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如何为把悬念玩到飞起

将悬念一玩到底

在悬疑小说中,你应该努力制造威胁和危险,让读者在紧张的时候都在问“为什么?”

“然后呢?”产生“担心并好奇”的心理。犯罪的手法、人物的行为动机等都是悬念制造重要的一环。

由此可见,悬念玩得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故事的成败。

“第一本”悬念

在剧本创作中有一个通用的规律,即“第一本”原则。“本”这个量词,是指摄影机装入一卷胶片所能拍摄的段落,约15分钟左右。

所谓的写好“第一本”,即写好前15分钟的剧情,放在小说上就是不知强调了多少遍的开篇。

不管是电影还是小说,开头的剧情直接决定了制片人是否采用你的剧本,读者是否会往下看你的故事,哪怕是艺术类电影,也是需要在开头把自己的特色与感染力充分展现。

所以对于悬疑故事而言,你的第一个悬念或者说第一个小高潮一定要尽早发生。

悬念三类

而接下来的悬疑故事中,依据悬念的着力点大致分为三种:

1、读者与主角所知道的信息量对等

这一类故事是主要人物与读者共同破案的过程,作者会把主角知道的线索和信息毫无保留地全部告诉观众。

此刻的悬念在于共同破案的紧张与惊奇,此刻读者也作为故事的参与者,一同来“侦破”案件。

2、读者知道得比主角少

这一类大多用于典型的“侦探”型悬疑小说。即主角通过调查和在现场观察到了许多信息,但不会展示给读者,

直到最后侦探这个大“英雄”在给众人破案讲述真相时,这些背后的信息和线索才被读者所知。

《名侦探柯南》就是典型,柯南动不动就好像看到什么灵光一闪,然后偷偷命令警察去帮他调查。

此刻的悬念在于凶手到底是谁,以及为什么。这和第一类有所不同,读者难以参与其中,所以“侦探”才是主角,才是头顶光环的哪一个,

读者只能跟着侦探的调查过程一步步抽丝剥茧,然后去猜测真相,因为所有的真相,只有凶手和侦探才知道。

3、读者知道的比主角多

这一类的悬疑故事,悬念紧张来得更直接,即读者是早已看过剧本的上帝,知道发生的所有事情,但主角不知道。

所以此刻的悬念就在于读者很紧张主角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发现真相,也会为主角陷入危机而捏一把汗,主人公的命运,才是悬念的主旨。

而希区柯克的悬念原则,大多属于第三种。

炸弹理论

希区柯克曾说过一个著名的“炸弹理论”——

试想一下:三个人坐在椅子上聊天,椅子下有一个5分钟后爆炸的定时炸弹。该怎么样把这个故事拍得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呢?

第一种:镜头不交代椅子下的炸弹,5分钟后炸弹爆炸。这种情况下除了能让观众感受瞬间爆炸的震撼,再无其他。这个过程提供给观众惊奇,专业术语叫“突发式悬念”。

突发式悬念(亦称吃惊或惊奇)主要依靠对观众保密,通过使观众大吃一惊来加强戏剧效果;

是剧情发展过程中出乎观众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复杂情况和险要转折,描述情节多用突发式悬念。

第二种:先告诉观众椅子下有炸弹,三人继续聊天,5分钟后炸弹爆炸。这个过程观众开始产生了紧张的心理,担心起了人物的命运,比起第一种会更有悬念感。但这还不够。

第三种:先告诉你椅子下有炸弹。三人聊了三分钟准备离开,其中一人提议说,咱们再聊一会吧。

一分钟后三人再次准备离开,这时候另一个人提议,别着急,咱们再喝一杯吧。

如此一来,剩下的一分钟里,无论炸弹是否爆炸,都足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这个过程专业术语叫“期望式悬念”,此时移情度变高,读者会说“我的天呐,别炸!千万别炸!!”读者投入了角色并为角色着急。

这就是希区柯克的做法,真正的一波三折。

希区柯克说:“炸弹绝对不能爆炸,炸弹不爆炸,观众就老在惴惴不安。”

在这个悬疑理论的基础上,希式电影中情节的阶梯式推进和逐渐紧张的氛围融合得非常完美,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希式风格。

所以,希区柯克一向都预先将答案告诉观众。最著名的是《迷魂记》中,朱迪与玛德琳是同一个人的谜底在情节中间就被揭示,

在当时曾引起过许多争议,因为原著中这个谜底是最后才被揭穿。

然而预先告知答案后,观众自然而然将焦虑的心情对准了主人公的命运。

一般情况下,作者总是通过期望式悬念维持观众的情绪,又通过突发式悬念造成戏剧情节和观众情绪上的跌宕,从而进一步加强冲突的紧张性。

在希氏的经典影片中,不是把秘密和真相留到最后加以揭示,而是在开头就使人物陷入某种困境和心理误区,

随后以各色各样的渠道来暗示故事的前因后果,持续不断地激发观众的探索兴趣,让观众积极地参与到故事的发展之中。

当然,希式悬念只是悬疑故事中的一种,但他绝对是能将自己故事中的悬念做到最极致的人。

最后分享一个希胖在1939年于现代艺术博物馆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演讲节选,主题为“情节剧和悬念”,希望能对各位大大有灵感上的撞击!

更多学习内容扫码查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