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间断呕血、黑便就诊,却发现了这种早癌?医生:很容易漏诊
少见但十分重要!
▎主诉
患者男性,65岁,因“间断呕血、黑便1周”入院。
▎既往史
患者有酒精性肝硬化病史1年;高血压病史10余年,经药物治疗后,控制较好;饮酒史20年,折合酒精量50g/d。
▎诊疗经过
患者缘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血,呈暗红色,含血凝块,共1次,约200ml,伴头晕、心慌,并解出柏油样便,量不多。无发热、反酸、烧心、头痛、胸闷。
2018年1月29日就诊于当地人民医院,查大便潜血示阳性;腹部超声示:肝硬化、脾大、胆囊壁水肿、门静脉及脾静脉增宽;胃镜检查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浅表性胃炎。未行止血治疗,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出血自行停止,大便转黄,后转入我科拟行食管静脉内镜治疗。
我院胃镜示:食管距门齿24cm处可见不规则片状发红区域,覆白色角化物,大小约2.0cm×1.5cm(图1A)。食管距门齿20cm以下可见数条蜿蜒下行曲张静脉,下端呈瘤样扩张,红色症(+),未见糜烂、溃疡(图1B)。
内镜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Lesm-i,D1.5,Rf(1)];食管0-IIb病变(早期癌?)。后活检病理示: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临床诊断:肝硬化(child分级B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重度);食管早期癌。
胸外科考虑肝功能差,不建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转而寻求内镜下治疗,为减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对早癌手术影响,我们先行胃底静脉曲张组织粘合剂注射术+食管静脉套扎术治疗(图1C-D)。
1个月后,患者入院行食管早期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
胃镜所见:胃底静脉曲张较之前减轻,可见“吐胶”现象及排胶期溃疡,食管下段见残存曲张静脉,中段肿瘤病变处,曲张静脉基本消失(图E)。行放大内镜观察病变区域呈茶褐色,食管乳头内毛细血管袢呈B1型,考虑肿瘤浸润深度为表浅上皮层(M1)(图1F)。
治疗过程:dual刀距病变边缘5mm处标记,黏膜下注射隆起病变,切开边缘,行黏膜下剥离,术中多次出血,以止血钳,反复电凝止血,另见严重粘连,致使剥离较为困难,约1h后完整剥离病变,病变大小24mm×13mm(图1G)。
术后病理回报: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免疫组化:P53(散+),CK(+),ki-67(30%+),底切缘及侧切缘未见病变(图1F)。术后4天患者出院,无出血穿孔并发症,1年半后复查,未见肿瘤复发。
食管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的主要策略[1]。
肝硬化伴发食管早期癌临床上少见且较难发现,其原因如下:粗大的继发食管曲张静脉及黏膜表面的充血糜烂容易掩盖病变;食管静脉曲张治疗的高风险,使术者更加关注曲张静脉和可疑出血点,而忽视对黏膜病变的观察,本例患者短期内多次胃镜检查才发现隐匿癌灶,提示临床医生在食管静脉曲张的内镜诊治过程中,要加强早癌筛查意识,切实使患者从中获益。
肝硬化伴发早期食管癌往往因肝功能较差,术后易合并吻合口瘘、乳糜胸、肝功能衰竭,为外科切除高危人群。
近年来,内镜下微创治疗不仅具有与传统外科相同的疗效,还具有微创、安全、费用低廉、术后生存质量高等优点,逐渐成为早癌治疗主力军[2,3]。目前文献报道的方法主要有机械性切除以及物理化学治疗,前者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MBM)及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为代表,而后者包括氩离子凝固术(APC)、光动力学疗法(PDT)及新发展的射频消融术(RFA)。
EMR因技术简单、成本低、治疗时间短,为较早的食管静脉伴发早期食管癌的治疗方法,因其受病变大小、范围、形状、浸润深度限制,在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方面比ESD存在劣势[4],部分国内外学者尝试应用最大限度提高切缘阴性率的ESD术式来实现早癌的治愈性切除。相对于不伴静脉曲张的早期癌患者,尽管存在操作时间延长、出血、穿孔、剥离困难等不利因素,但对于具备熟练操作经验及设备齐全的中心来说,仍可作为首选方法[5]。对于物理化学治疗方法而言,目前应用较少,考虑此方法易对病变组织造成毁损,使术者无法根据病理分析制定后续治疗,目前仅作为机械性切除的一个补充[6]。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与食管癌是不同疾病,但环境因素、基因因素可参与两者的发生发展,尽管此类伴发癌临床少见,可能与我们重视不够有关,仍需认真仔细检查;此外,预先结扎食管曲张静脉,再行ESD治疗,是减小手术难度,提高手术安全性的重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