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偶然穿过曾经住过的家属区,看到那一个本就不大的小区,因为民生工程的改造,大变了模样。主要原因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区停放的私家车越来越多,不得不拆除了一些花坛,砍掉一些树木,腾出更多的地方做临时停车场。改造老小区,改善居住环境,这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只不多看到很多曾经熟悉的东西都没有了以往的影子,难免让我感慨不已。这个小区是1990年建设成的,算来那时我还没有出生,当时来看,是整个县城里最高层的建筑,也是整个县城最早使用天然气的小区。这个小区属于某国营企业,和众多国营企业家属区一样,小区配备了幼儿园,食堂,操场,学校,医院,图书馆,服务公司整众多设施和机构,在当时那个年代,应该能够满足一般人员的所有需求,所以就算是作为一名普通工人,也有一种很强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我在这个小区出生,在这个小区成长,即便二十多年的岁月让它破旧不堪,它仍然承载着我太多的回忆,我也见证了它的兴盛和衰败。我当时就读的幼儿园就在小区内,所以放学过后基本上可以自己回家,小学的时候也是在子弟校就读的,子弟校和小区也仅仅是一墙之隔,所以,我也是自己上学放学。我现在都还记得,我有一次读书的时候忘记了带一本书,又怕上课没书被老师骂,于是利用课间休息的十分钟,一路狂奔到家,拿上书后又一路狂奔到教室,这时上课的铃声刚刚响起,我想这种速度和效率是很多人无法体会的,正如我也无法体会很多家长开着汽车,骑车自行车,三轮车,在学校门外等放学的孩子,我也不确定有朝一日,我会不会成为其中的一员。只能说,每一代人,每一个人,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记忆。学校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好事也是坏事。之所以说它是好事,是因为同学们都是这一条路上的邻居,或者说都是一个家属区里面的邻居,放学了可以在花园的某个石桌上做作业,或者是在学校的操场上玩到很晚再回家;吃了晚饭后,只需楼下喊几声,便能呼朋引伴,像脱缰的野马,到处乱窜,这也是我童年的一个主要的构成部分。现在的小学生,放学过后要参加各种补习班,晚上回家做完作业就早早地休息了,就算一个小区里有同龄的孩子,最多也就几个,还不见得叫得出名字,就连同班同学,也仅仅是上学的时候在一起,放学后就各自回到各自的家中。这一点我应该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因为我在大学的时候做过两年家教,教过两个小学生,她们的苦闷和压抑我是完全能够体会的。我也常常在想,现在的孩子虽然比我们那时多了很多培训班,却也比我们少了太多童年的快乐。之所以说学校独特的地理环境也是坏事,原因在于老师也是这儿附近的邻居,最近的可能就住在一栋楼里面,对很多小学生来说,这应当是件毛骨悚然的事情吧,放学的路上,散步的路上,玩耍的路上,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老师,真叫一个危机四伏,好在我和老师的关系一向很好,从学前班到现在,每一位教过我的老师,我都能叫出名字,而且我从小做事比较谨慎,很少闯祸,自然也就不太怕老师了。由于我们住的小区不是商品房,自然也就没有物业管理公司,在我的印象中,安全工作是由厂里的保卫科来负责的,卫生工作,除了几个打扫卫生的工人以外,每家每户都要自己打扫卫生。这种打扫卫生的制度很有意思,恐怕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了。当时我们一个单元是七层楼,住有14户人,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得每一户人住的是谁,现在的电梯公寓都是门户紧闭,一年到头难得见几次面。当时我们每家门口都会挂一个值日的牌子,所谓值日,就是要负责一个单元楼里面从底楼到顶楼的楼道卫生,值日完了后,再把值日的牌子挂到下一家去,那时的人都很自觉,在我的记忆力也从来没有谁为了值日的事情有过争执,相比于现在把垃圾扔在电梯里的人,那时的人素质高了很多,其实有时也不仅仅是素质的原因,还有氛围的原因,身处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在这样的规定和规则之下,每个人自然而然地就会遵守,当然,仅仅是清扫单元楼道还是不够的,隔段时间还会有一次大扫除,以单元为单位,清扫公共区域,大扫除的时候,每个单元在同一天轮番出动,上一个单元完的时候就会有人在楼下喊下一个单元,这时每家都会派人到楼下公共区域打扫卫生,这和读书的时候打扫公共区域比较类似,但现在的学校还有没有公共区域这一说法,我就不知道了。当然,老房子除了家属区,还有厂区。厂区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拆出掉了,至于它是什么样子,我的印象都有点模糊了,我现在住的电梯公寓就是在原来的厂房基础上修建起来的,同样的一块地,却没有了任何的关联,想来觉得有趣,这一块地,从古到今几千年,经过了无数的兴衰和变迁,每个人都只是过客,不是它真正的主人,无论你曾经多么爱它,或者你多么难以忘记它,它都会改变得很彻底,彻底得让你再也认不出来。这一块地,曾经是农田?是湖泊?或者是某家的大宅子?我不得而知,也没有人愿意去做这毫无意义的追溯,人们在意的是,这里房价多少钱一个平米,周围有学校吗,买菜方便吗,地面有车位吗,仅此而已。其实生活本就如此,我们能左右的,也就仅仅是眼下的着一些东西。回过头继续说老厂区,当时厂区对我们小孩来说充满了神秘感,因为我们很难有机会能够溜进去看看,当然能够溜进去看看也是刺激的事情。我记得当时每一个部门或车间只有一部座机,而且是那种把手指插进去靠转动拨号的老式电话,以前要找某人,都要打电话到单位上,接电话的人也往往不是本人,远没有现在的手机方便。