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迷出上联“西安事变,张无忌,杨不悔”,大神的下联让人佩服
文/慕云
金庸的武侠小说早已被传为经典,金庸本人更是被誉为“武侠小说泰斗。
金庸武侠小说能成为经典,除了武侠小说本身的魅力,更多的是因为金庸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行文造诣。
金庸写武侠小说有十分力,使一分,不煽情,不废话,只顾描写动作和场景。当然,金庸不是不会煽情,他要写煽情时,能煽情到你哭起来,而且停不下来。金庸写武侠小说,行文举重若轻,行云流水,场景自然而动人,造诣实在是高,高到令人敬仰,正如高山流水。
读者喜欢金庸的小说,更多的是小说情节和故事,更多的是人物。
比方说,乔峰,郭靖,杨过,张无忌,比方说阿朱,黄蓉,小龙女,赵敏,与其说我们熟悉金庸,不如说我们熟悉的是金庸小说中的人物或者金庸为我们描绘的武侠世界。
金庸写武侠小说,收获了数以亿计的读者和粉丝,曾经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武侠小说”,这句话完美诠释了金庸武侠小说的读者之众。
世界名家大仲马、巴尔扎克、狄更斯、列夫托尔斯泰的世界名著固然影响深远,但是金庸的小说,可能是有史以来,影响中文读者最多的文学作品。
正是因为金庸武侠的读者众多,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网络社群去讨论金庸武侠,讨论其中的人物、爱情、诗词、民俗、风情、历史等。
前几天在一个金庸武侠的网络社群中和一些金庸迷讨论金庸小说中的对联,我们熟悉的无外乎是: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等。
讨论激烈之时,有个金庸迷突然发出一个上联,并扬言,谁能对出下联,我就服谁。
这位金庸迷给出的上联是:“西安事变,张无忌,杨不悔。”
这个上联,咋一看,西安事变,嗯,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历史事件,西安事变之后,中华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但是这和张无忌杨不悔有什么关系?
但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虽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如果深入语境,会发现,可以牵强地联系在一起。
西安事变的发起者是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昭然若揭,而老蒋当时在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眼见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行为日益猖獗,张学良和杨虎城便趁蒋介石来西安督军的时候,发动兵谏,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毫无疑问是一次爱国行为,西安事变能够发生,与张学良的年轻气盛满腔热血有很大关系,正是因为他满腔的爱国热情,所以他无所畏惧,此谓“无忌”——“张无忌”。
杨虎城将军老成持重,与张学良将军一起发动这次爱国行为,虽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流亡国外,但是相信他绝不后悔,此谓“不悔”——“杨不悔”。
合在一起就是:西安事变,张无忌,杨不悔。
此一上联刚发到金庸武侠社群,立马炸了锅,好家伙,其他金庸迷纷纷表示:这太难了,绝对啊,不行,对不出。笔者初见此对联,也觉得是难,难以对出工整的下联。
就在笔者苦思冥想,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有个金庸武侠迷居然给出了下联,他的下联是:安史之乱,郭破虏,李莫愁。
安史之乱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事件,繁盛大唐也由“安史之乱”开始由盛转衰。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往蜀中,大将郭子仪和李光弼率兵平定叛乱,是以“郭破虏”意思是郭子仪大破胡虏,“李莫愁”则是指大唐皇帝唐玄宗李隆基不要忧愁。
郭破虏和李莫愁都是金庸笔下的人物,也是一男一女,西安事变对安史之乱,张无忌对郭破虏,杨不悔对李莫愁,只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是对上了。
其他武侠迷一看,众皆哗然,喝彩之声不绝于耳,什么“好家伙”、“对上了”、“厉害”、“膜拜”、“大神佩服佩服”、“请收下我的膝盖”这样的喝彩之声铺满了整个屏幕。
对联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瑰宝,经久不衰,自有其魅力,而对联之所以有魅力,不光是简单的上下联在字面上词意对应,更多是韵,只有韵也对上了,才算是工整。比方说,如果上联是平平平仄仄,下联就要是仄仄仄平平,同时对应位置应同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
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其中“平”指四声中的平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也就是说古代汉语中的四声,除了“平”声,就是“仄”声。
对联的韵律,是上千年的文人墨客作对联所共同遵守的唯一标准,这才是对联的精髓和核心。
所以,要对一个上联,下联必须将韵律对上,才算是工整的下联。
我们先看这个武侠迷出的上联:西安事变,张无忌,杨不悔。
这个上联的韵律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再看下联:安史之乱,郭破虏,李莫愁。
下联的韵律是: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对“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在韵律上是对不上的,所以这个下联虽然在词意上对上了,但是在韵律上并没有对上,不算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