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翔 | 谈谈关于篆刻的几个问题(上)

引  子
自明代文彭、何震将便于奏刀的青田石引入篆刻后,文人治印蔚然成风,流派纷呈光辉熠熠。传至今天,其风格技术完备,石印早已成为篆刻的主流,甚或被视作印章的代称。然而,篆刻艺术的传统源远流长,上至战国秦汉,自封泥古玺起,涵盖之广内容之博艺术魅力之绚烂,早已跳脱开这百年历史,成为我们不断给养的源泉。
曾翔老师从事篆刻艺术多年,最早也是以篆刻获得了全国性的大奖。他从石印入手,追摹秦汉,更汲取封泥陶印的传统,将自己的探索也拓展至陶瓷印的范畴。在接下来的这篇文章中,我们归纳整理了曾翔老师回答的有关篆刻的问题。

关于篆刻的书写性
“写”与“刻”的关系

曾翔   口述     木木堂工作室   综合整理  

这是一个老话题,自文人介入篆刻后,确实更加强调了“以书入印”的观点。但这并不是说在文人介入前古人就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现在看秦汉印,无论是铸造的,还是凿刻的,包括封泥在内,“书写性”在篆刻里边的体现显然是一个传统。
如来
在我的篆刻创作中,一直比较关注“书写”在印章中的作用。从开始篆刻就认识到书写的重要性,并把它视为一种传统。如何将这个传统去表达,也是我十分关注的问题。我们常讲篆刻线质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强调“一笔书”——不管分几次来刻,刻出的线条让人感觉具备一种完整性,即线的完整性。哪怕是边缘有“涩”的感觉,或者为了体现“金石气”而造成的斑驳效果等,都应该共同营造一种完整的书写感。它的筋骨在里边统摄着印章的每一个字,整个印章是一个“团”得非常紧密的完整体系。这是我在篆刻里边一直在做的尝试和努力的方向,我认为篆刻不应仅是单纯的“刻”,将“书写性”作为篆刻创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让世界充满爱
致敬逆行者

当下的篆刻往往出现一种“书刻断裂”的现象,就是将书法与篆刻的关系分离,并不重视篆刻的“书写性”,强调的是图式安排。当然,这些作品从表面上看非常打眼,很刺激,但是细看就还是觉得里边缺少一种东西,缺少“团成一气”或者说是“韵味”,整体的气息是断裂的。我想,一个好的篆刻家不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很强,尤其对书写的认识达到一定高度,才能够刻出好印章。印章才是具有生命力的,对线质的把握仿佛像一根钢筋盘条,它是一个整体,剪不断,拽也拽不断,含有筋道。所以“印从书出”的古训还要坚守。
当然,从学习角度来说,有字典可查,可能不会写字也能从图式上来讲道理。我们可以看图案样式,看空间布局与结构安排,文字穿插等,这是学习篆刻的一个捷径,但也仅此而已了。到最后如果没有对书写的认识,很难把印章刻到一种高度和境界。

关于入印文字
“破体”与书体混用
古人篆刻有一定的规定性,比如汉印,有“缪篆”的规定性。古人受某种约定俗成的规矩,或是官方的规范,较难加入个人想法,这是受到了时代的制约。文人介入篆刻后,主要是文人雅玩,使篆刻创作的空间更加宽泛,更加有展示的可能。再到今天,改革开放后,对艺术的认识大大提高,人们的思想逐渐活跃起来,恰恰我的艺术也处在这样一个生长期,加之我是一个喜好极其广泛的人,喜欢书法,绘画,摄影……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所以对于字体也是这样,真草隶篆行五体,都是在这样一种写写放放,放放写写,无所定格的认知下进行,因而没有定型。因此,没有说非要以秦文字入印,或者是以某一个成熟的文字入印。文字或者是非文字,书体的混用,在我的印章里边都是有的,包括图案,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
大宜子孙
楷书印我接触的比较早,在我习印的初期,说实话是无奈之举。当时刻印的时候发现对篆书还不熟悉,最熟悉楷书,所以实际上是为了实用,就以楷书印开始。虽然是写楷书,的那不是唐楷或者某一种定式的楷书,尝试用一种自己的楷书进行转化。刻完后朋友们还觉得有点特别,有一点隶楷之间。后来发现,随着知识面的拓宽,认识到元押印里边有楷书,但是元押下边的押是不是文字,有时候就是个符号,这对我的启发也很大。
曾翔老师创作陶瓷印
曾翔老师创作陶瓷印
曾翔老师陶瓷印素胚刻制实拍
所谓“破体”,在书法上讲就是将各种书体融入在一个作品里,同理在印章中也是一样。不拘书体,更需要作者的驾驭和安排能力。我是属于只要它能够在作品里边体现出来,表达作者的一种审美就可以了,不局限于文字的统一性。我觉得它好看,美,然后统一起来协调。它的高度不在于说你的多种书体融为一体,而在于它们产生的视觉美感是协调的。在此处是不是需要一个草书?还是需要一个楷书?它们两个安排在一起是否协调?这是个高度,而并不是说把所有书体融在一块儿就是好的。所以这是我想传达的一种意识:不要受到某种书体的局限,更重要的是将各种书体协调沟通,产生和谐美感。

