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槐《忆 蝉》
忆 蝉
我的童年是在陕西关中农村度过的。70、80年代的农村,无忧无虑的孩提时代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在这些回忆里不得不提抓蝉。
蝉又名知了、爬拉猴、蝉猴、知了猴等等,因地域方言的缘故,我们管幼虫期的蝉叫“爬蝉”(ca),成虫期叫“知(zi)了”。
蝉在那个食物相对贫乏的时期,是我们这些孩子解馋的美食,抓蝉也是结伴玩耍的由目。从夏初开始,每到傍晚,孩子们就会三五成群地提着自制的玻璃瓶子抓爬蝉。这瓶子要口宽无盖易放入,还要透明易观察里面情况,所以,多半都是用吃完的水果罐头瓶子加工而来,临出门给瓶里面放点水,以防止抓到的爬蝉逃出。抓爬蝉时有的人会死死盯着地面,不放过任何一只正在急行的蝉;有的会挨个树去摸索,有的拿着手电筒在草丛、树枝上下寻找。而我除了这些,还有独门绝技——每到傍晚开始清扫院子和门前。父母亲只纳闷,这孩子怎么突然变勤快了?只有我知道,这个时侯扫帚扫过的地面,爬蝉在地面的洞穴会微微显现,用食指一抠穴口,十有八九就可以看到它露出怯怯的脑袋,见了人立马缩回到洞里。如果洞穴比较浅,我只需将食指伸到洞里,它就会顺着我的手指爬出来;如果洞比较深,手指够不到它,就要往洞里注入一些水,然后坐在边上等,不一会儿,它就会顶着一身的水气爬上洞来。如果是遇到下雨的天气,就更省事了,不用等傍晚出现,而是根据雨情,它们就会自动往洞外爬。不消一会儿,就能抓满一瓶子。
抓到的爬蝉,倒入一个大点的盆里,用淡盐水泡着,去腥入味还可让它吐出身体里的杂物。第二天早上,或烧或炸或炒,就是一顿美味。我最爱吃的还是用油炒。锅里放少许油,烹炒,要做到色、香、味俱全,把握火候是“油炒爬蝉”的关键。如果你喜欢吃一点辣的,就加上些红辣椒,撒上一点葱花,那更是锦上添花,香气四溢。
徒手抓爬蝉,有时不一定会抓到什么,可能你会在树上摸到一只臭虫、在洞穴抠出一只赖蛤蟆,但抓爬蝉的乐趣也在于此吧。记得有一次,我扫完了地,仔细观察着地面,嘿!又一个目标!我急忙用手指抠开洞穴,只见一个若隐若现的影子,我伸出食指想让它顺着我的手指爬上来,却感觉到它又缩了下去,“看来洞挻深啊”,我想,还是给它灌水吧,想着的同时,突然心里一惊,“怎么感觉它...它不像爬蝉呢!”正好赶上父亲外出回来,我告诉他我的怀疑,父亲拿着一把铁锹照着洞口开始挖了起来,几锹下去,挖出一条黄色的花蛇来,父亲一铁锹拍死了它,挑起扔到一个坑里埋了。我直后怕,差点没让花蛇给我咬了,我的手指头真是大难不死啊!
离开家乡多年,已渐渐淡忘了关于蝉的记忆。偶然一次旅行,在山林里再次听到它鸣叫的声音,却备感亲切。再回到家里,我同父亲说了想抓蝉。父亲却面露难色:“咱们这块儿早多年都没有了,现在可能只有在山里才能有吧”。想起那首伴随着我长大的歌曲《童年》“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的叫着夏天....”,人也许就是这么矛盾吧,没有了蝉鸣的夏天,似乎也不太像我记忆里的夏天了。
现今,“油炸金蝉”、“金蝉脱壳”作为新奇的养生保健食品,受到人们的追捧,市场价格也愈来愈高,仅靠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需要,有的地方已开始了人工饲养,成为农村新的致富项目。饲养的蝉经过冷冻处理,流向天南海北的餐桌,人们再也不用等待长长的一个季节轮回,就可以随时随地满足对蝉的口欲,但是,那个当年抓蝉的乐趣是再也体会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