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少年的你:我希望你知道被校园霸凌了,该怎么办
当一个人开始怀念过去的日子,开始觉得某一种称谓某一些光景是离自己无比遥远的存在,意味着人生的走向已然发生改变吧。
而《少年的你》,就是这样把很多人埋藏在岁月里遥远的记忆用疼痛拉扯出来。
01
02
《少年的你》在校园霸凌的大框架下,将原生家庭问题,高考与个人命运,现实与正义,人的生存与挣扎等种种复杂的问题融合在一起。
不粉饰太平,不偏激夸大,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世界也不是决然对立的,施暴者同时也是受害者。
电影本身在告诉我们校园霸凌带来的罪与恶、因与果,却没告诉我们该怎么做。
可以说,今天能成熟地坐在影院里观影、讨论这个话题的我们,都已经逃离了那个“被欺凌”或者是“欺凌别人”的年纪。
但是它却又把我们拉回每个人的那个年纪,如果你是陈念,你会怎么办?
很少有人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逃离。
“为什么不欺负别人总欺负你?”
“他们做的不好你别理他们,做好自己就行。”
我们习惯了寻找内因,甚至在很多时候不问缘由、不问经过、不去倾听,就让孩子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这种让受害者反思的可怕逻辑令人胆寒。
如果真的要问,为什么不欺负别人总欺负你?
“恶意就是这样,无端的针对一个人,即使别人没有做错什么。”
有研究显示,反社会型人格比例在人群中大概三十分之一,也就是每三十个人就有一个是潜在的杀人犯(暴论)。乍听比例有点夸张,又好像没错,把一些性质没那么恶劣的情况算进来,给自己心理预期三十分之一并不过分。
这是被新闻所报道的,那些没有被曝光又有多少呢?
浙江大学《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心理研究》调查显示:49%的学生承认对其他同学有过暴力行为,87%的学生曾遭受过其他同学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
03
陈念说:“从来没有一节课,教会我们教过我们,如何变成大人?”
在“少年”还没成熟的世界观里,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所忍受的暴力,忍忍并不会过去。
如果你是父母,或者可能成为父母,以下三点,请认真阅读,并牢牢记住:
在学校里跟坏孩子成为好朋友很可能是因为希望他保护自己,而自己又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请老师和家长多加关注。
2、千万不要跟被欺负的孩子说:为什么只有你被挑上?什么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都是鬼话,苍蝇什么都叮。
苍蝇之所以叮别人,是因为苍蝇就是苍蝇,苍蝇是害虫,害虫就必须毫无理由消灭,不消灭害虫就只能毁灭自己。
3、教会你的孩子保护自己,从小教育孩子强身健体。当别人以荒谬的理由欺凌你,请你以最坚实的拳头还击他,哪怕完全打不赢。
一味的忍让、懦弱和沉默只会让欺凌变本加厉,只有站出来反抗,才不会被继续欺负。一边反抗,一边求助,这是最好的方法。
其实校园欺凌不全像是我们以为的带血、带暴力的殴打,被全班孤立、天天开让你生气的玩笑、你做什么事都会有人哄笑.......这也是一种校园欺凌。
你要教会自己的孩子,在成为大人的路上,学会寻求大人的帮助。
而相对成熟的我们,请给孩子足够的信任,做他们的第一倾听者。
希望我们下一代的孩子,永远活在阳光中,沐浴着温暖,看得见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