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病的转归你知道多少呢?

北中健康2021-01-18 16:26:09

在《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中,吴鞠通把温病分为六门,与湿热病有关的共有四门,其中暑温为一门,伏暑为一门,在这两门中,既有属温热病类的暑热病,又有属湿热病类的暑湿病。湿温、寒湿为一门,其中湿温属湿热病,讲寒湿病是为了与湿温相对照,实际上它不属温病的范畴。温疟为一门,其中也有温热类证候与湿热类证候之分。

总起来说,'上焦篇'的湿热病主要见于暑温、伏暑中的暑湿病、湿温和温疟。 湿热邪气侵袭上焦,病变部位主要在手太阴肺系,称为'手太阴暑温''太阴伏暑''太阴湿温'等。因为湿热邪气有弥漫的特点,所以病变初起虽然先犯手太阴卫分,但往往又不局限于卫分,而是同时弥漫于里,呈卫气同病,也就是表里同病。因为脾主运化水湿,外感湿热邪气最容易困脾,导致脾不健运而形成手、足两太阴的病变,同时由于湿阻气机,水液代谢障碍,也可以出现小便不利等下焦症状,所以治疗中要以上焦为主而又兼顾中、下焦。 湿热病是湿与热两种邪气为患,由于两种邪气的比重不同,临床表现有湿重于热、湿热并重、热重于湿的区别,其治疗也有所不同,所以在本讲中就以这种分类方法对条文进行归纳讲评,对分注、按语和方论也有选择地进行讲解、分析。湿热病迁延不解,由于体质因素、湿与热两种邪气比重的变化、治疗用药或饮食不当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发生转化。这种转化与促成转化的因素密切相关,往往是因为顺从了某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转化,出现从阳化热或从阴化寒,因此称为'从化'。因为转化以后的归属不同,或从阳化热而归属于温热病范畴,或从阴化寒而归属于寒湿病范畴,因此也称为'转归'。

总而言之,湿热病一经转化之后,性质已经发生变化,不再属湿热病的范畴。湿热病的转化多发生在中焦湿热证中,因为脾主运化水湿,脾不健运则湿不易去,所以湿热病往往在中焦稽留时间最长,也最容易发生转化。从阳化热,是指由于患者体质阳气素盛,或邪气的比重热重于湿,或治疗过程中大量使用温燥药物,或病中过食肥甘辛辣食物,致使湿热病在发展过程中湿渐退而热渐盛,最终化燥成温,转化为温热病,或出现气分证,或深入营分、血分。湿热病一旦从阳化热而转化为温热病,就应当按温热病辨治。从阴化寒,是指由于患者素体阳虚阴盛,或邪气的比重湿重于热,或治疗过程中大量使用寒凉药物,克伐阳气,或病中冷食、冷饮过多,致使湿热病在发展过程中湿不去而热渐退,阳气受损,最终转化为寒湿病。湿热病一旦从阴化寒而转化为寒湿病,不仅不属于湿热病范畴,而且已经不属于温病的范畴,应当用温阳化湿法辨治。

(0)

相关推荐

  • 70讲 《外感温热篇》第九条(2)

    70讲   <外感温热篇>第九条(2) 1.湿热病治疗宜忌 ①阳虚阴盛体质--顾护阳气 ②阴虚火旺体质--顾护津液 ③素有湿蕴体质   余医案中,凡先治血分,后治气分者,皆伏气病也,虽未点 ...

  • 【重读经典】温病学理论与临床应用

    公众号    经方世界 温病学理论与临床应用 温病是外感四时温热邪气所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温病学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 ...

  • 湿热证治在男科临床上的思考

    在男科临床中,无论是功能障碍,还是急慢最性前列腺炎,最常见的证型应该就是湿热了! 一提到治疗湿热证,大部分人马上会想到的方是什么?不是龙胆泻肝丸恐怕就是八正散!这两首方确实是好方,在解决肝胆湿热和小便 ...

  • 王晓军谈湿热病用方

    [王晓军谈湿热病用方精粹] 1. 发汗不解非风即湿,汗出而热不退,如无夹湿,考虑阳明病的三个类方,栀子剂,石膏剂,承气剂. 2. 汗出热不解,有口渴,恶心,舌苔腻,大便稀,这是湿热夹燥热,用桂苓甘露饮 ...

  • 【《温热经纬》卷四 薛生白湿热病篇】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 ...

  • 【《赵绍琴临证400法》湿热病·下焦湿热证治(五法)】58

    下焦湿热证治(五法) 一.湿重于热(二法) (一)芳香化湿以开其窍,淡渗分消畅利三焦 湿重于热,阻滞膀胱,水道不通,气化不行,湿热上蒸,头胀不清,甚则如裹,神识昏蒙,时昏时醒,如呆如痴,口干呕恶,舌苔 ...

  • ▲清代医家叶天士治疗湿热病常用11药对

    ​清代医家叶天士治疗[湿热病]的[常用药对],值得收藏! 01.脾虚夹湿--"白术+茯苓"."人参+茯苓". 02.湿阻气机轻症--"陈皮+茯苓&qu ...

  • 清代医家叶天士治疗【湿热病】的【常用药对...

    清代医家叶天士治疗[湿热病]的[常用药对],值得收藏! 脾虚夹湿--"白术,茯苓"."人参,茯苓". 湿阻气机轻症--"陈皮,茯苓".&qu ...

  • 湿热病用方解析

    湿热病用方解析 1. 发汗不解非风即湿,汗出而热不退,如无夹湿,考虑阳明病的三个类方,栀子剂,石膏剂,承气剂. 2. 汗出热不解,有口渴,恶心,舌苔腻,大便稀,这是湿热夹燥热,用桂苓甘露饮.但如果咽喉 ...

  • 湿热病的五大禁忌你知道吗?

    说到'毒素',人人都畏惧,尤其是当它潜藏于人体组织中时.因为它是一种可以干预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并破坏机体功能的有害物质,会使人的身体健康受到危害,并滋生百病.所以,那句'排出毒素,一身轻松'才会被人当 ...

  • #临床体会# 略谈湿热病辨证辨别湿热病证...

    #临床体会# 略谈湿热病辨证 辨别湿热病证应该从细微处入手,四诊合参,方可认证准确.结合前人的经验,谨记三点:第一,辨湿热以三焦中哪焦为主,<类经>云:"上焦不治,则水犯高原:中 ...

  • 【赵绍琴临证400法:湿热病·中焦湿热证治·热重于湿(四法)】57

    湿热病  中焦湿热证治  热重于湿(四法) (一)清胃热以泄阳明,燥脾湿兼解太阴 中焦阳明胃热炽盛,又兼太阴脾湿,症见高热汗出,烦渴饮冷,脘闷身重,舌苔黄腻而干,脉象洪大,按之略濡.此热重湿轻之象,治 ...

  • 我比较喜欢用叶天士治疗【湿热病】的核心药...

    我比较喜欢用叶天士治疗[湿热病]的核心药阻加减,常有验效. 黄连苦寒,清热燥湿,即遵循<黄帝内经·素问>"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的治则. 半夏辛温,燥湿化痰.降逆消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