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这么多的风水师,凭什么他被称为“天下第一风水师”?
白雪皑皑,寒风凛冽。
门窗伴随着忽大忽小的风声在吱吱作响。
杨益趁着屋外白雪明亮的反光,在窗边投入的看书学习。
说起来,杨益的父亲在朝中也是个不大不小的官员,作为“官二代”的杨益生活条件也不该像现在一般如此清贫。
其实杨益还未出生时,父亲就去世了。
父亲在世时,家中已有了两个男孩,生活的也确实不错,只可惜母亲刚刚怀有他时,父亲因身体的变故,留下了两个还未长全的孩子,和一个怀有身孕的女子。
突然巨大的变故让家中没有了收入来源,只见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生下杨益后不久,母亲也迫于生计改嫁他人了。
出身清贫的杨益,自小便聪颖过人,也比寻常孩子更加懂事。
杨益
在这个可以通过学习苦读来考取功名的时代,杨益年仅17岁便登科及第,后来更是成为了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管着灵台地理事。
而哪怕是在宫中,他也是潜心学习,很快就将风水与勘测学灵活运用。
之后国家之间战事四起,在看透战乱的残酷,世间的济困后,杨益决定辞官归隐,远离世俗,用自己的能力救助世间贫穷的人。
杨益
离开了朝廷的杨益连日奔波,在路途中看到太多因战事而受苦的人,想要帮助,但又有心无力,导致身心俱疲。
来到了虔州后,杨益觉得这里的山水环境与众不同,自己也需要修养身体,便在此定居。
杨益
有一日听当地人说这里的黄禅寺位于虔州最好的山水位置,人杰地灵,极为出名。
杨益对于风水也颇有研究,因此也想去见识一下,全当散心。
来到了黄禅寺,果然如同别人所说,人杰地灵,令人十分舒心,但美中不足的是这里无人居住,只有几个僧人在这里维持寺院,虽然显得十分空灵,但也少了一些香火气息,以及人气。
黄禅寺
而就在杨益叹气批判的时候,边上有人和他搭话,原来是刚才杨益小声嘀咕的批判被听了去,恰好对方多少也了解一些风水之术,觉得杨益的看法和自己冲突,这才忍不住搭话。
就在争论中,与杨益争执的男子逐渐被杨益的风水学识所折服,不禁当场下跪,给杨益磕了三个响头。
“师傅在上,弟子曾文辿愿随师傅学习知识,朝夕跟随,竭尽弟子之礼。”
曾文辿这一举动,杨益被吓蒙了,缓了两秒才想要拉他起来,但是曾文辿拜师的心十分坚定,怎么劝说也不肯放弃,无奈之下,杨益只好答应,曾文辿这才起身,笑呵呵的跟在杨益左右。
曾文辿
而对于这个捡来的“便宜徒弟”,杨益倒也没有私藏,很多自己学习整理出来的知识,也一点一点的教给了他。
两人也再一次踏上了旅途,边走边学,眼界才会更加开阔。
一日杨益与曾文辿来到了宁都的赖村。
曾文辿看着此地,忍不住开口说道:“老师,我一直想寻找一块吉壤,世代定居下来,您看这里的风水,在我看来后人住在这里一定可以世代为官,繁荣富贵。”
杨益看了看这里的山脉,山中乍看之下,绿色一片,然而树木却十分稀少。
赖村
于是忍不住摇了摇头,开口说道:“这里的山脉草树稀少,只怕是村民生活不会好到哪里。”
杨益
说罢,杨益来到了村里,果然在这里居住的人们生活都十分困难。
杨益看过一眼后,随手从包裹中拿出罗盘,延着村子周围认真勘测,确认了几个方位便开始进行风水上面的布置,调整这里的风水气运。
在费劲半天完成之后,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对着曾文辿说:“这样的布局,这里很快就会得到改变了。
赖村
而调整后的风水布置,两人并没有告诉这里的居民,也没怎么停留,便离开继续前进了。
一路上,通过风水的特殊形式,两人为许多贫穷的百姓改变了生活方式。将宫廷的风水建筑布局引用到生活当中,把仅为高官中布局绝学公开在世间上。
有一日,杨益来到了三僚发现这里是一块非常肥沃的盆地,山水环绕,盆地中间有一座长条形的石峰,在遥远的盆地边缘有一颗高大的松树,树底卧着一块圆形的巨石。
三僚
整个盆地的样子就如同一个硕大的罗盘,作为自己常用的工具,杨益自然十分喜爱,于是便在此地长久居住下来,也让跟随自己学习的徒弟曾文辿定居在这里。
之后杨益悉心指点曾文辿,经过了多年学习曾文辿逐渐精通了风水勘测等绝学,成为了杨益的第一个高徒。
曾文灿
多年后,杨益临终前对曾文辿解释为何居住在这里的原因。原来杨益不想让风水这一项建筑勘测术数成为绝学,而三僚这里的风水也决定了在这里居住的人子孙后代大部分都将端着罗盘,背着包裹像他们一样,将风水的文化传承下去。
曾文辿听到老师临终的夙愿后,才明白老师这一生潜心学习风水的原因与理念,于是他决定将老师杨益的寄托与理念继续传承下去。
一切事情安排妥当之后,曾文辿决定要将这些年跟随老师云游的路线,故地重游,继续学习传承的同时,曾文辿也想知道这些年经过老师的风水布局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这一日,他来到了那个曾经被老师否定的“风水宝地”,经过调整和布置才离开的那个赖村。同样的地点,经过了许久后,这里已经变成了整洁繁华的村庄,每个人精神饱满,与之前村中的环境与状态截然不同。
赖村
在曾文辿重回游学的这一路中,那些被老师通过风水布局的环境、村落,每一处如今都是人杰地灵。多次为那些身处环境恶劣和贫穷地方的人们专门进行布局调整,名声也早已在世间传开,被后人称为“救贫先生”。
曾文辿回到三僚之后便将老师曾经教授自己的知识进行整理,总结多年学习与研究的经验,著写成《新水经》,也按照老师的夙愿将自己所学之精华传承下去。
历史记载,杨益,字叔茂,号筠松,因为用其地理风水术行于世,帮助改善贫苦困难地区的人们,被世人称为“救贫仙人”,后人由此也称其为“杨救贫”。
杨筠松也在地理堪舆学中有着极高的地位,其《疑龙经》、《撼龙经》、《天玉经》、《都天宝照经》等作品在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影响,其中曾文辿、廖三传等皆是杨筠松真传学生。后来,杨筠松也被后世誉为“开山祖师”。
《天玉经》部分节选
大家了解了这位堪舆学的中的“开山祖师”不知有多少收获?他的著作堪称术数之中必读经典,大家了解风水后又对这位宗师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讨论,感谢大家的收看,咱们下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