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泰州往事回忆-幼儿园

我上过两个幼儿园,一东一西。

先上的东边邑庙街上的幼儿园,其实就是蒋老师家里,房子不大,有个小院,老师就蒋老师一个。后上的是西边钟楼巷穿过去往南转到关帝庙巷,一个院子里。

东边那个幼儿园,印象已经不深,一是年龄小,二是上的时间短。

但有一事,印象极深!

小时候家里很少吃鸡蛋,偶尔吃,也是做菜,韭菜炒鸡蛋啦,鸡蛋羹啦,至少也是蛋炒饭什么的,皆是美味。

一日,母亲突发善心,竟给我和弟弟一人煮了一个鸡蛋!一人一个!时值寒冬,正好手捧热乎乎的鸡蛋上幼儿园去。路上喜悦,自不必说。走到邑庙街,天下着小雨,老黄色的石板路,有些滑,也有些脏。我把我的鸡蛋随手揣到右裤兜里,“啪”的一下,鸡蛋竟掉到地上,这也罢了,毫无防备的右脚又结结实实的踩在了鸡蛋上,暖和的,圆圆的,寄托着我的欢喜的鸡蛋,一下子变成了地上混和着脏泥水的一摊奇怪的不可名状之物!——原来我的裤兜破了一个洞!我不知道诸位能不能理解一个小孩当时的心情。现在想起来,依然感觉有点悲哀。

最后,弟弟把他那个鸡蛋,跟我一起分了吃了。

西边那个幼儿园就要大一些了,老师也多了,有个老师,姓桂,小孩子喜欢给人起绰号,你姓桂,对不起,就叫你桂花糖。“桂花糖”跟蒋老师关系很好,两人经常嘀嘀咕咕的,放学也一起挽着手,边走边聊。

在这个幼儿园,第一次识字了,“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这三个万岁,等同于古人的“人之初,性本善”或者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因为这三个万岁印象太深了,所以以后凡是遇到三个排比句,都感觉很亲切,比如“三个代表”什么的。

幼儿园的北边,就紧靠着红书小学,有一排房子,属于红书小学的。有个门,通到我们院子,门常年上锁。

有一天,一个同学神秘兮兮的让我看一本书,书都发黄了,比画书大,题目和里面的文字我们看不懂,但里面的内容能猜出来,因为书里有图,大概是狼来了一类的童话故事。我们觉得太漂亮了,天下竟然还有如此漂亮的书,而且是我们孩子喜欢看的。我们只知道有《小英雄雨来》《草原英雄小姐妹》一类的画书,哪见过这种彩色的童话书呀。陆陆续续有类似的书在孩子们中间悄悄流传。孩子虽小,似乎也知道这书有些开头,不能让蒋老师知道。可蒋老师终究还是知道了,书没收,偷书的孩子被打了屁股——书是从红书小学那排房子里偷出来的,属于禁书。

除了北边的房子,东西各有两间房子,南边是门和围墙,相当于一个三合院。东边房子里上课,北边房子外晒太阳,南墙根下放几只马桶,就是孩子们小便的地方,大便就要出去上公共厕所了。

每天上学放学,上课,午睡,活动,打打闹闹,我们无忧无虑,上学放学的路上,兜里有零钱的话,还能买个猫耳朵或者“小石子”吃吃——“小石子”是山芋干切成粒炒熟了,很香!谁买了都不可能独吞,不分点给小伙伴,小伙伴能答应吗?

也有每人都能分到吃食的时候,每年只有一次,六一儿童节。一人分一只饼四块糖。那可真是过节呀!但我们还是有些愤愤不平,因为一年就这么一次,平时啥也没有。而不远处的机关幼儿园,每天都发吃的。人家不用马桶,有自己的厕所,院子里还有个滑滑梯呢!

90年代初,在泰州遇到过蒋老师,70多了,精神还好,我们还合了影。

(0)

相关推荐

  • 【蓦然回首】我的童年和少年 | 散文点评版 紫衣侠

    如果说幼儿园也算是早期教育的话, 那么我很遗憾说, 我旷了一年幼儿园的课.不是我自己想旷课,而仅仅是为了钱.那天, 母亲在大院子的馄饨树下找到了我, 问我: "卫, 你幼儿园大班还进吗?&q ...

