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 陆河人爱看黄梅戏不看正字西秦白字戏,值得戏剧界深思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客家春节风俗—“做戏”
·朱丽娟
“哈哈哈……”、“好!好!好!”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声、称赞声此起彼伏,场上戏剧演员大汗淋漓地表演,场下老中少观众满足地大喊,这正是农村“做戏”的场面。
“做戏”,在我们老家逢年过节都是一个固定的节目,这在客家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当地人都爱看戏,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看戏的口味也有所变化。近年来,我们老家请的戏与时俱进,从原来海陆丰的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衍变成江西与安徽的黄梅戏。虽然现在可供选择的艺术样式是那么多,但是仍然有许多人加入看戏的行列。在我的印象中,以前做戏的目的大多是给“帝爷看”,现在呢,大多是给群众看,而这些看戏场面都热闹非凡,很有味道。
小时候,我们每逢过节或“帝爷”生日或祠堂重光等重大日子,村里的乡贤就会出资请一本海陆丰的正字戏、白字戏或西秦戏,美其名曰是做给“帝爷”或祖宗看,顺便也可以为这些出资的大老板做做宣传,一举两得。而这些戏的演员们个个浓妆艳抹,用当地人听不懂的福佬话唱上三四天或者一个星期,场下的观众则从起初几十人最后剩下几个老人,悠然地抽着烟,眯着眼,津津有味地赏着,回味着……
场上演员唱着戏,场下小贩们则吆喝着,卖冰棍的,卖甘蔗的,卖小玩具的。除了上了年纪的老人一本正经地观赏着戏,其他年轻人、小孩均光顾着吃的喝的和玩乐寻趣。
近年来,由于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用福佬话【编者按:白字戏用河洛话海丰方言,正字戏、西秦戏是用中州官话表演,不是河洛话】表演的原因,本地客家人尤其是年轻人听不懂。因此,本地就开始引进了来源于江西或安徽的黄梅戏。该戏种考虑到当地人的语言问题,全部采用普通话对白,用黄梅调唱戏,且戏台两边摆设两块电子字幕,方便台下群众对唱词,加上演员妆容及舞美效果均不错,所以,在老家引爆了热潮。
这些来自千里之外的黄梅戏班,戏台、灯光舞美都一手包办,就地搭台就地演出,这就更受到当地人的欢迎。
然而,随着这几年人们口味的再一次变化,这些黄梅戏剧团已难以满足观众“挑剔”的要求,通过创新与求变,演职人员更是上演“十八般武艺”,已将以往单纯的黄梅戏表演,衍变成前半段上演热歌辣舞、小品等,后半段换装进行黄梅戏演出,一本戏往往可以唱上二至三天,剧情循序渐进,把观众带进了故事里,或笑或哭或着急,心情此起彼伏,与台上演员生动地表演融为一体……
而戏棚周边的小商贩所卖产品除了甘蔗是几十年没有变化之外,还多了卖棉花糖、衣服、玩具、烧烤、腌水果的小商贩,物品十分丰富,看戏的大人、孩子们也多了许多选择,图的就是看戏才有的娱乐。
俗话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做戏”,做的是历史,看的,却是一种对文化的热爱与不忘怀……
转自:汕尾日报17.02.05
善为网:http://www.shanweinews.net/
拉到底部有赞赏
你可能会读
碣石玄武山佛祖签诗详解【收藏】
文学看台154 | 文化之旅42:陆丰篇·三甲采风【陈辚+罗素丽+王映婵+王晓忠+叶爱琼】
文学看台152 | 文化之旅41:侨区篇·杨桃油柑歌舞【陈辚+蔡秋胜+王晓忠+张伟红】
文学看台150 | 文化之旅40:陆河篇【吴春红蔡海燕施良壮陈良波林俊聪方汉逊纪春吟杨国欣陈少银吴文辉黄建明】
文学看台148 | 文化之旅39:陆丰篇·深入博社村【罗惠香+陆端华+吴春红+彭玉娇+夜行者】
文学看台147 | 林丹华:为什么南昌起义失败后重要领导人没有一个在潮汕及汕尾被捕?(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