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的“东极”到“北极”,我们带你靠山吃山、靠江吃江

丨农耕之外,这里曾过着另一种生活

- 风物君语 -

黑龙江,中国的四大河流之一

这条大河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江。

沿江一路向东,它穿越了中国的东北两极,

这条水域辽阔,物产丰富的江水,

沿着边境,穿过大、小兴安岭,

它孕育了这片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独特的生活方式。

这里生活着曾经靠山吃山的鄂伦春族

依水而居的赫哲族

黑龙江畔也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区域,这里森林、平原交替出现,它滋润这里的人们↓

黑龙江,它是这里的母亲河

狍头帽、桦皮船

它们成了鄂伦春族的标签

 鄂伦春族人信奉萨满教,那是他们与自然长久的相处中生出的信仰。

从北极出发,一路往东便进入了小兴安岭,那片密林深山留下了鄂伦春族人的痕迹。

如今,这个少数民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据2010年的人口统计数据,鄂伦春族人只有8000多人。其中一部分就生活在两极穿越沿途的呼玛、嘉荫等县。

 以游猎为生的鄂伦春族人,春夏秋季会随着狩猎对象的迁徙而移动,在冬季会相对固定。图为他们的传统住所撮罗子。

鄂伦春族世代生活在大、小兴安岭的山林之中,在他们下山定居之前曾过着“靠山吃山”的生活。棒打狍子瓢舀鱼”说的就是他们过去的生活方式。就像农耕民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样,他们遵照这里的自然法则生活。

 狍子

 大、小兴安岭动植物丰富,狍子、马鹿、獐子这类食草动物繁多,生活在这里的鄂伦春族人曾经是天生的猎人。

曾经的鄂伦春族人以兽肉为食,以兽皮为衣狍子皮以前是他们家里必不可少的一个物件。

在兴安岭的森林里生活着大量的狍子,它们不仅被猎来作食物,做成皮衣、皮被、皮帽……狍头帽是鄂伦春族人冬季狩猎时必备。这帽子会用到整张狍子头皮,它保留了狍子的眼睛、耳朵和角,仿照狍头的原样缝制而成。

 狍子皮保暖,冬季戴着出去打猎还能用于伪装。如今狍皮制作技艺已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对鄂伦春族人来说,兽肉是他们日常主食,森林里的野菜、野果便是副食。每年春秋两季,鄂伦春族的妇女们便会在林子里去采集。春天摘野菜,秋天采野果和植物根。

老山芹是鄂伦春人爱吃的野菜之一,他们把它叫作“坑古勒”。炖菜、熬汤或是做饺子馅都用老山芹。除了采回来直接吃之外,大部分老山芹会被晒干存着,等猎不到野兽时,用来充饥。

 小兴安岭里的密林。

在鄂伦春族人的家里,桦树皮做成的碗、盆、盒是最常见的。那是广布在兴安岭森林里的树木。生活在这里的鄂伦春族人以桦树为食,用桦树做物,奉桦树为神。

 桦树成为了北半球森林渔猎民族所特有的一种文化象征。

每年5、6月临近夏季,鄂伦春族人便会在桦树根部砍下小口,截取桦树汁喝,或剥掉桦树皮,用猎刀从树干上刮下乳白色的粘稠树液,制成桦树浆“弟尔古色”。

 桦树汁。

等到夏季6、7月份,他们会剥下桦树皮,做成生活甚至生产用品。比如桦皮船。在鄂伦春语里,这叫“奥木鲁钦”。这是打猎、采集之外,他们还乘着桦皮船去江里捕鱼。

☞ 按住图片左右滑动查看 ☜

 去河里捕鱼的鄂伦春族人。摄影/叶纪伦

“山中射猎,水中捕鱼”,这是北半球森林地带一种特有的渔猎文化。住在兴安岭的鄂伦春族人,他们的生活本身便记录着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鱼皮画、鱼皮衣

江边孕育出的赫哲族智慧

 以猎鱼为生的赫哲族人。

离开鄂伦春族生活的小兴安岭,顺着两极穿越的道路往东走,你会遇上另一个渔猎民族——赫哲族。

这是人口比鄂伦春族人口还少的民族。生活在今天黑龙江沿线的同江、抚远等地。他们聚居的地方地处三江平原,河网纵横,以捕鱼为生是赫哲族主要的生活方式。

☞ 按住图片左右滑动查看☜

 他们因为曾穿鱼皮衣和使犬拉雪橇而被称为“鱼皮部”和“使犬部”。

“靠江吃江”的赫哲族人以鱼肉、兽肉为主食。他们餐桌上的鱼肉有生、熟两吃的习惯。鱼肉丝做成的鱼松,口味微甜,那是他们餐盘里常见的一道菜。

 赫哲族人爱吃生鱼。

从鱼皮、鱼子到鱼脆骨,他们都能吃生的。“刹生鱼”“炒鱼片”“刨鱼片”成了赫哲族吃鱼的习俗。有客来时,他们会从活鱼上割下一块肉递给客人,如果客人将鱼片吃下,便会得到热情的款待。