  • 写作5年300万字到成为自由写作者的成长之路(10)

    写作5年300万字到成为自由写作者的成长之路(10)

  • 评蒋军晶《四季之美》(二)

    接下来,你可能想不到,蒋老师采用了很传统,但是又很扎实的方式进行了学习.是的,他分段进行了讲解,并且强调说,有的东西就是要一段一段地读. 哈哈哈,这个观点,我认可. [我的话]这个环节的设计很传统,就 ...

  • 《佩蓉的妈妈经》读后感

    相比尹建莉老师,我觉得蒋佩蓉的育儿经验更适合我,当然她们两个大部分的育儿观点是相同的,只是蒋佩蓉更让我懂得养育孩子的界限在哪里,而不是什么事情都顺着孩子.特别是让我懂得了夫妻关系的重要性,养育好孩子的 ...

  • 蒋小龙 || 吉安渼陂游览记

    吉安渼陂游览记 作者:蒋小龙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雄鹰展翅飞,哪怕风雨骤,革命重担挑肩上,党的教导记心头."每当听到这首红色歌曲,我就对电影<闪闪的红星> ...

  • 那些抱着功利心做亲子阅读的妈妈,歇歇吧~

    最初带儿子做绘本阅读,的确是出于功利目的. 那时我记得我看的是尹建莉的<好妈妈就是好老师>,说是她的女儿就是因为看了很多课外书,所以很小就毫不费力地识了很多字,而且长大后对语文.包括其他科 ...

  • 老泰州往事回忆-寒冷的冬天

    现在的冬天不那么冷了,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还要搞个什么公约,好让温室气体不要排那么多,小时候的冬天,可真是冷啊! 泰州不南不北,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理论上还算南方.南方的冷跟北方的冷不一样.南方是湿冷, ...

  • 老泰州往事回忆-茶水炉子

    相信很多年轻人都没见过茶水炉子. 小时候,家里都是烧炭炉子,烧煤饼,煤饼是定量供应的,家家有个煤本子,每个月去买煤,本子上盖上戳,可以少买,不能多买.因为煤比较珍贵,所以很多人都不在家里烧热水,而是到 ...

  • 老泰州往事回忆-四类分子印象

    四类分子,就是地富反坏四种人,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后来又加了一个右派,称为五类分子,地富反坏右.但我们还是习惯称之为四类分子. 每天早晨,如果醒的早,往往会听到窗外传来刷刷刷的扫地声,经验告诉我这个 ...

  • 老泰州往事回忆-稻河路头巷

    近日微恙,卧在床上,难免会胡思乱想. 印象中第一次住院是在四五岁的时候,刚刚记事,得的是伤寒,这个伤寒究竟是个啥病,我现在也没闹明白,据说挺凶险的,于是只好住院. 小时候对住院有某种强烈的好奇,以后甚 ...

  • 老泰州往事回忆-男女生不说话

    一上中学,就会有几个明显的变化. 一是书包从斜挎变成直挂,挂于左肩或右肩.似乎是一种宣言:我长大了! 二是不叫老师,改叫先生了.中学老师,不论男女,一律称为先生.我太太来泰,对此颇为赞赏,认为我们泰州 ...

  • 老泰州往事回忆-烧饼

    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烧饼,上大学时,才知道,未必各地都有泰州那样好吃的烧饼. 泰州烧饼,叫做草炉烧饼,烧饼店里都砌着一个高高大大的"壁炉",不像西方人家的壁炉,那个太矮了,做烧饼的炉子 ...

  • 老泰州往事回忆-癞小

    朗妙好:我和任小弟在同一年出生,都住在老泰州古楼路与邑庙街的交叉口,两家挨得很近,他家的地身处就是现在的新会宾楼酒店,我家的地身处就是现在的重庆足浴店,我们是一起长大的发小,一起上的幼儿园.小学,后来 ...

  • 老泰州往事回忆-石板路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了,吃饱喝足以后,要出去旅游. 如果去江南小镇旅游,我想大家一定对小镇的石板路有很深的印象.在我的家乡,多的是这样的石板路--当然是小时候. 我家往东的邑庙街,就铺着这样一条石板路 ...

  • 老泰州往事回忆-衣着四则

    一,金光闪闪的毛线衣 小时候,我有一件金光闪闪的毛线衣. 我们就是这么称呼这件毛线衣的.虽然比较繁琐,但就是这么叫的,比如问弟弟:你有没有看到我那件金光闪闪的毛线衣? 那件毛线衣是紫色的,最早是姐姐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