曾翔 陶印 山鬼

我在探索过程当中的某个瞬间,某些创作的节点,突然有几个印做了这样的倾向。它当然不能作为一种风格,我始终在探索。不是每一个印章的词句都能够做成真草篆隶,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可以有几种字体来出现,我想这个大家要搞清楚。
(未完待续)
注:该文原载于《中国篆刻》总第15期,
系鹿羊说主编刘彭与曾翔老师的谈话纪实,
为方便阅读,本文略作删改。
(0)

相关推荐

  • 第一回“合体书法(网络)展”作品选登(一)

    ▼ 本期作者 卢国俊 廖艺波 张翔宇 刘唐敏 郭振坤 卢国俊 卢国俊,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导师书法工作室精英班成员.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永川区书法家协会主席 ...

  • 极简识篆181

    识义 识形 识用 学问不宜随苟且,传闻何敢喜张皇    出自   宋   王柏   <和遁泽初夏韵二首> 编外链接 兄弟民族文字的印章 宋以来的兄弟民族在汉民族文化的影响下,曾依据汉字书法 ...

  • 篆书与篆刻有何关系?

    篆刻是以篆书为依据 篆刻是以篆书为依据,刻在印上文字,采用篆书.秦前篆刻用古文和大篆,秦代用小篆,汉代用汉篆,入印文字都是篆书,故称篆刻.篆刻创作除花押印.肖形印和少数隶楷入印外,主要以篆书为创作素材 ...

  • 曾翔 | 谈谈关于篆刻的几个问题

    引  子 自明代文彭.何震将便于奏刀的青田石引入篆刻后,文人治印蔚然成风,流派纷呈光辉熠熠.传至今天,其风格技术完备,石印早已成为篆刻的主流,甚或被视作印章的代称.然而,篆刻艺术的传统源远流长,上至战 ...

  • 曾翔老师新篆刻作品欣赏:

    曾翔老师新篆刻作品欣赏:

  • 曾翔谈篆刻 | “写”与“刻”的关系

    曾翔  号一夫.曲堂.木木堂.1958年生,湖北随州人,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任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曾翔书法工作室导师:湖北书法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 ...

  • 曾翔谈篆刻:“写”与“刻”的关系

    来源:尚艺书院 曾翔  号一夫.曲堂.木木堂.1958年生,湖北随州人,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任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曾翔书法工作室导师:湖北书法院副院长:中 ...

  • 【曾翔谈篆刻的书写性】当下的篆刻往往出现...

    [曾翔谈篆刻的书写性]当下的篆刻往往出现一种"书刻断裂"的现象,就是将书法与篆刻的关系分离,并不重视篆刻的"书写性",强调的是图式安排.当然,这些作品从表面上看 ...

  • 曾翔亮相央视栏目,阔谈书法篆刻艺术!

    近期 CCTV-10科教频道 探索·发现栏目 播出一期 曾翔艺术纪录片 斫石不羁 片中讲述了曾翔40余年的 艺术创作之路 并对其艺术作品 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曾翔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艺委会副主任,中 ...

  • 王川谈书法:实验结果引出的话题,曾翔和田楷的是是非非

    王川谈书法:实验结果引出的话题,曾翔和田楷的是是非非

  • 秩和律师:书法的境界,从曾翔评二田书法说起

    这两天,书法段子,最热闹最火爆的,莫过于曾翔说二田永远是初级水平? 曾翔这个观点的论据,就是孙过庭在<书谱>中的一段论述.什么论述呢?就是这句话: 初学分布,务求平正: 既知平正,务追险绝 ...

  • 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曾翔书法作品欣赏

    曾翔,号一夫,1958年生于湖北省随州市,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办公室主任,中国书法院展览馆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曾翔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