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见了都要叫大哥的“猞猁”,在森林里究竟有多恐怖?

在动物界有一条暗法则:食肉动物不猎杀食肉动物,这是因为食肉动物的攻击性非常强,猎杀食肉动物不仅会导致自己受伤,还有可能会丢掉小命。

而且,无论是吃食肉动物,还是食草动物,本质上都是获取肉质,而食草动物攻击力较弱,所以大多数食肉动物会选择攻击更容易捕猎的食草动物,即使在野外遇到食肉动物,也会尽量避免起冲突。

然而猞猁则不同,虽然它们的主要食物是兔子,但研究表明它们会主动杀狼,自1997年以来,被人们观测到的猞猁杀狼事件就有16起,除了有11只幼崽之外,还有4只成年母狼,1只雄性成年个体。

而且,如果猞猁每隔一段时间会定期清理自己领地内的狼,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猞猁

提到猞猁杀狼事件,我们不得不介绍一下猞猁。猞猁家族分为四种,分别是欧亚猞,伊比利亚猞猁,加拿大猁以及短尾猫。除了短尾猫之外,其他的猞猁光听名字就知道它们的分布位置。

在猞猁家族中,欧亚猞猁的体型最大,体重在15-30千克左右,属于中型猛兽。猞猁长相和猫相似,但是它们两个直立的耳朵尖端生长着长长的丛毛,像是舞台戏剧上的翎子。

在过去,欧亚猞猁非常常见,但由于它们耳朵上的深色毛发,被欧洲人视为魔鬼的象征,所以在黑暗中世纪时遭遇大规模捕杀,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保护它们。由于它们繁殖能力快,以及适应能力强,目前已经恢复到无危级别。

欧亚猞是独居生物,在自然界中有许多天敌,豹子,老虎、熊以及狼群都是它们的天敌,然而当它们遇到孤狼时,此时它们也会毫不留情地大杀四方。

猞猁杀狼

很多人都认为狼是群居生物,其实在食物较为丰富的季节,狼通常会单独行动,而且孤狼的捕食成功率更高。这是因为群狼个体较多,为了满足自身能量需要,通常会捕食体型较大的生物,而体型较大的生物本身就难以捕捉,所以捕食成功率较低。而孤狼由于对能量需求量小,所以会经常捕食体型较小的生物,比如:兔子等,所以捕食成功率较高。

除此之外,狼的存在也会威胁着猞猁种群,虽然成年猁体型较大,但猁幼崽通常没有自保能力,很容易被狼,狐狸,狗獾等食肉动物的捕杀,为了提高自己后代的成活率,每年的4-9月份猞猁就会大杀四方。

研究表明,4-9月份时森林里的动物增多,使得狼经常以独居的形式存在,而猞猁专挑这个时候下手。

当成年猞猁遇到狼时,它们通常会攻击较弱的狼,或者是受伤的狼等,其中母狼最容易受到威胁,因为母狼体型较小,且怀孕的狼行动能力会受限。

受到猞猁的抑制,在欧亚一些地区的森林里,狼群40%-60%的后代都会死亡,而同区域的猁存活率达到了惊人的80%,远高于狼。

其实不仅仅是狼,狐狸和狗獾等食肉动物也会遭到它们袭击。曾经有研究人员对狐狸和貉进行标记,结果发现猞猁每隔16天左右就会杀死一只狐狸,每29天会杀死一只貉,然而只有43.3%的尸体会被猞猁吃掉,也就是说,猞猁杀食肉动物并不是为了获取能量,而是保护后代安全。

猞猁的作用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猞猁的存在除了能够抑制狐狸、狼等食肉动物的数量之外,还能明显抑制兔子的数量,对当地生态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猞猁虽然会猎杀狐狸,甚至狼等食肉动物,但它们主要的食物是兔子,甚至在一些地区,猞猁有95%以上的食物都是兔子。一只利比里亚猞猁平均每天要捕食1只兔子,而怀孕时期的猞猁,对兔子的需求量更大。

正因为猞猁对兔子捕食量大,无形之中也帮助了兔子遏制流行疾病。比如:粘液瘤病毒会每隔一段时间在野兔中爆发,而猞猁却不会感染该病毒,再加上发病的兔子身体机能下降,导致更容易被猞猁捕食,无形之中帮助了兔子减少了传染源,降低了流行疾病的大爆发。

总结

虽然猞猁在森林之中可谓“霸王”般存在,但其实猞猁也有许多天敌,其中狼群就是它们的天敌。如果遇到成群的狼时,猞猁通常会躲避,比如:跳到树上,来不及躲避的猞猁经常被狼猎杀。

除此之外,熊、老虎等也是猞猁的天敌,只不过它们的数量较少,对猞猁威胁不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