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故事: 科研,仰望新的高度
回想2017年8月步入教学岗位,就如同转眼间,三尺讲台上已留下了自己三年的青春。在这一步步摸索与成长中,我深感,教书育人,是路漫修远,是日复一日将诚恳投进平凡生活,是年复一年的热忱相助学子进步。而其中,能够拥有上下求索的科研态度和脚踏实地的科研行动,则是我在教育征途中持续追寻的另一高度。
《提升小学生英语课前预习效率的研究》课题主持人:孙琳
记得入职不久,第一次听到“课题”的字眼时,说实话,除了感觉太高大上、离自己遥远的同时,内心还有些许抵触。我自问:平时的教学任务已经使自己足够焦头烂额,何必为自己的工作再平添难度?况且,就算有问题能够拿来立项研究,但后期如何推进,怎样付诸实践研究?这些都使我对“课题”望而生却。但幸运的是,没过多久我便有了自信的答案。入职第一学年底,作为参与者,跟着英语教研组长,参加了有关“优化小学生英语作业设计”的市级研究课题。于是,我惊喜地发现,教学研究哪有传说中的那么高深,可不就是来源于最一线和最真实的教学中!于是,我逐渐有目的性地紧抓英语教学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严谨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疑问,挤出时间积极书写每一次的科研随笔与反思......就这样,课题一步一步的推进,最终顺利结项。看来,心中所惧的课题无非就是“纸老虎”啊!
孙琳老师执教课题公开课
孙琳老师进行课题开题报告
也正是有了第一次课题经验,更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思想转变,我发现有待解决的问题还真多!于是,下一年学校再次通知市级课题报名时,我毫不犹豫地查阅资料、分析、整合,一气呵成地完成了立项申请表,并成功立项,开启了教科研之路的新征程。
孙琳老师进行课题中期汇报
课题研讨
立项之后才深知,自己要面对的考验才刚开始。除了英语教学和兼职科学教学的本职工作以外,我还负责着学校的新闻宣传、少先队以及校园文化讲解接待工作,每天可谓是“脚不离地”,曾一度有想要放弃此课题的念头。但作为青年教师,我不能退缩,也许这就是考验自己的最佳时机、是成长的需要。时间嘛,挤挤,总会有的。于是,我试图说服自己克服惰性,利用每项工作完成后的间隙、下班后、来校路上,一遍遍翻阅文案书籍、整理研究思路与计划,就连吃饭时也在翻阅相关电子文献、考虑如何能够将研究方向更贴合于一线教学,能为其所用。并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将课题分解为一个个子课题,安排成员分工,确保每位成员老师能够细化和精准完成自己的研究目标与相关策略。同时,课题组始终遵循着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努力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科学合理的做法,将研究出的创新措施及时试用于真实课堂,定期召开学生交流会,聆听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不断地搜集反馈,将研究成果更好地助于学生的进步。
而在研究后期,如何撰写一份优质的结项报告,更是一件磨人又考验人的“精细活儿”。于是,一次次分析已有成果,一项项收集反馈、整合材料,一遍遍向前辈教师讨教、查重、优化所撰写的结项报告。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课题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市教科研专家团队的认可,获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而直到现在,那种“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幸福感仍然在持续......
课题研讨
课题研讨
课题研讨
回想这一年的科研工作,很累很辛苦却又充满趣味与收获。毕竟作为青年教师,对于教育教学中的未知还保留有足够的热忱与好奇,有好奇便要探索,探索中便会有更多的契机去深入研究。同时,我更坚信,只要用心去做,即便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但至少能对现实问题进行反思,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问题趋于一个较好的走向,同时 “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 的真诚心意,也会打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的心灵,很多问题便能在师生的齐心努力下有个更好的结果!
(作者孙琳,郑州市惠济区开元路小学)
END
主编|老胡科研工作室
图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