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识陷阱,复习高效率之五——分散有用信息
慧眼识陷阱 复习高效率
河北省泊头市一中 陈玉江 062150
高考命题利用各种技巧设置“陷阱”,考查考生地理思维的严谨性、知识迁移的灵活性。许多试题看似常规,新意层出;看似“易做”,结果 “易错”;乍看熟悉,再看模糊。令考生“失误”连连。其实,这些“陷阱”也多是地理教学中的盲点、学习方法和地理能力的欠缺点。它的设计,旨在引导中学教学纠正偏差,培养高素质人才。因此,只有研究“陷阱”设置的思路和方法,指导学生完善能力结构,才能从容应考。下面,我们以全国甲、乙卷为例,分析2016年高考命题中的几种“陷阱”手法。
五、分散有用信息,形成漏答陷阱
命题人有意将信息分散隐藏在图文资料中,增加提取难度,使考生产生漏答现象。
【例5】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图5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答案解析见文后
【答案】大规模采伐森林,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回复与扩展。
【试题分析】依据图中大熊猫分布区的变化从三个方面解答:人类大规模伐林的影响、道路修建的影响、人类干扰减少后的影响。充分展现了人地关系的变化,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关系理念和“保护国宝”的爱国情怀。
【错因追踪】信息是分散在文字和图中的,部分考生提取信息时,易忽略交通的变化或人类行为调整后的变化,漏答铁路或隧道的影响和停止采伐的影响。
高考在变、学生在变、命题专家队伍和思路也在变,“陷阱”手法也常用常新,正是“年年岁岁‘考’相似,岁岁年年‘阱’不同”。然而,陷进“陷阱”的总是墨守成规的师生。只有换位思考,站在命题者的角度去审视高考,探索命题规律,发现不足、主动弥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高考中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