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底子的永久

原创 马忠倍 上海老底子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老底子的永久
马忠倍
关于自行车,四十多年来我只骑过一辆,它是我无法割舍的朋友,我们共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自行车的那些回忆属于当年,它见证了我的生活,同时也记载着时代前进的步伐,还将在我的余生之年,伴我骑行在健康快乐之道。
四十多年的发票、税票、税牌
我于1979年凭劵购买的一辆永久13型自行车至今年已经四十多年了。现在我还骑着这辆车。我戏称它是我的“马自达”。(我姓马,自己踏,上海话谐音“达”,简称“马自达”)。四十多年来,轮胎不知换了多少条,修理车的费用已超出了当年买车的价钱,但我一直没舍得丢,依然如宝贝似的爱护着她。

四十多年的永久13型自行车
尽管龙头车架钢圈有些生锈,购车后去自行车管理所在龙头上的敲的钢印号码沪036104E依然可见。

依然可见钢印号码
车架前管永久牌自行车商标还在,商标质厚造型立体感强,永久2个字的光泽未退,标有“YONGJIU上海”,“THE FOREVER”, “ALL-STEEL BICYCLE”字样还能看出。

依然可见自行车商标
至今还保存着几件不完整的有关80年代和90年代期间自行车的物品:自行车购车发票、自行车金属硬照车牌、自行车纳税记录卡和纳税税票及自行车纳税铁皮税牌。

四十多年的自行车购车发票
这张发票有些发黄且边角有些破损,但内容清晰可见。发票的抬头是“环球自行车商店发票”,发票上内容的字是用圆珠笔写的,左上角是购货人姓名,右上角是购车日期1979年9月28日,商品名称是28永久13型平车,发票上还盖有3个长方章,一个是空心隶属字体的“正车专用”,一个是宋体的“已领牌照”,第三个是宋体的“环球自行车商店”。现在环球自行车商店早已不在,但在该店购买的自行车还在。

双色的金属硬照车牌
这是一块黑蓝双色的金属硬照车牌。在我购车的那个年代,自行车的管理比较严格,买了车得去自行车管理所敲钢印号码、领车号牌和行驶证。号码用钢号的形式敲印在自行车龙头上,车号牌是领一张金属硬照,再发一本上海市自行车行驶证,可惜那张行驶证找不到了,唯保留了那张12x6cm的金属硬照车牌。该车牌的独特之处是:牌照上部是黑底白字上海两字,中间是上海市市花白玉兰,右边是自行车形状的图案,正好是“永久”二字的形状组成;牌照下部是蓝底白字车牌号为14036728。按当时规定金属硬照车牌要固定在自行车的后轮胎车架上随时备查。为了避免丢失偷窃生锈,我在金属硬照车牌外面用塑料纸包好再用螺丝对拧固定,所以至今这张金属硬照车牌完整较好。
还有就是上海市自行车纳税记录卡。那时自行车上路行驶,每年都须缴纳车税,我现保存着2本上海市自行车纳税记录卡。一本蓝色的,一本绿色的。

蓝色绿色的自行车纳税记录卡
自行车纳税记录卡长宽为9X6.5cm。封面上部印有自行车纳税记录卡,中间是一个税字,落款是上海市地方税务局监制。
首页的内页左面印有纳税须知,右面是车主信息包括姓名、车牌号、车型、购车日期、钢印号等。

纳税须知和车主信息
第三页是印有日期的纳税记录税票粘贴处,第四页右面是使用说明。

税票粘贴和使用说明
纳税须知规定了每个车民应尽的义务:凡在本市境内拥有自行车的单位和个人,均应按规定缴纳税款。税款每年缴纳一次。同时将纳税凭证粘贴于本记录卡指定的位置。使用说明体现了每个车民应尽的责任:本纳税记录卡必须和行驶证一起随车携带。本卡实行一车一卡制,不得转借、转让,更不得利用本卡弄虚作假帮助他人偷逃税款。每年自行车税款缴纳后,应将税票粘贴在本卡的规定位置等。
一本小小的自行车纳税记录卡有这么多的内容,体现了税务机关不仅工作细致周到,同时也体现了对纳税人的尊重。还有每到纳税年份,为了方便骑车人纳税,税务部门都要在大街上设点,就像每年春节期间销售烟花爆竹一样,在大街上设置一张桌子,从各单位抽调一些工作人员来收取税费,骑车人上下班停一会儿,交8元钱拿张税票和税牌很方便。可以说当年在大街上设点收税,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交完税后会发一张税票和一个税牌。
税票象邮票大小,上面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使用税定额完税证和纳税年份。每年8元。税票粘贴在卡的规定位置。我两本纳税记录卡粘贴着从1995年—2004年的每年纳税税票。

