二,动作变形的非常大,那么错误也就大。由于先学母体架,这是本,那么以后即使学后期的拳架,由于不脱离本,即使练错了,也可以再回到母体架上来,这样就不会犯多大的错误,并且知道怎样改正。假如不学母体架,直接学后期的拳架,由于脱离的本,一旦练错了,就像断线的风筝一样,没有母体架的束缚,就会随风飘荡,造成练成什么样的都有。由于学拳者会把后期的拳架,当成原本的架,等于脱离了母体架这一步,直接走到第二步,那么在后期的拳架上要是再接着练错了,就会错到第三步、第四步,造成变形非常大,练出内在东西的希望也就越来越远。练杨式太极拳,有四个要求。一是,不许乱动。二是,直接了当,一步到位。三是,不许加入额外的动作。四是,不许加入自己的想法。下面说说正确动作:1,起式,抬起双臂,必须直接下落,腿停,手臂必须到位停住,即使不同时到位,也不许再调整一下。(要是总调整,就影响了整,就太极拳来说,最不好练的,一是沉,二是整)2,右转体抱球,身体、双手,直接往右走,重心一到停住,其他地方必须到位停住。抱球,这里有接力、化力、蓄力,又有上护头、下护身的意思。3,右抱球定式,手掌抱球,同时手臂和胸口同时圈住球,同时完成到位,到位,就是抱好了球停住以后,抬腿、迈左脚时,身体纹丝都不许晃动。4,左棚手,胸口逐渐朝向正南,左手臂,从下、往前、往上,到达稍高于肩,膝盖停住,手臂必须停住。从球的感觉来说,胸口慢慢推着胸前的球往前走(注意手臂与胸口的对应关系),而手臂,如同这个球的表面的下面、前面有尘土一样,用手臂的衣袖和手,从、下、前、上,在圈着、并擦这个球表面的尘土,而右手,走了一个近似于起式的下按。师承不同,教的也不同,造成学的也不同。比如,就弟子来说,都是弟子,有入室弟子、入门弟子、挂名弟子、记名弟子、学习班弟子、大帮轰弟子,那么教起来,也分为手把手教、真心教、糊弄教,凑活教、随意教等等,都是教,学的东西不一样,结果肯定也就不一样,对太极拳的理解也不一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造成现在说法很不一样。 太极拳解密之十:太极内功太极拳的文章成千上万,但几乎所有的文章都回避一个问题,就是都不说太极内功练出来是什么样的,也就是都不说练出太极内功有什么感受。就给一些滥竽充数的假大师创造了骗人的条件,使得初学者上当受骗,有些假大师甚至贼喊捉贼,其实是掩盖自己的骗人的真相而已。注意:太极内功,练出什么来,都是有感受的,这些感受才代表了真正的太极内功。沉,是太极内功的基础、平台,没有练出沉,绝对练不出太极内功。有人可能会问了,有的人,尤其是某些所谓的大师,没练出沉来,也能发人。我在这里郑重的提醒太极爱好者,练太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就是盘架子,必须正确的拳架,才能练出太极内功,也就是过程正确,结果才能正确,错误的过程(拳架),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内功)。第二部分,就是推手,假如拳架不正确,或干脆不练拳架,能不能直接练推手,明确的说当然可以。那么能不能练出发人,明确的说也能练出一定的发人。但是,要注意的是,这种发人,只是太极拳最粗浅的,最皮毛的、最不干脆的发人,往好了说,只是太极发人的一些技巧而已,可以说,甚至都达不到太极的力发于脊。一旦这样的人,穿上一身太极的行头,自封为大师,大作宣传,其欺骗性非常巨大,这一点初学者一定要注意。原则上说,练太极拳的内功感受是随着练的程度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的。注意:每一项感受,至少有3-4个月的强烈期,然后慢慢的消退,有些感受,是长期有。1,感觉手臂开始有沉重感,并且越练沉重感越强烈。2,感觉手臂的膨胀和手掌的膨胀。3,某些动作,如抱球,感觉如同真的抱一个气球,两手臂之间有弹性。4,手掌开始通红,严重时变成青、紫色,后回到红色。5,手掌或手指,如同有针从肉里往外扎,同真的针扎感觉一样,嗖嗖的有疼感(至少要扎3-4个月)。6,做勾手时,感觉有一个小玻璃球,随着脉搏,顺着手臂撞击手腕的脉门(也是3-4个月)7,感觉手臂变成垒球棒子,小手臂粗重,大手臂细轻,通过环,吊在肩膀上。8,某些动作,感觉手掌是一把沉重的铁铲子,手臂是铲子把。9,做按时,感觉手臂里各有一个小绳,系在嗓子的左右扁桃腺上,手往前伸做按时,感觉这两根小绳在拉动扁桃腺。由于手臂练出沉来以后,这种沉会拉动到脖子根部,就会把脖子拉长,就会拉动脖子内部的器官,那么,就会拉动扁桃腺。10,做左輣手时,感觉手臂骨头上面的肉体,往下压在骨头上,骨头下面的肉体,会往下拉坠着骨头。11,做左輣手时,感觉手臂在往前擦一个球的下、前的球面。12,抱球时,感觉双臂在圈着一个球,球的后面靠在胸口上。13,感觉穿着一个沉重的沙袋背心,脖子根部以下,往下沉、坠。14,从肩到脊椎,之间的肉体,变成胶皮状,并且有酸累感。可以说,有的感觉短一些,有的感觉长一些,此起彼伏,不断涌现。身体在练出沉来的过程中,同样会有不同的感觉、感受。1,感觉浑身绑满沙袋,感觉非常沉重,很累。2,如同站在齐脖深的水里做动作,感觉有阻力。3,如同浑身绑满皮筋,感觉做动作非常费力。4,胸口中间,感觉里面长一个瘤子,越长越大,以后会慢慢的往下走。