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开悟智慧的“迹象”——不再偏执
道理是直的,但是道路是弯曲的!
正所谓是:“水曲流长,路曲通天,人曲顺达”。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很多时候,我们越是偏执,越是较真,反而偏离成功越远;当我们懂得以柔克刚、刚柔并济做人做事的时候,越接近于“天道”,人和事都越来越通达!
正如曾国藩在家书中所顿悟: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48岁以前,曾国藩太过于刚强,四处碰壁,得罪了不少人;48岁以后,他以刚柔并济的方式去做人做事,因此一通百通,顺风顺水。
其实,一个人,开悟智慧的“迹象”,便是“不再偏执”。一个人,越来越优秀的迹象,也是不偏执!
当我们脑子中的傲慢与偏见越少,我们就离真理越近;当我们放下“我执”的时候,才是最接近成功的时候。当我们眼中包容的事物越来越多,看不惯的人和事越来越少,也代表我们越来越成熟,成长进步最快!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说:事物都是互相对立而出现的,有和无由互相对立而诞生,难和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和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和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和声由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和后由互相对立而出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都有各自的善恶美丑标准,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天下的人都能认清美好的事物,那是因为丑陋的存在。大家都能认清善良的事物,那是因为恶的存在。但善恶美丑都是相对的,并不是完全绝对的。很可能,我们执着的观念和想法,就是阻碍我们成长进步的绊脚石。
人类的善恶美丑标准,也不是大自然的标准。比如说,西施和毛嫱,是人们称道的绝世大美人,可是鱼儿见了她们就深深潜入水底,鸟儿见了她们就高高飞向天空,麋鹿见了她们就撤开四蹄飞快地逃离。为什么?
因为动物的善恶美丑标准与人类不同,一个动物只会觉得另一个同类漂亮,而人类往往喜欢自以为是,将自己狭隘的价值观强加在外物身上。
人生,经常是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世界上最大的监狱,就是我们自己的大脑,如果我们一辈子都走不出自己的傲慢与偏见,无论到哪里,都是可怜又可恨的囚徒。
所以说,认知水平、思想境界越高的人,越不偏执,还懂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我们对于事物,需要多点包容,少点偏执,对待周围的人也是如此!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只是每个人的立场不同,出发点不同,因此做出来的行为各不相同。可能,某人小时候很坏,长大了就变好了;有些人小时候很好,长大了就变坏了。
正如曾国藩所说“天下无一成不变之君子,无一成不变之小人。今日能知人,能晓事,则为君子;明日不知人,不晓事,则为小人。”
君子和小人,好人和坏人,善与恶,都不是绝对的,我们要用发展、包容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而不是偏执。
当我们学会放下偏执,便会回归理性与智慧,也会因此而收获更多、感悟更多!
一个人不偏执,脑子里才能容纳不同的想法和意见,才懂得多角度换位思考,才能全方面思考,继而正确抉择。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H·M·托利得研究发现:“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就看他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显然,偏执的人,可能智商蛮高,但是情商一定不高。而自古至今,性格决定命运,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人的成功,智商的作用只占20%,其余80%是取决于情商。
《易经》云:“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国人最讲究阴阳平衡思想,因为这样才能抓住道的精华,做人做事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其实,这便是高情商、高智商、不偏执的表现。
不偏执的人,看到自己喜欢的事物,就必须前前后后考虑一下它厌恶的一面;看见有利可图的事情,就必须前前后后考虑一下它可能造成的危害;两方面权衡一下,仔细考虑一下,然后决定是喜欢还是厌恶、是获取还是舍弃。如此这般,就不会经常出现偏差了。
但是一般人的祸患,往往都是因为片面性害了他们:他们看到自己喜欢的事物,就不考虑它可厌的一面;看见有利可图的事情,就不去反顾一下它可能造成的危害。因此他们行动起来就必然失足,做事情就必然受辱,这都是片面性思想害了他们而造成的祸患啊!
所以说,不偏执,是一个人开悟智慧,变得越来越优秀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