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旅游,问情阳朔,西街情调,印象刘三姐

问 情 阳 朔

作者:孟丰敏

初夏时节跑去阳朔旅游。阳朔地名很美。顾名思义,便觉得它是个风光旖旎的美丽小城镇。当地人说阳朔的真正含义是“羊角”。羊角指的是阳朔地区有两个似羊角的山峰。当地方言的“羊角”与中文的阳朔谐音,于是阳朔成了当地的中文名称。

阳朔位于广西东北部,是一个很小的城镇;媲美桂林、经济发达、游人如云,却依然保持着小镇原始建筑的风貌。入镇处,大量的载客电动三轮车和讨价还价的游客把古典小镇制造成了喧哗的农贸市场。站在小镇中心举目四望,屏障似的群山秀气挺拔,每座山峰几乎是独立的,看似不像山,像电影的布景道具,近前一摸,确信这是山。这里的确不是某个影视拍摄基地,而是意外落在人间的天堂。

西街情调

到小镇中心去找当地特色菜的小食店,意外发现了阳朔西街。西街是阳朔县城最古老的街道。隋唐时,西街曾以典型的桂北传统小街形象载入史册。如今的西街大理石铺路,街两边连环画般展开经营品种多样的商铺如工艺品店、书画店、旅馆、咖啡厅、酒吧、烤吧。西街因此成了广西境内洋人聚集最多的地方,其中外国人在此开店就有20多家。由于从南宁或桂林到阳朔来,既没有直达或中转飞机,也没有火车,甚至坐小巴车还需要中转,便难以想象这些老外是如何舍得离开生活便利的大都市,落脚在了这生活和交通皆不便利的偏远小镇,而且已定居好几年。

傍晚夕阳余晖有点冷了,街道两边陆续摆出酒吧桌椅,供来往游客休息。广西人大都向往来阳朔西街走一走,于是西街上广西人和外国人成了舞台的主角,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跨国婚恋戏剧。西街也成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最频繁、中国优雅山水和欧美悠闲生活方式结合得最完美、最和谐的旅游胜地。

和所有商业化的小镇一样,店主们的热情不自觉地施加给旅客一份购物的压力。如果不购物,就被认为是吝啬鬼。这不免有些破坏心情。而此时夕阳正掠过远处的山腰,轻柔地卧倒在这个古色古香小街的青石台阶上,让人走远的美丽心情又悠悠地回来了。

继续逛,遇见了“黄牛”拿着张艺谋导演的《印象刘三姐》的票来兜售。“黄牛”认真说明这是一场别具风格的演出。演出地点在漓江水上,演出内容是刘三姐唱歌,还有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歌舞表演,为了吸引人气,“黄牛”悄声说高潮部分是有个只穿了透明薄纱的美女站在河中央的月亮上面跳舞。观众可以拿望远镜看美女。话说到这个点上,即使票价不菲,大家全都心甘情愿地掏钱买票看个真假。谁都好奇众目睽睽之下,漓江之上居然上演如此超尺度的演出呢!

离21点的演出还有几个小时。我在一间闻名的啤酒鸭店吃过晚饭后,回到西街窄窄的小巷,华灯已亮却显出一种暧昧的情调。穿入这里的人影和低迷的乐声在这情调中变得奇怪而虚幻。啤酒和烧烤之类的小吃在这情调下,竟也突然增长了人的食欲,使人慵懒、想聊天、不想离开;尤其霓虹灯闪烁最密集的地方,人流量最大。经过这里的人大约都有在这短暂停留彼此认识、彼此交流的兴趣,仿佛整个世界都浓缩在这一条小街上,任何一种语言在这里都显得多余,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脸部表情则像一场诙谐有趣的无声电影,迷人且令人开心。想来,世界是如此狭小,只要有这么一条街,只要有同样一种时间、心情,所有的不可能都成为可能。

坐看着MARCO POLO酒吧门口的老外在那里举杯酣畅、小声说笑,觉得当今旅游业的繁荣发展与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的巨大推动力量密不可分。文学作品把这样一条小街比喻得像丽江上的一米阳光、大漠中的一弧长虹,几乎是人间难觅的仙境,以至阳朔不论在国人的心中,还是在老外的眼里,都带上了一种特殊的情感符号——浪漫、神秘、原生态。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寻找某种同类的情结。其实西街和大都市的酒吧一条街一样平常和商业化。当大家不远千里追来,结果可能很失望。所幸阳朔不只有西街,有更广袤的自然田园风光且非文字所能尽书。

在西街游荡了一两小时,感觉时间就像茶杯上漂浮的气体,一霎那就入夜了。带着几分悃迷的眼神看着洋溢异国情调的小街,听着乱七八糟的混杂语言,发现大家都在浮想联翩,都在感慨和印证李白所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或如罗隐《自遣》诗里唱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一离开西街,仿佛离开了一座光芒四射的舞台,周围的光线立刻暗淡下来,人走在其中有种孤独感。沿江道路上,雕栏灯罩里投射出的橙黄和树绿色的特效灯光,像是一种安慰,安慰着远方来的旅人,告诉我们并未离开牢笼似的城市太远太久。在城市里养成的享乐习惯,已经使我们丧失了在自然里的生存能力,只能像宠物一样被养护且安逸恶劳。

猛然抬头一看,边郊的天好高啊,高得真像是要离开人间一般,星星几点几点地缀在黑幕上,使我想起二十多年前的小时候,城市的天空其实也有这么美。看来星月弯弯的夜晚真正到来了,不知附近准备上演的张艺谋导演的《印象刘三姐》究竟如何呢?