纳税税票
发的税牌颜色、形状不一,有圆形和方形的,材质是金属的,每个税牌约是一个直径3cm的大小。那时,骑自行车的人会将税牌串在钥匙扣上,挂在裤带间,方便随时接收检查。我现保留这2块稅牌,一块方的1988年的,一块是圆的1996年的。

纳税税牌
从购买自行车那天起,我就缴纳自行车车船使用牌照税和自行车车船使用税,一直到2005年1月1日起,上海停止征收“车船使用牌照税”为止。
四十多年的发票和自行车与交税后的税票稅牌的历史,承载着一个人、一座城市的记忆,虽然是历史的记录,但映证是的岁月痕迹,更是历史的忠实见证。
四十多年的辛劳,老坦克有了新用途
购车那年我才30岁,这辆永久自行车伴随我走过了大半生。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曾被称为中国家庭的“三大件”。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成为当时许多年轻人的梦想,自行车在人们心里的位置很高,就像现在私家车一样。特别是有了一辆永久13型自行车,就像现在开的“宝马”一样更令人羡慕。大城市的人还可能坐公交车上下班,但自行车往往更方便。家里有一辆自行车,可以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上世纪八十年代,自行车还是重要的运输工具,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吃和用,基本上是靠自行车运回家的。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三大件”
年轻时“马自达”伴我上下班、助我做家务。
我骑这着“马自达”奔波于浦西浦东的上班之路。

骑车上下班 自行车过江
用“马自达”载运那是时经常供不应求的蜂窝煤饼,解决生火之用的燃煤之急;总算轮到用压缩煤气了,又靠他驮着来回调换钢瓶。

自行车驮钢瓶
有了人工煤气后现在每月口粮和生活日杂品还是靠它装运回家;在迁至新居中,老“马自达”再次发威,书籍、电视机、电脑、桌凳、书柜、衣被、锅碗盆瓢等都靠它搬移,不仅节省了搬家费,更是没有了“李鬼”搬家的烦恼。

自行车搬家 自行车买菜
用这辆比我儿子大2岁的“马自达”送他上学到小学毕业、半夜里用“马自达”送儿去医院急诊就医、更觉骄傲的是,我又用这辆“马自达”送我的孙女上小学,直到小学毕业。

自行车送小孩上学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老年时“马自达”成为我的健康快乐工具
退休后生活变的从容了,有的认为退休后要讲健康养生,但我以为更重要的是活动。而骑自行车就是最好的舒缓全身健康运动,是最好的活动之一。
我每天保持一定的活动,坚持定时定量骑行,骑个约30~40分钟。骑着我的自行车,就感觉像是和老朋友一起在锻炼身体一一两手扶着车把,两脚蹬着脚踏板,身体路向前倾,双腿交替运动,目视前方,注意方向,两手随时左扭右扭将车把拨正。
每次骑车能让我积极动脑锻炼。一上车,脑子里就会绷紧安全的意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不仅需要关注路面状况,还要控制车身的平衡,所以会让身体的协调能力,以及敏捷反应能力这两方面都会有提高。
滨江大道的开通,为自行车健身者开辟了畅通、安全、舒心的道路。我沿着滨江大道的自行车道骑行,迎着晨曦,吸收新鲜空气。骑车时让大脑摄入更多的氧气,会让脑筋更清楚。骑在车上,会感觉十分自由且快乐无比,让人心旷神怡,心情变得更加舒畅。

骑行在南浦大桥与卢浦大桥的自行车道
自行车停放在中间
有个专修店:骑车免不了修车,打气补胎换胎修刹车是常事,但要有一个熟悉的专修店,尽量避免坑蒙受骗的事发生。离我家不远有个自行车修理摊,这个自行车修理摊已有40余载了,我从买车开始一直到现在都在哪里修车。我印象最深的那是一次下班后去车棚推自行车,突然发现后轮胎没气了,就找了在单位周围的自行车修理摊打气,气打不进店主说内胎坏了要补,我说可以,等到内胎拆下后说不能补了要换新的,因为要急着回家,换就换吧,就这样花了25元换了个内胎,我还好把坏内胎拿回来了。第二天给我门口修理师傅看,他说内胎是在拆胎时故意弄坏的,换个新胎方便又赚钱。现在他的自行车修理店已成了我的专修店。

鸣谢:马忠倍先生赐稿分享!
马忠倍先生热文
原标题:《老底子的永久(作者:马忠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