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丝路西去出阳关,碎叶东归入玉门
前言:李白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阳关”、“玉门关”,这两座汉代建立的关隘在唐诗,特别是边塞诗中反复出现。但谁能想到,两千多年后,在敦煌以西罗布泊以东的茫茫戈壁滩上,偶尔出现的一个个不高的土堆,就是当年汉长城的烽燧与关隘,而阳关与玉门关,曾是它们中最雄壮的两个。当年通往西域的南北门户,千年来早已雄关不再,反而成为无尽荒凉和离愁的象征。但那些发生在阳关、玉门关的历史,那一段被反复吟唱的历史,并没有随着这些不起眼的土墩淹没在荒野。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诗中的玉门关距敦煌90公里,俗名“小方盘城”,丝路上的咽喉要隘
诞生于戈壁的西域雄关
两千多年前,北方草原崛起了第一代游牧帝国—匈奴,不仅降服了北方及西域一带的丁零、浑庾、屈射、鬲昆、薪犁等部族,也向西击溃了原居于河西走廊一带的大月氏,迫使大月氏西迁中亚(后在公元1世纪南下恒河流域建立贵霜王朝),河西地区成为匈奴领地,并成为威胁西汉国都长安的前景基地。而此时阳关、玉门关所在的敦煌还只是荒野中的一片默默无闻的绿洲。
汉长城河西走廊段走向图,阳关与玉门关是其西端关隘。
后来汉武帝厉兵秣马,经过一系列征伐,卫青、霍去病带领汉军终于击败匈奴“控弦之士三十余万”的铁骑,河西走廊被纳入大汉疆土。为了巩固边疆和西域道路的畅通,也为了“隔绝胡与羌之路”,汉武帝在河西地区“列四郡、设两关”,这“四郡”便是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而这“两关”便是阳关和玉门关。此后玉门关、阳关的标签不再是荒凉的戈壁,而是抵御匈奴、防守边地的雄关重地。
汉长城是中国最长的长城,其河西走廊长城遗址结构独特,以一层芦苇一层砂砾层叠筑成。
不仅如此,阳关与玉门关背后,连接的是汉代长城的河西走廊段(也称“河西走廊长城”),它们绵延在祁连山北麓、横贯河西走廊1000余公里。西从罗布泊向东蜿蜒于戈壁与沙漠到敦煌玉门关以南,后沿疏勒河南岸进入安西,然后向东到金塔县境。在金塔县,河西走廊长城分北、南两路。北路沿额济纳河北上,直到内蒙古的居延海;南路从金塔东南行,经高台、张掖、民勤、武威、古浪等县市,直到永登西,整体呈横“丫字状”。在中国历代修建的长城中,汉代长城最长,超过2万里。而阳关、玉门关便是那河西长城西端“威控三边,襟带四维”的藩垣要地。
河西走廊汉长城的修建花了20年时间,对对匈奴侵犯的防御成效明显。
玉门关、阳关所在的河西走廊长城,汉武帝修建花了20年时间,其对匈奴侵犯的防御有明显的效果。据《汉书·匈奴传》记载:“是时,汉边郡烽火候望严明,匈奴为边寇者少利”;“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了。这条防线的设置不仅加强了汉朝西北地区的防御能力,有利于汉帝国边境的稳固,同时也为汉代丝绸之路的昌盛提供了陆路交通安全,促进了汉朝与西域、西亚各国往来和交流。
阳关烽燧遗址
守护丝绸之路的关隘重地
河西四郡的设立,使河西走廊的统治秩序迅速重建,之后伴随着修筑长城、设置关隘、部署兵力、移民屯垦...,张骞带着汉廷的使团再次浩浩荡荡地从长安向西域进发了。这次张骞远赴西域,带来了大汉王朝的威严,并以丰厚的礼品向西域三十六国传达了和平通商的意愿。于是一条穿越河西走廊连接西域、西亚、地中海沿岸与东方中原的贸易通道开始形成,阳关、玉门关作为西域进入中原的门户,肩上有了新的重任—守护。
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文明交汇之路,人类文明在交流中成长壮大。
