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的是,我们现在既无机会,也没有场合去谈论“死亡”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咨询师

可能因为季节变换,人也随之愁绪增加,所以最近这不自觉的就想起了曾经发生的一些事。

记得那还是自己刚工作没多久的时候,有次跟同事一起出差,因为到地方比较晚了,而第二天还要早起有事,所以在路上随便买了点桶面就直奔预订的宾馆而去。

而在通往房间楼层的电梯里,我也没有太过考虑,就脱口而出“咦,这电梯怎么没有四层呢”。

前辈放下手机,扭过头边笑边对我说“你呀,还真是缺乏社会经验,这中国人有时候会比较迷信,所以不喜欢‘4’这个数,这宾馆就为了照顾多数人的感受,也尽可能的不用这个数,或者把这层当作仓库,其它层留作客房”。

“你还真是没见过世面。”

是啊,很多朋友可能从小就生活在“呸呸呸,不能这样说”、“你怎么能这么咒人家呢”、“多说吉利话,别说丧气话,明白吗”的氛围里,早已经习惯了将一些不好的事情,尤其是“死亡”悄悄的掩埋起来,就好像“我们不说,它就不存在、不会发生一样”。

可这是我们认为不发生,就会不发生的吗?

生老病死,人生常态,无论我们怎么看待,它们都会照常的发生,也会像太阳东升西落、四季有序轮换一样,自顾自的按照自己的节奏发生、发展。

当然,我们并不是天生就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一个坚韧不拔的灵魂,所以在面对这个“极具威胁的敌人”时,难免有些忐忑;再加上作为生物而言,我们唯一拥有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自己的生命,所以这份忐忑就会变成不安与惶恐。

而死亡并不是只与我们相关,它也同时与我们的亲人、爱人、朋友等重要的人有联系。于是,“不希望身边人出事”、“希望身边都好好的”等氛围由言语逐渐变成了认知,再从认知上升为期待,由此对“死亡”的惶恐再次上升,所以干脆就避而不谈了。

“在暂时面对不了的时候选择避开”,这是一种烙印在我们灵魂中的自我保护策略,它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让我们在面对远超承受能力的压力时能不被压垮,可以保持相对“还不错”的状态。

在探讨自我保护策略的时候,我们并不能止步于“哦,原来这是在保护我们自己”,因为当我们只看到这些的时候,就还是会延续之前对待“死亡”的态度和方式。

确实,这样的模式在某一段时间是利于我们的。可对“死亡”的逃避,便是对现实和真实的逃避。而如果长时间生活在这种模式里,我们就会像习惯了阳光空气与水的存在后就忽略它们一样,也会认为“死亡其实是不存在的”。

接下来我们在面对问题、考虑问题、选择策略的时候,也会因为“死亡并不存在”,而认为“我开车技术好,你不用担心,肯定没事儿的”、“我还年轻,现在熬夜也不会有问题”、“保持身材干嘛?又不是上年纪了,现在不享受什么时候享受”、“反正现在医疗发达了,怕什么”……

再接着,我们就会延续之前的任性与狂妄,继续活在对风险的视而不见中。那由此发展下去,似乎只有等到出事故了、得重病了、药物起不到多少作用的时候,我们才能直面眼前的现实。

在心理学中有两个名词,一个叫“假性自体”,一个叫“假性亲密关系”。

前者说的是:我当下拥有的自我并不是真实的自我,是建立在虚假的基础上的“虚假我”,就比如这会儿提到的“建立在‘没有死亡’上的自我”;后者说的是“两个人的关系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好,甚至于双方都意识到了一些问题存在,可就是憋在心里,既不说也不去解决,一直在假装两个人很亲密”,就比如忽略“死亡”建立起来的“与自己的关系”和“与外界的关系”。

两者都是忽略真实,只是不同的是前者是自己跟自己演戏,后者是我们跟别人演戏。

可生活却天生一副刻板的老学究脾气,只认勤勤恳恳、脚踏实地,以及它自己认可的“死理儿”。虽然偶尔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等它心情不好开始挑刺儿的时候,那眼里可容不得半点沙子,这些个“假性自体”、“假性亲密关系”在它篆刻着“真实”二字的戒尺下撑不过两秒,就会皮开肉绽。

被蛇咬过,才知道靠近井绳要谨慎,“经历丰富认知、带来成长”这算是自然成长的一环。而猫狗鱼虫在嗅到“危险”时尚且贪生,我们也大可不必过度苛责自己不能直视“死亡”。

但我觉得我们应该对自己有更多的理解。因为在看不到更多关于“死亡”的含义时,我们看到的就只有生命的终结、人生的终点,以及终点到来前的贪恋、痛苦与挣扎,所以,与其说我们是在逃避“死亡”,不如说是在逃避“死亡到来前的痛苦、孤独与挣扎”、“只顾着享乐,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实现、什么也没有做成的事实”与“成长缓慢、一身污泥的、真实的自己”。

“那照你这样说,如果自己能够直面痛苦、允许痛苦存在、肯定自己与自己的这一生,是否就代表着‘能够直视死亡,不再惧怕它本身的微光’?”