《印象刘三姐》

演出还未开始,离观众席很远的地方围了几个人算作检票口。检票口周围一圈都是售卖望远镜的。游客们,不分男女,几乎每人一架望远镜,只为了一睹人体真相。人们严重的窥癖欲给望远镜生意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所谓的《印象刘三姐》根据票面宣传介绍的是集漓江山水风情、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及中国精英艺术家创作之大成,是全世界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是一次视觉的革命。这话不夸张。张艺谋这个创意确实超出常人所想。传统演出是在剧院有限的空间里进行,这场演出则以方圆两公里的漓江水域为舞台,以十二座山峰为舞台背景,在夜幕下,利用大规模的环境艺术灯光、独特的烟雾效果,创造出如诗如梦的视觉奇观,怎能不吸引人呢?

白天,20多公里宽广的漓江山水是一片大天地。但是进入夜晚后,由于人的视野比较狭小,宽广的漓江山水舞台在我眼前只和普通剧场一般大小。水上舞台全部采用竹排搭建,白天非演出时间则全部拆散、隐蔽。由于演出以《印象刘三姐》为主题,所以刘三姐的经典山歌,还有自然风光、民俗风情、漓江渔火等元素都成为演出的卖点。在这个实景山水剧场中,人与自然和谐地创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看演出的同时,也是了解漓江人生活的享受过程。整个演出时间约70分钟。

观众席依梯田地势而建,规则地排列着几排板凳,正面对着被群山围绕的漓江水,右面是刘三姐歌圩,与左面闻名遐迩的书童山隔水相望。

21点后演出开始了。这确是一场与传统演出方式完全不同的演出,分成几个篇章,特效灯光和强大音响系统与环境融为一体,在夜色中开始产生美妙而非凡的艺术魅力。

首先出场的是几个打扮成当地村民的主持人,向观众报幕并致欢迎辞;接下来,水排舞台灯光全暗,舞台右面并不显见的刘三姐歌圩突然灯火通明。观众的注意力全部被吸引过去。演出采用电影手法来展现当地早期的生活场景——划船弄桨、牛蛙鸣唱、渔歌互答。圩上灯光色彩不时变幻,配合演出的音乐犹如天籁之音。这种感受犹如看电影,但视野开阔许多。

水中竹排上的歌舞表演开始了。一群村民打扮的演员分成三组。每组六七个人拉扯着长长的大红舞布,站在竹排上铺开,瞬间将整片山水染成了红色山河,然后奋力地挥舞着,姿势变化无端。这种舞蹈方式给人的视觉带来强大的冲击力,炫丽的色彩、开阔的场面都能充分调动观众的思维和神经,让人兴奋,并与之产生共鸣。从前在家里看电视舞蹈节目,我总是昏昏欲睡,从未这样兴奋过,也想象不到民族舞蹈原是如此令人神魂颠倒的形体艺术。

跟着群童上场献唱。纯净而童稚的歌声划破安静的天穹,犹如天籁之音。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不时被张艺谋精彩的歌舞形式创意和大胆而巧妙的色彩运用技能所倾倒折服。

观众期盼已久的高潮终于到来。一弯月亮从天边飘来,一个身穿薄衫的美女飘荡其中,犹如嫦娥飞舞。月亮周围帆影点点,长发飘飘的女子们似仙女快乐地奔跑在月亮的周围和竹帆上。这时大部分观众都纷纷举着望远镜惊奇地瞧着水中央的女子们,窃窃私语着到底这些仙女们有没穿衣服。

我也好奇地举着望远镜看了,只见镜头的尽头有个仙女的影子在飞来飞去。这与招贴画上美女香肩微露相去甚远,但场景精美得令人痴醉。这时如果去追问仙女们是否穿衣,算是很无聊很下流的想法。人类刚出现时不就以穿衣为耻吗?看来这位薄衫女演出的同时,也是一场滑稽丑陋的众生相演出。也显示,这观众席距离艺术的舞台,依然十分遥远,所以那位天上的仙女任你拿望远镜如何细看也只是个恍惚的影子。

演出结束了,全体演员上场谢幕。一场美仑美奂的演出仿若昙花一现,让人恋恋不舍、回味无穷。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典礼上,张艺谋再次采用了类似《印象刘三姐》的舞蹈形式。坐在电视机前的我却无法产生和奥运现场观众同样的共鸣,只因为视觉艺术需要置身现场细心感受和品味,否则那异彩纷呈的画面对于电视观众来说就如一场热闹而已。也正因此,如果有人说买碟回去看《奥运开幕式典礼》和《印象刘三姐》,我是反对的。只有亲自到场观看,观众方能感受到艺术的无穷魅力。

本文摘自《约你开花》散文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