这条黄沙漫卷的驼铃古道,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浪漫气息和神秘色彩,为此后世命名为:丝绸之路。虽然如今的考古出土是零星的,但这些发现都指出丝绸之路作为一条文明交流大道的存在,如距今4000年小河墓地(位于罗布泊),出土了完整的小麦和粟。小麦作为源自西亚两河文明的种植品;粟是中原的东方文明的主要农作物,它们同时出现在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中间位置,出现在连接两大文明的通道上,证明了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的连接之路,人类文明在交流中成长壮大。
阳关、玉门关,是丝绸之路上来往的商旅、信徒、使者出关入关的必经之地。
而阳关、玉门关,便是丝绸之路上来往的商旅、信徒、使者出关入关的必经之地,无论是走昆仑北麓,还是走天山南麓或北疆。因为阳关、玉门关扼守在敦煌以西最重要的水源补给点上,在戈壁大漠上,守住了水源,就守住了生命通道。所以阳关、玉门关不仅守卫着河西走廊西大门的安危,也控制了通达西域的战略“制高点”,当然它们同时也负责为过往人员签发“护照”。于是汉唐时期,这两座在荒野上对峙而立的雄关一度热闹了数百年。
唐王朝的疆域,阳关、玉门关与安西都护府下辖的安西四镇构成了对西域的防务体系。
河西失守,雄关没落
这两座在汉武帝时期就已设置的雄伟关城,与唐朝时安西都护府下辖的安西四镇(即碎叶、龟兹、于阗、疏勒)一起,将丝绸之路的繁荣演绎到顶峰。然而所有的繁华都在公元八世纪中叶戛然而止,唐王朝内部爆发了安史之乱,安西﹑北庭以及河西﹑陇右等边塞驻军大部内调平叛,整个西北地区防务空虚,雄踞青藏高原的吐蕃乘虚陆续占领陇右﹑河西诸州,阳关。玉门关自此从大唐的手中滑落。
公元755年唐王朝内部爆发安史之乱,安西、河西和陇右等边塞驻军回调平叛,吐蕃趁虚夺取河西。
此后吐蕃在河西强制推行“蕃化”但收效甚微,随后在河西陷落六十多年后,河西本土的归义军高举“回归大唐”的旗帜,趁吐蕃内乱,以敦煌为根据,逐步收复了河西走廊,随后将河陇十一州地图进献给唐宣宗,重新确立了与唐王朝的隶属关系。然而,从巅峰跌落的唐王朝再也无力恢复昔日的荣光,河西走廊虽然在名义上重新归属大唐,但唐王朝藩镇割据的内忧,已无力为经营河西提供实际的支持。最终归义军在公元1036年被西夏攻灭。
西夏国控制河西走廊后,路上丝绸之路逐渐闭塞,阳关、玉门关逐渐沦为弃城。
自此西域与中原之间隔了一个西夏国,河西走廊也开始通行不畅,海上丝绸之路便逐渐取代了陆上丝绸之路,再当疆域广阔无边的蒙元帝国当家时,北方的草原丝绸之路继而兴盛,甚至到了明王朝时,中原政权已基本失去了经略西域的兴趣,嘉靖帝甚至将国界东移,在300公里外的嘉峪关闭门自守,就这样阳关、玉门关一步步沦为遗弃的关城…。
驻守了千百年的阳关遗址,再也不复往昔的荣耀和繁华。
于是,阳关和玉门关在逐渐没落中开始了等待。它们不知道为什么,从某一天起,那些送出去的书信再也没有得到回复,遥远的地平线上也不再有驼队与人群出现,那些能歌善舞的女人、叮当作响的玉石,香气四溢的葡萄酒也都消失了踪影。最终无人戍守的阳关、玉门关相继坍塌,没有人看见它们倒向大地的过程,没有人知道倒塌的时间,也没有人听到沙土随风吹散的声音......。
备注:本文是《丝路敦煌系列》的第六篇章,也是终章。更多敦煌故事请主页查看。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一家之言,如有不当之处望指正。部分配图引自网络,如有版权请私联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