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瓜《无论我做什么,都躲不过一句装逼》
无论我做什么,都躲不过一句装逼
□ 伊丽莎白瓜
这几天一个公众号赠票的活动火了。前三十名赶到机场的人将获得一张去未知地点的机票,借此“逃离北上广”。
因为工作地点的缘故,我大清早来到办公室还和同事热切讨论了一下,要不要脱掉制服,来场猝不及防的旅行?当然结果我俩都知道,上有老下有小,走?哪那么容易啊。
而且,回来怎么面对大BOSS也是个问题。
然而我还是承认这个公众号的营销策略真的很棒,平凡乏味千篇一律的生活里来点突然的刺激,有何不可。这种刺激简直就是对人类最致命的诱惑,看看《廊桥遗梦》,《屋顶上的轻骑兵》就知道了。不是有人说过吗,这个年代连私奔都难,因为明天还要打卡上班挤地铁。太累了!
人人都渴望在平凡里玉成一段传奇,在转角猝然遇到惊天动地的爱情
但有些人的话我就不爱听了。网上有篇《伪文青叫嚷“逃离北上广”,结局不过装逼一场》是这样说的,“真正的文艺青年不在乎一张几千元的机票,也不会为你们所谓的逼格逃离北上广,没什么钱就别再装文艺青年。”此外文章还言之凿凿地指出,喜欢这个活动的人必然是“没户口没车没房子,蜗居在群租房里吃泡面”简直是深深的恶意与嘲讽。
如果外国人来到我们的国度,他们一定会为当下社会里存在的戾气震惊。——求人家帮个忙就是“致贱人”,稍微超越生活收支水平买张票就是“装逼”。我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什么事情都能上升到逼格的问题,逃离,全世界的人都想着逃离。相信这个活动改成“逃离青岛重庆”肯定大家也趋之若鹜。另外谈到装逼,有谁比上海人更会螺狮壳里做道场呢?几十年前大家都是蓝灰布装的时候,上海女人也要在供销社门口挤破头地买一只润唇膏。住亭子间,也不妨碍他们收拾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就像现在,我有个朋友,无论一周多么忙碌必然要拿出一天时间来,穿上最好的裙子细细描画妆容,买一张首席票去看话剧歌剧。也许有很多事情是无法改变的,但你必须保持向上仰望的姿态,记得自己优雅的模样。
唯有这样以低俗来揣测别人的恶意是我最不喜欢的。“远离北上广的生活,好像也没什么改变,因为你的儿女把你丢在老家,又浩浩荡荡回北上广奋斗了。”是啊,多少年后也许我们会离开这些一线城市,回到自己的老家,而我们的后辈则像我们一样涌进北上广。可是那是他们的事情了。我选择留在青春的战场厮杀,但是也并不排斥别人回乡悠然见南山。各有各的活法。
最近在练习写作,我算是明白现在的有些网文是怎么写出来的了。消弭一切的可能,以单一角度或刺痛或诋毁。这样只是让我看到了写作者的不自信,文字无法吸引别人,只好用偏激来刺伤了。
以前的人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批评别人,现在的人喜欢站在金钱制高点说人家装逼。然而众所周知中国无贵族,谁上翻三代不是挽起裤腿进城来。由最近的这些评论,我已经发现,中国人离贵族这个词汇,真的还很远。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
有事您就联系猪老三
微信:ahqw1989
QQ:1465417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