依江而生的赫哲族人,日常生活更离不开鱼皮。在赫哲族“鱼皮文化”早已成为了他们文化的象征。

 鱼皮衣是这里特有的服饰。

这条高纬度大河里常年游动着大型鱼类,而且种类繁多。鱼皮也因此被赫哲族人赋予了另一层功能——做成鱼皮制品。每次捕回来的鱼,人们便会将鱼皮剥下来,缝制成鱼皮衣。到过年的时候,他们还会用鱼皮绞花,贴在门、窗上。

 鱼皮画,12年前便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赫哲族人的神话传说被凝固在鱼皮画上代代传承。一张鱼皮画要经过剥制、晾干去鳞、捶熟、漂色等多道程序,在经过裁剪、镂刻或粘贴后,最终成了一幅幅“无纸剪纸”。

☞ 按住图片左右滑动查看☜

 一张鱼皮画制作短则几天,长则数月。

因为鱼皮天然的凹凸质感,这让鱼皮画显得亮滑而立体,而这鱼皮上所承载的便是赫哲族人的精神图腾。

         熘、爆、烹、炖……  

东北人吃鱼的想象力都在这儿了

 冬捕是这片高纬度流域特有的仪式。我们之前有篇文章曾介绍过这种仪式→冬天去哪儿吃鱼?

有赫哲族分布的抚远,也是中国的东极。

由于黑龙江、乌苏里江在此交汇,抚远历来淡水鱼和野生鱼类资源丰富,这里不仅是“中国大马哈鱼之乡”也是“中国鲟鳇鱼之乡”。这是世界上现有鱼类中体形大、寿命长的一种鱼,鳇鱼是鲟鱼的一种,身躯庞大,重达上百斤。

因为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这两条大河,穿越东北两极沿线的餐桌上从来不缺少鱼。除了这类名贵的鱼种。在抚远还有“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的说法。在抚远人的餐桌上更是“无鱼肉不宴席“。

 光20斤一条鲟鱼做16道菜不重样 黑龙江抚远全鱼宴名声远播。

 鲟鳇鱼籽。

 杀生鱼多用鲤鱼或其它带鳞鱼。杀生鱼最好是用五、六斤重的鲤鱼,不肥不瘦吃起来鲜嫩味美。

杀生鱼、鱼籽、汆鱼丸、大马哈鱼肉饺子、刨花鱼片、鲟鳇炖土豆、鲶鱼炖茄子、红烧白塔(鳇鱼鼻子),除了内脏和鱼鳞不能吃的,几乎每个部位都被他们端上餐桌。炒、炸、熘、爆、烹、炖、焖、煨、烧……只要你能想到的烹鱼方法,在这里都被试光了。

东北人豪爽,他们端上桌的鱼肉也豪爽。体型庞大的鱼被剁成大块大块的炖进锅里,在抚远吃鱼算是名副其实的大快朵颐。无论盛夏还是寒冬,这里的鱼肉从没断过。

冬季是抚远吃鱼最好的时候。由于淡水鱼大多是冷水动物,当水温低于7℃时,它们便会进入半休眠期不再进食了。这让鱼的体内能保持干净,没有腥味。再加上,冬季的鱼会在入冬之前吃大量食物以储存脂肪,所以这时候的鱼肉既肥,又鲜。

每年到了冬天从12月开始,周边的渔民便会陆续赶来抚远冬捕。在抚远,每年冬天能捕上来上千吨的鱼。那是自然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礼物。

 在东北,冬季是吃鱼的好时候,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周边的人会像候鸟一样赶到这里来。

穿越中国的东北两极,这是一条中国东北的边境线,与这条两极穿越公路相伴的还有东北的这条母亲河——黑龙江。它不只是地理意义上的一条大江,它孕育了出了这里独特的文化。

文丨逸骁

图编丨袁千禧

本文未标注图片来自网络

东北是什么样的?点击下图去看看!

🕗

风 物 精 选

文化地理

南阳山东义乌贵安建水安康南昌湛江

物产美食

糯米饭春笋湖南米粉蕨菜青团菌子红膏呛蟹

匠人手艺

藤编乐高砖雕古建彩绘敦煌壁画紫砂旗袍

✍️

|新 媒 体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