5,如同身体像冰一样,感觉从上到下,慢慢的融化,化的部分感觉变成水,没化的部分感觉是冰,感觉冰在托着水,并逐渐的向下融化(气练出来了,有脱胎换骨的感觉)。这一点可参看,太极拳解密之八:太极气功。6,跨关节逐渐的练开了,逐渐的感觉胯部的滑动性增加了。7,做动作时,感觉肢体一下子就滑动到位了。8,感觉肚子会随着动作转。9,脚下的踩劲特别大,感觉能把地下踩一坑。10,腰胯漆脚没磨好的地方,感觉坐汽车里,走在一些警示线的地方,有一种咯咯愣愣的颠簸感。11,练开跨时,感觉跨部向外又酸又胀(开跨必须有这种感受)。12,感觉腿和跨,如同一个要散架的凳子,身体坐在凳子上忽悠忽悠的练拳(中正安舒)。13,腰与跨,如同两跨之间是一口锅,腰裆感觉是一把铲子,往前去的时候,如同用铲子在铲锅里的菜(腰裆的铲劲)。14,后座时,感觉坐在一个鸡蛋粗的木棍上,非常稳当(骨头的支撑)。15,几乎所有的动作,都感觉有球的存在,根据动作的不同,球的形态不同,位置也不同。16,开跨后,感觉以跨尖为支点,能感受形成的杠杆力。17,开跨后,腰、跨、裆的旋动,能感受形成的螺旋。大致练出上面说的这些,说明太极内功练出来了,差一条,都说明练得不全面。说明一下:有的人手臂练得好,有的人腰胯练得好,有的人棚劲练得好,有的人练得粗一些,有的人练得细一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有差别的。从感觉上说,也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些东西必须练出来,比如说身体整体的沉重感、太极气功,太极球等等,只有练出这些才能代表太极内功。 赞 (0) 相关推荐 太极一年——你的坚持,总会有回报 太极一年——你的坚持,总会有回报 太极拳(内家拳)入门第七要-虚实变化神难测 本文系阿福原创,如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阿福太极(www.afutaiji.com)".以免被追究法律责任. 人体最重要的虚实变化在两腿.太极拳要尽量避免双重之病,那么首先要将 ... 语文常识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语文常识之"一" 1.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 2. 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 3.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 ... 人生之七八九,看过,学会以淡然心过生活 人生七味柴米油盐酱醋茶,像柴一样热情:像米一样实用:像油一样润滑:像盐一样有味:像酱一样有色:像醋一样多能:像茶一样有品位人生七耐世境浓艳处,要耐得闲:世态炎凉处,要耐得淡:世人牵缠处,要耐得了:世道 ... 德慧沉思录之七八九【慧行为一论】山林子 自然道德智慧教育 慧商 德慧沉思录之七八九 慧行为一论 (自然道德慧智教育诗) 慧行为一 若妄念一发动 便是慧行分别 妄念发动必有不善 将这不善的妄念灭除 即归慧行为一 山北河南湖畔泉城山林子 庚子壬午乙酉丁丑聚狮林 卷三百七十八 ◎人事部十九 ○短中国人 <左传·襄上>曰:臧纥救鄫侵邾,败于狐骀.(臧纥,武仲也.鄫属鲁,故救之.狐骀,邾也.)国人诵之曰:"我君小子,朱儒是使,朱儒朱儒,使我败于邾."(襄公初弱 ... 认知世事(八百十九) 人们总是说,有总比没有好.事实却是,不能够彻底的拥有,患得患失比一无所有更难受. 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人没有完美,幸福没有一百分,这个世界 ... 认知世事(八百四十九) 遇见一个人要一秒钟时间,认识一个人要一分钟时间, 喜欢一个人要一小时时间,爱上一个人要一天的时间, 忘记一个人却要用一辈子的时间. 远怀说伤寒(15)——条文十八、十九、二十 原创 远怀中医 星光片羽 1周前 18.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按:"解"即为解题的解,有问题就得解开啊,解便是解决问题,解肌就 ... 《诗雅香江》第二十四期 赏梅窗外八九枝 胡東光 诗词六首 广陵散 管平湖 [诗人简介] 胡東光 香港詩詞學會榮譽會長,香港詩詞文藝協會榮譽會長.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 高級經濟師.曾任中國輕工業部食品工業司副司長.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理事長,香港大企業公司董 ... 《道德经》: 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接受人生的不完美 《道德经》: 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接受人生的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