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公布不公布,实际上是教育方式的交锋

前两天,一个问题让网友争论上了热搜。

和这个热搜一起出现的,是近些天杭州滨江区提出的的班级群微信公约。其中有一条:提出教师要有强烈保护学生个人隐私的意识,不得在群里公布学生成绩排名(分数)、优劣对比、表扬少数等信息。

而网友的评论也是各执己见,有支持公开的,觉得只有知道排名,才能更好地认识目前的学习水平。

支持不公布的也有不少,认为触及隐私,且伤害自尊心。

事实上,提出不得公布学生成绩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09年,浙江省出台的《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中已提到,学校不得按照考试成绩公布学生的排名。

而在2018年12月,由教育部等九部门所印发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第七条也规定,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价,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次年7月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了同样要求。

这种问题早已屡见不鲜,为什么每次都能引起轩然大波?

考试成绩和名次,实际上是孩子的个人隐私。但在一直以来的教育模式中,这一点往往被忽视。

大部分家长和老师都觉得公布成绩可以让“优秀的学生”感受学习的动力,又可以激励“不优秀的学生”奋起直追,却往往忽视学生的个人自尊感受。优秀的学生,家长也自豪,而所谓的不优秀的学生,面对公开处刑,需要忍受来自自己的挫败感和羞耻感,还要接受来自焦虑的家长的双重压力。

那位在考场中失控 ,撕毁了另外两名学生答题卡的女生其实早就告诉了我们答案,如此剥夺孩子自尊心的教育,已经失去了教育的本意。

大家对于公开成绩与否的争论,其实就是对孩子教育方式的争论。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而是独立完整的个体,拥有独立的人格,这种做法不仅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还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抵触情绪,很可能出现叛逆或自闭。家长虽然有监护和教育的责任,但还是需要用合适的方式去引导孩子。

前段时间,14岁男孩报警称被父亲用摄像头监控,引起热议。父亲在警察到场之后,却对孩子反问:“你有多少隐私?我是你什么人?我不可以监控你?”这位父亲就是最错误的例子。

孩子是有自我意识、有自我情感的个体,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心理逐渐成熟,需求也会日益增加。当家长以爱的名义侵犯孩子隐私的时候,孩子会觉得不被尊重、理解、信任,个人自尊会受到极大的伤害。

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在公共场合都会想办法不要“丢面子”,更何况是一个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心智不成熟的他们也更容易在这样的打击下出现心理问题。

不管是此前被扇巴掌,在教学楼纵身一跃的初三学生,还是去年在车流中毫不犹豫跳桥的17岁少年,悲剧的产生都有其共性,那就是自尊心被最亲密的人剥离,带来了最深刻的伤害,以至于用死亡来寻求解脱。

许多家长总是推崇挫折教育,认为应该多让孩子吃一点苦头才能坚韧他们的内心。却没意识到所谓的挫折教育,并不是故意给孩子制造难题,也不是刻意否定、责骂让孩子变得更强大,而是要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挫折以及有战胜它的决心。践踏自尊心并不会使人更加强大,而是先有强大的自尊心才会促使人进步。

那意味着不公布成绩就能解决一切了吗?当然不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中考和高考都是选拔性考试,单纯的不公开排名只是在自欺欺人,但是学校和老师不应该为家长的焦虑推波助澜,家长也不应该将自己的压力转接给孩子。

最后,单纯公开或者不公开,都不能算是正确的教育方式。当然,孩子的自尊需要维护,并不意味着要将孩子呵护在温室里面,公开成绩有许多缺点,不公开成绩也不全是优点,最根本的是要创造一个不是靠成绩来决胜负的竞争环境,一个不是靠名次来判断是否为好学生的评价体系。这一点,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