我觉得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但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都是成双成对存在的,就像有对才有错、有上才有下、有左才有右,所以既然“逃避死亡”是存在的,那相应的“坦然接受和面对”也是存在的;

好了好了,先不要感慨“大自然也太喜欢撒狗粮了”。如果你稍微回忆一下,也能从过往中收获类似“不要哭,人生都有终点,我此生已经无憾”、“如果‘它’已经准备好召见我,那我也做好了去见‘它’的准备”这样的话语,也在告诉我们“死亡并不是只有‘生命的终结’这层含义”;

同时,在不同的宗教中,死亡代表着诸如“新的开始”、“回归”、“轮回”等不同的含义,这一方面是我们为了缓解对死亡的恐惧而给它贴的标签,一方面其实也在告诉我们,它可以包含丰富的含义、我们可以给它贴上丰富的标签,并且标签的不同,也影响了我们最终直面“个人终点”时的状态。

所以,虽然死亡不可避免,但我们却并不是无能为力,因为至少我们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来决定自己在面对死亡时处于何种状态,以及如何渡过最后的时光。

这样的掌控力虽说我们天生就有,可如果一直活在对“死亡”的规避中,那它就得不到锻炼,并且我们还会因为持续的规避,而对“死亡本身”、与“死亡”相关的东西愈加敏感、愈加难以面对。

记得之前有遇到过这样一位朋友,他说“前两天我跟我爱人回她的农村老家参加葬礼,在老家守孝3天,整个过程自己都是非常恍惚的,甚至有些刻意远离灵堂,而回来之后依旧心神不宁,真的不知道自己怎么了”。

然后我就问她“那你有跟你爱人交流过这件事吗,她在那个时候是什么状态呢?”

“我们交流过,她也奇怪为什么我会这样,还说‘这有什么吓人的,小时候只要村里一有人不在了,我们几个小朋友就喊爸妈带我们去吃席,你看你怂的’。而她那时候,基本上跟平时没什么大异常吧,虽然也有悲伤流泪的时候,不过不会持续很久。”

在一些不大的村庄里,各家各户基本都熟识,所以哪家有白事了,其他人都会去帮忙,这经历的多了也就没那么害怕了。但对于通勤时间能达到1到2个小时的超级都市来说,丧事并不常见,再加上对“死亡”的本能规避,使得城市人对它尤其敏感,而如果再加上高强度的生存压力、充满风险的人际关系、为了生存而被迫戴上面具选择自我压抑等因素,就又使得焦虑的可能性增加了。

死亡谁都不能避免,而自己不仅看不到其更丰富的意义,也缺乏相应的经历,由此焦虑的可能性增加,也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儿。

很多焦虑的朋友都希望自己能“勘破生死”,这样自己就不必深陷焦虑中。可又碍于在社会、社交层面存在着的“对‘死亡’这个话题总是有意无意规避”的客观事实,无人也无处讨论该话题,所以始终难以丰富对它的理解。

当然了,对“生死”的讨论并不是只有这些朋友需要。

“死亡”是风险、是威胁,也是代价。当我们忽略“它”的时候,就等于认为“我想吃就可以吃,我不存在痛风、糖尿病、高血糖高血脂的风险”、“哪儿有那么夸张,我现在有急事儿,就算风雨交加,我也得快点开,不然扣款了你赔”、“年轻嘛,就是潇洒,看我这天天熬夜游戏、天天跟朋友喝大酒,也没见出什么事儿”,就等于始终把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暴露在高风险与高威胁中。

而也可能会因为对“逃避”策略的应用已经泛化到生活的其他层面,使得自己出现十分敏感、容易放弃、没有底线、自身甚高、眼高手低、极易暴躁等状况。

当然,在这里聊这些,并不是想要鼓励大家“在现实生活中找刺激”,而是希望我们在逐渐拥有对生活的掌控权之后,可以减少“避讳”,主动思考思考“生与死”,丰富丰富对它们的理解、可以在合适的时候与合适的人“聊聊生死”、可以借着合适的机会,将自己关于“生死”的看法传递给孩子。

毕竟,有生才有死,有死才能更好的生。

感谢朋友你的阅读。

(0)

相关推荐