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绘画时桌上总是放一个钟,据说一天画五幅,太爱惜光阴

 齐白石绘画时桌上总是放一个钟,据说一天画五幅,太爱惜光阴 






这位背对镜头专心作画的老人,正是近现代中国画的一代宗师,百年无人超越的绘画大家,世界艺术界的伟人,中国书画界的奇才,被众人膜拜的“A咖”——齐白石。我们可以看见,这个桌案上摆放了很多绘画用具,其中最显眼的,是一个老式西洋钟。

今天我们要说的话题就是:齐白石作画的时候,桌上为什么要放一个钟?

众所周知,如今新的年龄段划分,45岁以下为青年,45至59岁为中年,60至74岁为老年或老年前期,75至89岁才是真正的老年,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而齐白石被徐悲鸿发现和推介的时候已经是五十多岁了,按照现如今年龄分段,属于即将跨入老年阶段,而这个阶段出名的人并不多。

大概因为自认人到中老年才得到与画坛大家们研讨学习的机会,所以齐白石非常珍惜时间,他给自己定下一个计划,每天要画5幅画,不管多晚也要完成。有时候当天没有完成,他一定会在第二天补上头天的“功课”,简直成了画痴。

也许学画画的人深有体会,一个人画起画来,时间会悄然飞逝,一低头一个小时,一抬头就是半天,齐白石大概也有这种感触,于是把钟放在桌上,并且把它面对着自己,这样一来,他时时都可以看时间,分秒必争,以达到定时定量的完成计划。

画家用钟来约束自己绘画的时间,这听上去有点奇葩吧?一般人大概是做不到的,齐白石能够做到,是因为他天赋异禀,同时具有深厚的绘画功力。

当然,齐白石的画作大多是寥寥几笔的花鸟虫鱼,这对于那些画山水风光的画家来说,似乎有点太简单了,在时间上也不会太费时。可能有的人就会说了,那么简单的画,一天十幅也没问题,还用瞅着时间画画?

这是因为齐白石人老了嘛,人老了眼神必定不太好,精力也不济,画画的时候往往需要聚精会神,时间久了费神费眼腰酸背痛,就会觉得十分疲惫。这种看着时间绘画的方式,可以调节工作节奏,白石老人多么智慧啊。

就这样画了一年又一年,齐白石在自己节约出来的时间里画出了举世闻名的佳作,如《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图》、《牵牛花》等,均是价值连城的艺术品。

我们看上面这几幅,有工笔,有写意,用笔娴熟,笔触不拖泥带水,色彩相融合毫无突兀感,一种平和的,雅致的,唯美的,自然的感觉跃然纸上,仿佛带我们去到那纯朴的充满童真的乡村。

而我们很多时候都在浪费光阴,低头族成为如今的一大怪象,如果扔掉手机,或许我们能发掘到自己的特长爱好,说不定有的人也会尝试拿起画笔,画啊画的,有可能成为大画家呢?

文字让人进步     艺术使人有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