当时我家刚安装电话的时候我非常激动,因为自己在家就可以打电话是一件多么兴奋和自豪的事情。当时我可以在家里打电话到我爸妈的单位上,着实方便了很多,再到后来有了传呼机,再有了小灵通,这些都是一个时代的回忆。我对厂区的记忆其实并不多,因为我也不常进去,只有偶尔忘记带钥匙了,必须到父母的单位上去拿。那时厂区的背后是一个奶牛场,那里可能养了不到十头奶牛,那时的人们晚上吃了饭就会拿上一个瓶子,一路散步到奶牛上,打上半斤牛奶,早上回来煮。从家属区到奶牛场,会走过一条狭窄和僻静的道路,道路的两边是当地还没有拆迁的农民零零散散种植的蔬菜,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胡豆,因为胡豆的花和蝴蝶很像,也让正在读一年级的我充满了好奇。也是在奶牛场,我第一次见到了奶牛,以前见到过的活的动物基本上都是猫啊,狗啊这些的,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动物也让我很兴奋。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一个小朋友都对动物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但是至少我是这样的,我从小就想养一只狗,但是直到现在这个愿望都还没实现。后面,奶牛场没有了,再后面,厂房也拆除了。我记得那时大约是我读五六年级的时候,子弟校被划到了地方,我也在六年级转学到了地方的小学读书,那时厂里的工人大量下岗,用现在的话来说叫裁员。现在裁员了,不外乎重新找个工作,但是在当时的国营体制下,所有人都以为在厂里工作是铁饭碗,也不曾想过有一天铁饭碗也会丢掉,最终这个厂彻底破产了,几年后,厂房也拆除了,在我看来,这像是宣布了另一个时代的到来。后来,下岗的工人们认清楚了现实,过去再辉煌的岁月都已经是曾经,于是他们又纷纷外出务工,另谋出路。其实直到现在也无法评说,当初的体制改革是好是好,因为有些人走上了小康,有些人依旧潦倒,关键还是看人吧。最早离开厂里的,是一批大学生,这些人在2000年以前就离开了,去到了当时还 并不多见的民营企业,也是在那个阶段,他们的子女,也就是我的一些同学,逐渐转学了,当时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不关心也不懂是什么原因。破产之后,慢慢在新的岗位上走上小康的人也搬走了,于是,家属区里开始有房子出租了,随着时间推移,没有搬走的几乎都是老人了,而这个家属区也变成了现在的社区,走进去看看,大多数人都是外来务工者,我也不认得了,这也是为什么小区要改造的原因。偶尔进去转转,我还能依稀找找往日的记忆,断断续续,断断续续,不能写成篇章,老房子还是那样的老房子,只是我偶尔在我曾经家的楼下抬头,那窗户透出的也不是熟悉的光芒,我每天放学回家,只要在楼下一抬头,就知道家里有人没有,而这阳台透出来的光,分明和以前的颜色不一样,我知道。我是个怀旧的人,但我也并没有多怀念,因为最美的记忆总还是在脑海中。我怀念的是曾经的这里和那段无忧无虑的岁月,即使老房子依旧在,我也只是看看而已。
翁煜翔,四川成都人,民建会员,南充市作家协会会员。
“文学百苑·改稿荐稿”群启事
具体细节电话或微信沟通
联系电话:13343811328 微信:shuai_pengju
重要通知
即日起,平台开始发放稿费,具体措施:点击量以七日计,500点为基准,发放10元稿费;1000点30元,1500点40元,2000点60元(作假者剔除),中间点数不计,参赛作品除外。特别优秀作品直接选入《文学百花苑》杂志,免费赠送样刊。此为试行草案,在新规定未出台之前按此标准执行。
第五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启事
4月1日开赛 今日开始接收参赛稿件
为活跃文坛气氛,发掘文坛新秀,河南科技报·科教周刊、 《文学百花苑》杂志社决定举行第五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活动,此次大赛由微信平台《文学百花园》独家首发;参赛内容要积极向上,主题不限,题目自拟,4月1日起正式启动。
1、作品要求:每篇作品字数2000字内,每首诗在40行内,作品要求原创,且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过,可多篇文章参赛(只取最高奖)。
2、来稿需注明【参赛】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3、参赛唯一邮箱:1403384853@qq.com
4、本次大赛以点数取胜,打赏资金不返还(1元折合2个点击量)一个有效评论折合3个点击量(有效评论一个ID只选一次)。
5、最终评奖办法:综合点击量占百分之九十,评委占百分之十。90+10=最终点数),原始综合点数在500点以下者,不纳入最终评奖范围。
6、本次大赛设大奖一名,奖金:2000元(现金);二等奖三名,每人奖金1000元;三等奖六名,每人奖金500元;优秀奖五十名,每人奖金50元。
7、本次大赛杜绝恶意刷帖,一旦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并发帖公布其不当行为。
8、收稿时间:即日起(4月1日开赛)到2021年2月28日止,获奖信息在最后一贴推出后的第10日公布 。
9、获奖者颁发证书,一、二、三等奖作品入选河南科技报·文学百花苑专栏,500点(折合)以上优秀作品皆有入选《文学百花苑》杂志资格,具体视个人意愿而定。
10、2021年4月上旬在河南郑州市举行颁奖典礼(暂定),每位与会者在河南科技报选登一篇文学作品。届时将邀请邀请文学界名流参与颁奖活动与互动,与会者表演自制节目及互动。邀请河南电视台制作新闻和专题报道,穿插部分获奖者发言。
主办:文学百花苑
联办:河南科技报·科教周刊
后期事务:文学百花苑全国征文大奖赛组委会
2020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